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叶素荣纷可喜,秉德无私参天地
——在夏振坤研究员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8-04-01张忠家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理论农业

张忠家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夏振坤研究员学术思想研讨会”,我谨代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和行政,向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农村经济研究的学术泰斗夏振坤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年,也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年。在这个美好的年份里,我们特别要感恩为改革开放贡献真知灼见的思想家,特别要赞美为湖北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理论家。

借此机会,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夏振坤研究员的学术生涯。

夏老1947年考入湖北农学院农经系,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此后任教于华中农学院,1984年春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任副院长、院长、党组书记。曾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等职。

几十年来,夏老在经济学领域中辛勤耕耘,奋力开拓,造诣高深,著述丰厚,至今已出版了《中国农村经济学概论》 《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探讨》《发展经济学新探》等学术专著10多部,在“三报一刊”、《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在经济学乃至人文学科的若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湖北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影响的100名经济学家之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夏老毕生都在经济学的大海里遨游,当他年过八旬时仍然在留心当代社会的各种新变化以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动态,潜心探索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笔耕不辍,陆续推出了《时代潮流中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多维视角——反思与前瞻》等多部专著,为推动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在他迈入90岁高龄的重要时期,又向社会贡献了《发展与文明》一书。

借此机会,也让我们重温一下夏振坤研究员的学术思想,共同感受其真理的光芒。

夏老理论功底深厚、博学多识,始终站在学术前沿,有社会科学学界的大师风范。他在学术研究中,彻底摒弃门户之见,打破专业界限,广泛涉猎哲学、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并运用其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与改革发展问题。他“守而不僵、新而不流”使他在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既能着眼于国际经验、又能融入中国特色,并在研究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方面

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夏振坤先生以发展中大国的农业为研究对象,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发展中大国农业发展理论和模式,提出了众多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创立了一系列创新且务实的概念。如从自然经济、宗法体系和封闭割据三大角度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提出了“惯性结构”概念及对应的深层改革理论构想;提出了“三维农业”结构模式和“农业发展空间”的概念;把农业发展模式规范为家庭经营发展模式、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村镇经济发展模式等十二大类;针对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和农业科技等核心生产要素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四个阶段”和“四种模式”;论述了农业中资本形成的“三级过渡”模式,即由“催化模式”——“注入模式”——“返还模式”;以及农业技术革命的战略步骤设想等。这些理论丰富了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层次和内容,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研究方面

1997年,夏老在《发展经济学新探》的著作中就指出,社会主义大国应该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新路——“携带共进型”道路,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论述至今依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夏老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制于三大瓶颈:产业瓶颈——结构性约束,体制瓶颈——运行性约束,心理瓶颈——社会性约束,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问题与三大瓶颈直接相关,改革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排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因素;他在文化层面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问题时认为,屏蔽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一大缺陷,中国的现代化,迫切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为指导,重塑现代中国文化,把植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现代化模式同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接起来,形成健康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一观点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可谓独树一帜!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

夏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及其理论走入学术理论界倾注了智慧。他是我国学术界、理论界最先研究、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少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夏老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中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的好坏,只能依据其是否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标准;多层次的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多种经济形式与之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夏老的学术观点启示我们,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发现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

夏老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除了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还包括中国现代化、国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城市化、后工业化与智能社会、文明的发展演进等。在这些方面,夏老一系列高屋建瓴的理论观点充分展现了理论家智慧的光芒。

绿叶素荣纷可喜,秉德无私参天地。夏老先生常说,人才是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石,在他担任省社科院院长期间,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从各个高校大力引进人才,在社会上广揽人才,为社科院的事业发展搭起了“四梁八柱”。开创了我院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他不畏艰难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了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有同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学科,为社科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他坚持解放思想,强调治学与育人相结合,确立了“团结、创新、严谨、求是”的院风。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鼓励科研人员大胆走出“象牙塔”,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吸取智慧,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以此表达我们对夏老在学术思想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的敬佩之心以及为社科院的发展夯基垒石的感激之情。我相信,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对夏老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的深入研讨,能够使我们对夏老的学问之道和治学精神得到更加深刻的领悟,也一定能为我们每个人今后的学术之路提供许多启示和借鉴。夏老献身社科、报效人民的高尚情怀,科学理性、探索创新的治学风范,开拓进取、奋斗不息的坚韧品格,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人继承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理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坚持理论创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