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
2018-04-01吴海伦
吴海伦
引 言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均收入显著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与行为已然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也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化现象。这种现象也表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其中之一即为审美的需要。但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着分割与对立,城乡审美存在着差异与并置。加之,旅游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乡村度假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正在进行,但是,这些规划未免存在着审美雷同化等问题。因此,本文力图研究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期实现城乡旅游审美的融合,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审美诉求,并从旅游审美的视角,对中国城市、乡村的建设以及旅游的规划、发展提供审美方面的启示。
查阅文献可知,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社会学方面,比如白永秀(2012)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距,由此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王彪(1996)探讨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打破和融合。*王 彪:《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打破和融合》,《探索》1996年第3期。但是,关于城乡二元审美结构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因此,本文力图研究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期从旅游审美的视角对中国城市、乡村的建设以及旅游的发展与审美提供启示。现发现与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即关于旅游审美的研究以及城市审美、乡村审美的研究不少。比如,潘海颖(2016)基于生活美学的角度对旅游审美进行了探讨,认为旅游审美的本质是对生命归属和文化价值的寻觅。*潘海颖:《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从观光到休闲》,《旅游学刊》2016年第6期。吴海伦(2015)从哲学角度阐释了旅游审美观照的内涵与特性。*吴海伦:《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旅游学刊》2015年第6期。对城市审美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层面的城市审美以及建筑学、规划学层面的城市审美。比如,陈望衡(2012)认为,突破“围城”模式,将大城市化分为若干个生活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并确立美学主导原则。*陈望衡:《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环境美学的视角》,《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曾繁仁(2010)提出“有机生成论”的城市美学理论,他认为,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以及和谐性、个性化,是一个城市及其居民充满生命活力的原因。*曾繁仁:《美学走向生活:“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文艺争鸣》2010年第21期。园林城市、特色城镇以及美学主导的原则,对于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于乡村审美的研究,主要关注乡村的自然美以及乡村审美的生态性和文化性。比如,张敏(2012)提出,乡村审美价值与其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乡土文化相关联。*张 敏:《乡村审美价值的三个层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王远坤(2008)认为,乡村生态有其美学价值,这主要表现为其具有原生态的本真性。*王远坤:《乡村生态的美学认知》,《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基于城市审美与乡村审美之间的二元现象,刘成纪(2015)认为,中国美学园林城市的观念是中国古典时代城乡合一的审美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刘成纪:《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光明日报》2015年7月1日。高建平(2010)认为,美源于乡村,美学源于城市,要建构新美学,需要建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连续性。*高建平:《美学的围城:乡村与城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也就是说,从中国美学的角度讲,乡村审美和城市审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融合的。以上的研究成果或者从城市审美,或者从乡村审美的角度进行研究,即使有极少数的文章是研究城乡审美的,但是主要是从中国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并没有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研究城乡审美的二元结构,不过,其中园林城市、审美融合的观点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阐明这个问题: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乡村、城市并不是纯粹的乡村、城市,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文化会映照在乡村、城市审美中。与此同时,旅游审美的乡村审美与城市审美存在交集,也即二者对于自然、人文、生命都非常重视。可以说,具有自然、文化、生命特征的家园,是城乡旅游审美的共同追求。在最近5年,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2%和26.2%。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经达到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乡村旅游渐升温:数说“旅游扶贫”》,2017年6月2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6/02/content_16143919.htm。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户的休闲旅游形式,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居民为旅游主体。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比例大约为8比3*《2016年全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2017年旅游经济形势预测》,2017年2月24日, http://www.ctaweb.org/html/2017-2/2017-2-24-9-10-97907.html。。农村居民虽然出游比例在增加,但其中包括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所以出游的主体还是以城市居民为主。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乡村审美,主要集中于城市主体所接受的文化以及生活的环境对乡村审美的影响。城市审美的审美主体为所有的旅游者。
一、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文化根基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同,旅游审美探讨的则是城乡二元审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其中,城市经济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农村经济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这种经济结构会引起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城乡二元社会是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现在国家实行乡村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战略,从而实现城乡融合、打破城乡分割。城乡二元审美结构则是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研究城市审美与乡村审美的并置与融合,打破城乡审美的对立。沿袭文化的传统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其并置的探讨,主要是立足城市回望乡村,以及居于乡野渴望城市;对其融合的探讨,则是着眼于旅游审美中的城乡审美的共同特征,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并置的现象,但最理想的状态是二者的融合与统一。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即旅游主体的审美居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这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念、审美文化有一定的联系。旅游包括观光、休闲、度假等内容,与旅游体验紧密联系,其中一项即为审美体验。在现代科技发展以及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空间愈发拥挤的时代,我们在旅游中经常会对美丽的大自然景色感到心旷神怡,会醉心于美妙的天籁之音,会满足于耳目之观赏,陶醉于心灵之愉悦。因此,我们通常认为,旅游审美的对象主要指向田园乡村、自然山水,从而忽略了城市景观,我们不自觉地分割开了城市和乡村。
实际上,对自然山川、田园风光的审美固然是旅游主体的审美体验选择,以及传统审美文化源于农耕文化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农耕经济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价值选择。比如中国文人画中占主体地位的山水画,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很好的证明。这也不难说明中国传统美学对于自然美的青睐,因此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自己情感抒发的对象定位为远离城市的包括乡村的山水自然风光。但是,另一方面,旅游主体的审美理念、审美倾向和城市密不可分。不管是在中国传统还是现代,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在承载人类希望、表征文明发展的同时,已然成为人们思想的汇聚地以及艺术品的诞生地。城市并不只是个体的汇聚,也不只是各种行政管理机构、研究所等设施的集合,而应该表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既有情感的心理,也有皈依的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描摹田园的山水诗以及文人画作,其实是士人从城市生活的角度对乡居生活的诗意重构和想象性描写,这正说明城市视角在中国乡村自然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性。*刘成纪:《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光明日报》2015年7月1日。
中国美学与文化具有承继性,这包括审美文化的延续以及审美思维、理念的承继。因此,这种审美的主导性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依然存在,人们旅游审美中的乡村,便是现代生活的人们意向中重构的自然的乡村。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城市以及城市士人文化的理念和审美倾向会映照在自然审美中,但是几千年来,中国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自然美。中国古代一直都有“天地致美”的审美理念,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始终与山水田园相关联,田园山水甚至被人们认为是精神家园的皈依。
二、旅游审美中的城乡二元并置状态
旅游审美中的城市或者乡村,既非纯粹城市,也非纯粹乡村,旅游审美主体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旅游审美在二者之间维持了持久的张力和微妙的平衡,二者存在并置的现象。旅游审美中的城乡二元并置状态分为两个方面,即居于城市回望乡村以及居于乡野渴望城市,这也是当代旅游审美中的“围城”现象。
第一,居于城市回望乡村。城市是有文化根基的有机整体,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验,构成了一个遗世独立的精神世界。人们往往由于城市樊笼环境对身心自由的桎梏和由于现代生活中某种精神的缺失,而更加怀念乡村、自然,人们更愿意在乡村旅游中强调与自然相遇的孩童本真,强调一种质朴的社会人伦情怀。一种由个体叠加的情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发酵,并进而把与自然接近的乡村想象成自己情感的归属地。这些都表明,人们对于乡村的审美,更多的是由于人们对城市中的日常生活的不适应的情感累积,从而引发的情感宣泄,去记忆一种自己理想中的乡村审美场景,这种记忆中和重构的审美的乡村,表现了主体对本真自由的自我的寻找。这种寻找就如同找寻自己童年的木马,“从塔希提岛发出的一封信中,高更曾经说他感觉自己必须向后回溯,越过帕特农神庙的石马,回到他童年的木马”。*[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杨成凯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551页。
这种找寻早就体现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文学典籍中,比如表征“美”的含义的“丽”,《周易·离卦》曰:“百谷草木丽于地”,《说文解字》说:“草木相附丽土而生”,也就是说大地为谷物草木的生发地,自然植被之美源于大地,象征着大地生命的绽放,大地孕育的花草树木谷物是一种被主观感知的重构的审美的对象,就像植被找寻大地,人们也在城市中找寻乡村,找寻自然。比如陶渊明的一些诗句,就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的情形之下,向乡村、自然寻求心灵的寄托,因此,诗中的乡村带着悠然自得的闲适。中国的很多文人墨客,他们虽生活于田园乡村中,但是其心却还是在魏阙之中,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他们最大的理想与抱负。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群体中,始终有“大隐”“中隐”“小隐”的观念,魏晋之后,很多士人向往在城市中的“大隐”,这也凸显出城市对士人文化的包容性,因此他们笔下的田园诗歌看似与城市疏离,实则还是在城市士人的视角去描绘美好的田园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正如中国美学的诗词歌赋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其实并不是农民的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生活,现代生活中旅游主体所赞美的诗意的乡村也是自己心灵中的重构的关于乡村的心灵意象。正如鲁迅在《故乡》中所描绘的记忆中的美丽乡村,实际上却是让人悲凉的故乡。
现代生活的流动性、快速性和无序性,带来了人们的认同危机,追求诗意的乡村也成了人们寻求个人认同的方式。人们始终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徘徊,通过回溯和虚化乡村,去弥合精神的创伤,旅游主体站在城市的角度呈现出自在美丽的乡村画卷。中国现存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云:“正月:启蛰,雁北向,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始用畼。园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武占江:《中国文化概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5页。《夏小正》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异常美丽的诗性的自然画卷,在天地之间的自然乡村中,各种生机勃勃的物象自然而随意,随着时间在乡村这一空间中和谐而流畅地汇聚,农夫也自然而然地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如此有韵致情调的乡村图景,也正是现代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所向往的旅游审美目的地。但是,这样的旅游审美感受也只有在单调乏味的城市的机械生活之外才能呈现出其美,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被掷入现代城市交通旋涡中,孤零零地对抗庞大、快捷而致命的质量与能量凝聚物”。*[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6页。因此,人们需要用自然的质朴来调和城市的冷漠,用回归自然安放自己漂泊的心灵。段义孚用恋地情结(topophilia)*Yi-Fu Tuan,Topophili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 and Value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Cliffs,1974,pp.96.来归纳这种感情,其实这种情感就是旅游主体对田园乡村所代表的大自然的依恋的情结,这种情感对于生活于拥有拥挤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遮天蔽日的高楼中的都市之人更加明显。
第二,居于乡野渴望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并置着“富贵者之乐”与“山林者之乐”两种生活理想,这是中国传统士人的代表欧阳修在《浮槎山水记》中提出的,其实这也是我们的生活理想。具体表现为:人们既依恋城市的现代与便捷,又流连田园的闲适与悠然;既享受城市中技术所带来的科技之美,又钟情田园所呈现的质朴之美。比如人们既钟情有着民族风情和异域风光的禾木、白哈巴村落,也向往用现代建筑语言构造的柏林新议会大厦的钢化玻璃穹顶。
城市有自身的人文美、自然美、技术美以及形象美,居于乡野渴望城市,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于城市的审美,会表现为欣赏城市的整体形象之美,以及城市的技术之美、人文内涵之美。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乡村来到城市,城市不仅是聚集的空间,功能的空间,也成了人们旅游的空间、艺术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体现出人的理性的洁净、便捷、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出其整体形象之美,这个形象是有生命的,就如同一个生命体,不断地演变、发展,随着时间的绵延也愈发展现出其审美价值。技术美的体现,主要表现之一为城市景观之美,技术必须与整个城市的自然、人文相融合才可以体现其美。比如,有着小蛮腰之称的广州新电视塔,上海标志性文化景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既体现了技术之美,也是依靠技术而建的城市景观。当然这些景观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谐和才能够展现其美,城市景观本身也承载了人类历史、文明之美。
城市建筑充分呈现出技术与文明结合之美,建筑既是人类文明的实体也是符号,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与积淀。建筑包括各种市政工程、城市街道、主题公园、博物馆,也包括整个城市所呈现的外部形象。城市中的博物馆是依托技术而兴建的城市景观,也可以说是融合了历史积淀的人文景观,博物馆实现了“异托邦”空间理论,让历史和现在、过去与今天汇聚,也是对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镜像”展现。在博物馆或者图书馆里,我们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共时性的时间机器中,久远的记忆和现时的生活交融,共存于一个立体的空间,我们在穿梭历史中获得对自身认知的充实与自在,这也证实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另一方面,城市的无序扩张和人的欲望的膨胀,引发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问题、技术僭越理性的问题。与此同时,旅游主体对城市的审美慢慢偏离对自己日常生活锦上添花的轨道,满足的仅仅是自己的耳目感官之欲,旅游的背后显示的是我们对于物质的孜孜追求和欣喜若狂。为此,我们在欣赏城市的技术之美的时候,必须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历史以及城市的发展,尊重人的情感,以美学原则为主导,达成技术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城市的和谐,让城市真正成为融合时空的宏大艺术建筑,成为居住者的家园以及旅游者的思想与情感的延伸。
三、旅游审美中的城乡二元融合趋向
旅游已经从一般的观光游、出国游、购物游发展为关注深度体验和文化内涵的休闲游、度假游以及小镇主题游、特色村镇体验游,这就意味着单纯感性的欣赏已然不能适应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应该是具有生命与情感的文化体验,自然、人文、生命、家园已经成为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融合的必然选择,寻求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融合,需要关注城市与乡村审美共同的特征,比如自然与人文共生,生机与生命显现,家园与情感重构。自然和人文孕育着生机,表征着生命,寄托着情感,重构着家园。
第一,自然与人文共生。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融合趋向首先是自然与人文共生,自然给城乡以形象之美,人文给城乡以内蕴之美,自然与人文共生融合,相得益彰。山水田园的乡村具有自然美,这也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所在,桑塔亚那毫不吝啬地把溢美之词赠送给自然:憩息在粗犷的自然之中,向自然景物寻求乐趣,这种能力当然是最大的收获,*[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美学大纲》,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2 页。但是与人文汇聚的自然之美更具有生命。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愈发显得珍贵,比如有着泉城称谓的济南,老舍曾经这样赞美:“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老 舍:《济南的秋天》,《中学语文》1998年第6期。自然之景延展了城市景观之美,自然与人文共同彰显城市之美。
自然给人以清新灵动,人文给人以沉稳绵长。比如,有着“画里乡村”之誉的安徽黟县宏村,村里环绕明清民居140余幢,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月沼常年清澈,塘面水平如镜,蓝天白云房影跌落水中,简直一副天然的水墨画,文化生态在这里无限延展,悠远的历史使得犹如水墨画的宏村多了一份沉稳。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历史悠久的黄鹤楼、晴川阁,滚滚东流的长江、芳草萋萋的鹦鹉洲、汉阳树,在崔颢的《黄鹤楼》中勾勒出一幅诗意感性的美丽城市画卷,显现出令人心动的意境之美。像这样自然与人文相伴共生的旅游城市还有很多,都在用自然景色与人文内涵共同谱写着城市审美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2013年12月14日,http://www.gov.cn/ldhd/2013-12/14/content_2547880.htm。这其实表达的就是人们对拥有自然美景和历史积淀、现代元素所打造的美好家园的期盼。自然美景可以消减技术给人带来的冷漠,技术可以为城市再造景观,文化积淀之美让城市景观在历史语境中的魅力在现代得以张扬,景色优美的自然之境与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优秀的旅游城市来说相得益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我们可以用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来概括,自然与人文并生与相融发展,自然孕育万物,也彰显生命的意味,文化使得自然内敛而生动。
第二,生命与生机显现。自然的造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机谐和,自然与人文本身即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彰显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机。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特征之一乃为生命,人文内涵不仅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也表征着文明的发展,充满着活力与生机,自然美本身即是生命的象征。正如蒙培元所说:“自然界决不仅仅是盲目的必然性和因果性,而是一个有序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指向生命与善。”*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乡村旅游审美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是以生命为旨归的,并在生命的过程中展现出生机。比如,安徽黟县古村落西递,清泉穿村而过,青石牌坊峥嵘巍峨,其一瓦当、一匾额、一木雕、一屋顶都记录着时空的沧桑,有了历史的积淀与自然美景的融合,西递更加富有生机与内涵,旅游者在此实现了自然、人文、生活相融的生命体验。
城市的旅游审美也不例外。城市的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本身也是生命与生机的展现。比如,1988年,中国定名了七大古都,到2017年7月已经有133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风景名胜型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即建筑与山水环境相谐和而具有个性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因为有了历史积淀与自然景观的汇聚更具有生机,呈现出沉稳灵动的生命本真。因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具有“内涵”或“意义”的载体。同时,因城市实体自身相对稳定、风格相对一致的感性形式之特征,使得“内涵”或“意义”更为稳固且持久。正是这种相对稳定的感性形式,使得城市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最佳符号选择,也正因其意义的持久,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延续具有最佳载体。
第三,家园与情感重构。家园感的追求是城乡旅游审美共同的理想。很多人说,现在的乡村已经成为了回不去的乡村,荒置的土地,凄凉的留守,田间地垄久无人烟,诗人的山水田园画卷恐怕也已经成为故纸堆中的虚无缥缈的守望。旅游主体,总是居于都市而渴望乡野之行,居于乡野又向往都市之欲,这就意味着现实的城乡之审美总是有些不尽人意,缺乏一种情感慰藉与依托。但是这同时也昭示了一种可能的完美的旅游目的地,也就是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能够为人营造一种家园感的空间,同时在这个空间里让人的情感得到酣畅淋漓的释放,这种情感也就是人们对“家”的感受。在家园中,我们在四季的变换、日夜交替中和历史的更迭发展相连。在一定意义上,家园感可以使我们自在地感知时间循环往复带来的生命与自由之美,孕育着也感知着未来的希望之美——我与周围环绕的环境共有的希望之美。也就是说,日复一日的循环,会让人感受到生机与自由的情致,这也即老子所说的“观复”之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郭 彧译注:《周易》,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6页。这“复”不再乏味与单调,而是意味着活力与生机,*吴海伦:《“大音希声”与“道”的观审方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这种家园带来的感觉,也即海德格尔赞美的“诗意栖居”。
这种家园的感觉,在中国古代是用园林来实现的,对自然之美追求的都市士人建造私家园林时,以实现“宛在自然”的感觉,天巧自成的园林,为自己营造出乡居生活的审美幻象,从而使原乡焦虑得到抚慰。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与此一致,现代城市提倡建设“园林城市”的理念,从而实现乐居、居乐的城市理念,也可以实现旅游者乐游、游乐的审美观念。这种美好的韵致正如计成所描述:“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结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计 成:《园冶》,北京:城市建设出版社,1957年,第252~253页。这种动静结合的景观,也包含着虚实结合的建筑空间、有无相生的审美情感,从而使园林有了灵动的活力与生机,在这种园林城市旅游,旅游者一定能够主动、尽情地体验旅游中的多样的可能性,并且实现旅游审美的原乡情感。难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晚年关注和醉心于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研究。
对于乡村来说,园林式家园可以通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综合体来实现。美国的伊利尔·沙里宁说:“城镇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表现形式,这种生活表现属于城镇中的每一个人,它给每一个人创造了一种在其中生活的真诚的气氛。”*[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275页。比如,人口不到2万的英国的托德摩(Todmorden)小镇,在一个经济学家想改变生活环境的倡导下,到处都种植了可以吃的果蔬,整个小镇成了花果植物园,自然与小镇文化并存,小镇不仅是居住者的家,也是旅游者的精神家园。未来的旅游小镇、乡村,有田园,有生态,也有休闲、运动、健康、邻里,景色和人情共在,生活简单且纯粹。在乡村或者田园综合体的打造中,需要以农民为主体,让其真正参与并且受益,对农业进行综合开发,打造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而且综合体首先应该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并且需要生活空间、文化积淀以及家园氛围,其发展有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会让旅游者有家园的感觉。
结 语
在今天,旅游已经成为我们体验身心自由并达到身心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审美在城乡二元结构之间保持了持久张力,沿袭了文化的传统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旅游者对乡村的审美还应该是建基于自身的现实生活,是对于乡村意象的一种营造与想象,而达到这种二元结构的融合,是旅游审美的理想所在。这种感受必须诉诸于城乡家园感的营造,在这里有自然的显现,有文化的积淀,有生命的向往,有情感的宣泄,有家园的归宿。如此,旅游者才可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旅游审美中自由切换,自如地体验到乐游与游乐的生活愉悦,这也是旅游审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具体运用的实际意义所在。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旅游审美状态和城市乡村建设状态,为这种理想家园的建构,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