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目录
2018-04-01
【康藏研究】
论血山之战与固始汗入藏
董冰冰(1·001)
文硕、升泰与藏印通商埠口问题
王小杰(1·005)
浅析蔡巴贡嘎多吉的名著《红史》
俄智多杰(1·010)
望果节的文化功能:一种生存智慧的地方性知识
乔小河(1·015)
扎坝藏族民国文献与现代研究概述
焦虎三、仲昭铭(2·001)
何为西康——西康文物展览会浅析
谢金勇(2·009)
拉卜楞寺金座法王贡塘丹贝卓美生平研究——以《贡塘丹贝卓美传》为中心
李世福(2·015)
四川省甘孜州土司文化考察报告
薛登峡(3·001)
试论藏族新年的民俗价值——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燕门乡赤尼村为例
取宗(3·008)
浅谈民国时期西藏的宗与谿卡
刘永花(3·014)
从《朗氏家族史》看大司徒绛曲坚赞的爱国主义精神
马睿(3·019)
建国以来国内藏文文献目录研究综述
王伟光(3·024)
“佛苯”文化在苯教寺院的共生叙述——以丹巴县雍忠佐钦岭寺为例
罗宝川(4·001)
甘孜孔萨女土司——德钦旺姆
泽仁翁姆(4·006)
试探清雍正时期对西藏政教分离的尝试
李永强(4·011)
建国以来国内藏军研究综述
李子君、王文(4·018)
移民与清代川藏官道康定至巴塘沿线社会变迁
王海兵(5·001)
昌都县传统手工艺调查报告
谢越(5·008)
文明互动缓冲间——郑少雄著《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述评
刘翀(5·019)
近代康区政治变迁与传统地方精英的角色调适——以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为例
叶小琴、陈潘 (6·001)
试论邦达昌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历史贡献
刘建兰(6·007)
象雄文明研究综述
尕藏扎西(6·011)
【民族研究】
蒙古民族生存智慧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以敖包祭祀为例
滕驰(1·023)
没落的古堡——巴底土司官寨调查报告
李晨(1·030)
察隅县本堆村藏民生计方式变迁调查
周杨(1·035)
彝族父子连名制谱系研究
王明贵、王小丰(2·021)
神话心性视域下羌族女性地位的文化解读
梁佳佳、邓宏烈(2·025)
舟曲藏族“采花节”文化的人类学阐释——安多东部藏汉多元文化共存与对话研究:以博峪藏族原生态文化为例
杨路色(3·031)
从祭祖仪式和祖先传说看章朗布朗族祖先崇拜
赵丽云(3·037)
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以中缅边境云井村来华劳工为例
王悦(3·042)
三月街: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空间
黄菲菲(4·023)
大理周城民族扎染业发展现状调查
刘慧娟(4·030)
传统与调适:1890年美国印第安人鬼舞运动的教义及其诉求
唐传星(4·035)
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峨山彝族钻木取火仪式为例
施吉芸(5·023)
彝族婚俗中高额“乌让遮”的研究
阿苏克的莫(5·028)
中原羌人的挽歌——墓志所见唐代姚秦后裔国家认同
吴明冉(5·034)
湘西苗族古经《椎牛卷》反映的自然观浅析
李泓霖(6·019)
边民回归与生计变迁——基于对西藏察隅西托拉卡村的田野调查
杨猛(6·026)
近三十年国内氐羌族源的研究综述
马勇(6·036)
【历史·文化】
生态人类学语境下古藏族与古希腊的牛崇拜
刘代琼、张云和(2·030)
推进媒体融合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以甘孜日报社媒体转型为例
马建华(2·035)
浅析民国时期国民党在康区的活动
姜成林(5·041)
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共性探析——以白色为例
胡元惠(5·049)
日本饮食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年中行事为例
何学静、代春(5·052)
浅析民国前期的“拉卜楞事件”
卓么吉(6·041)
大司徒绛曲坚赞的历史功绩
杜娟娟(6·046)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治藏思想述略及反思
胡延龙(6·049)
【政治·法律·哲学·社会】
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以深圳市A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模拟家庭为例
刘筱丹(1·062)
社会变迁视域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育审视
宋友林、陈波(1·069)
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思考
何光芬(2·038)
论藏传佛教与中国梦的适应性研究——以格鲁派为例
王奇珅(2·044)
我国自愿戒毒制度的失范与规范
靳澜涛(3·046)
从兴功惧暴到定分止争——关于甘孜藏区刑事纠纷解决模式的思考
刘树国(3·052)
彝族家支与社会和谐稳定——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马保华(3·057)
民族团结之地 宗教包容之城——析康定市的民族宗教关系
陶勇(4·058)
马克思生态实践观的生存论的本体论维度
于欣荣(4·065)
试论构建和谐现代家庭过程中的症结与消解
陈文萍(4·069)
民族团结理论研究综述
陈坤(5·057)
欧阳修的道义担当思想及实践
刘菊芳(5·069)
民间司法公正视野下的民俗特征及其意义研究
杨棵瑞、向程(6·054)
【经济·旅游·管理】
旅游导向的四川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甘孜州为例
王兴贵(1·040)
康定“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调查研究
曹盼盼、祝越(1·049)
康巴藏区特色村寨旅游与民间体育关联性研究
林伟伟、蒋建琼(1·057)
试论凉山州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实践路径
邹河旺(2·051)
甘肃藏区精准扶贫与构建内生力反贫困模式研究
余吉玲(3·062)
论民族旅游开发对瑶绣文化的促进作用
陈晓艺(3·069)
县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陶少华(4·043)
云南特色小镇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丽江市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发展的实证
付莉萍(4·049)
浅论行政事业单位的多层次人员管理——以深圳行政事业单位为例
赖照容(4·055)
论脱贫攻坚中的政府行为
唐建兵(5·064)
【语言·文学研究】
《硕人》:美丽和悲凉共筑的绝美华章
孙东平(1·073)
地名异读现象探析
曹慧萍(1·078)
《远大前程》中匹普的身体规训解读
吕莉(1·082)
康巴文学的自然书写及溯源探析
张云和(1·087)
英语句法象似性及其四个层面的修辞作用解读
肖晗、黄伟龙(2·068)
《萨迦格言》比喻辞格英译比较研究
阳琼、黄信(2·073)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多元化的财富观
蒲华军(3·074)
“物”可以指称人及其构成词研究
郑琳(3·079)
浅论《红楼梦》的灾害描写
陈家愉(3·085)
影响基层秘书素质提升因素分析及化解对策
益西卓玛(3·090)
《文心雕龙》“纲领”、“毛目”解
魏伯河(4·087)
《齐民要术·序》中“有”“无”析辨
刘志国(4·092)
从读者视角对两套汉语分级读物的调查及分析
班曼(4·095)
小金县汉语方言卷舌音声母来源考
周柱英(5·076)
藏族典籍《萨迦格言》英译研究评述
黄信(5·083)
甘孜藏区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张强(5·092)
论藏语康方言敬语
李春梅(6·060)
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中“宝物型”故事的文化内涵
朱茂青(6·064)
论门罗小说《多维的世界》女性空间书写
陈金云、廖述娟、罗楚云(6·069)
【教育·心理研究】
学校德育为先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探索
詹先友(1·091)
刘文辉边疆教育思想实践探析——基于《建设新西康十讲》的考察
代维、周正龙(1·091)
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养成
周鑫(1·102)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在职业院校的执行情况及对策研究
谭宏、袁晓文、李守林(2·080)
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支持体系建构
张皓(2·084)
我国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王克军(2·088)
信息技术优化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路径研究——基于阿坝藏区的调研
李琴、罗江华(2·094)
从教学翻译到翻译教学——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陈家晃、刘成萍(2·103)
试论中职院校母语教学实施的现状——以四川民院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罗绒曲批(3·094)
新建民族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
高鸿(3·101)
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康巴藏区中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肖波(3·105)
影响因素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基于师生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太扎姆(5·097)
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观研究
甘晓莉、谭幸(5·103)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热贡六月会教育价值探析
卓么措(6·089)
珍珠球运动发展研究——基于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的相关思考
陈正江、杜玉彬、何小军(6·096)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新进展述评
凌娜(6·102)
【翻译研究】
汉法翻译中的中国旅游文化不可译性
秦琼芳(4·100)
莎士比亚作品在西藏的表演与藏文翻译
其美卓嘎、卓玛(4·105)
【艺术研究】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雅戈艺术形象探析——以咏叹调《我信奉一位恶神》的演唱为例
李明月(2·056)
羌族多声歌唱颤吟泛论
柳霞、伍渝(2·060)
嘉绒藏族“四土锅庄”美学内涵研究
徐兵(2·064)
试论藏族弦子歌舞被冠以“古道神韵”的历史由来
贡布多加(4·074)
论艺术歌曲《归来的星光》创作特征的运用
欧槐顺、张建华(4·078)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范梦露(4·083)
甘孜道孚嘛呢经舞舞蹈艺术研究
穆杨(6·075)
藏式家具设计创新的“变”与“承”
谢祝清(6·079)
山歌悠扬——小提琴表达藏族山歌旋律的技术分析
樊力菡(6·085)
【编辑研究】
共享共赢——试论大数据化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
周兴旺(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