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听鬼”拉夫伦
2018-04-01舒先林胡宪忠
◆舒先林 胡宪忠
阿尔方斯·拉夫伦是法国生物学家、医学家。他在阿尔及利亚对疟疾进行多年研究,发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撰写的《论疟疾和它的病原体》、《疟疾病的预防法》 等一系列论著为人类研究细菌、寄生虫和传染病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拉夫伦从小就想当医生,去拯救受病魔折磨的苦难百姓,可当时,他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供他上学。于是,他只好一边读书,一边在医学院的实验室做工。那些日子里,拉夫伦耳濡目染,对医生这份工作和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当医生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每逢医生们进行病案讨论时,他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实验室,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聆听医生的谈话,并把他们治病的步骤和处方偷偷地记下来。
一天,几位声名显赫的医生正在会诊一名疑难病人的病情。他们时而各抒已见、据理力争,时而相互切磋、交换意见,以便尽快给病人确诊,对症下药,解除病人的痛苦。这几位医生讨论得热烈,谁也没有在意一旁的拉夫伦的举动:他侧着耳朵,睁着大大的眼睛,悄然关注着医生们的行为,恨不得把耳闻目睹的一切都记在脑中,变为自己的知识。可他总有许多听不懂的词语和弄不懂的原理,索性来个“滴水不漏”,将听得懂、听不懂的一股脑儿全都记在笔记本上。在旁人看来,拉夫伦简直是个十足的“偷听鬼”。
拉夫伦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读书、做工,日复一日地“偷听”,医学笔记都不知记了多少本。
少年的壮志和艰难的学习环境使拉夫伦锻炼成了一个能吃苦、爱钻研的好强者。有志者事竟成,由于刻苦耐劳、成绩优秀,拉夫伦最终成了医学院有史以来唯一学历不够而被特准入学的高材生。
在医学院,拉夫伦不分白天黑夜一头扎进医学海洋中刻苦攻读。几年后,他以出众的成绩毕业,实现了当医生的愿望,并成为医学领域的拓荒者,为人类医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90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