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努力实现经济稳增长
2018-04-01
2017年,晋城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积极有效财政政策,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市财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经济发展活力潜力正在释放。
一、晋城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6.2亿元,按可比价增长8.1%,增速分别高出全国(6.9%)和全省(7.2%)1.2和0.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8.0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完成437.8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完成330.4亿元,增长8.2%。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明显
农业生产相对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1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产销增速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49.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808.3亿元,增长43.4%,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55.3个百分点,呈现产销两旺态势。服务业增势加快,前三季度晋城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红利进一步释放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8亿元,同比增长17.1%,增收12.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9.6亿元,同比增长45.2%,增收18.5亿元,占公共财政收入的72%;非税收入完成23.2亿元,同比下降21.8%,减收6.4亿元,占公共财政收入的28%。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8.0亿元,增长49.4%;利润104.8亿元,增长637.2%。分行业来看,六大主导行业“四增一降一亏”。煤炭行业实现利润93.1亿元,增长213倍;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5.7亿元,增长272.3%;冶铸行业实现利润1.8亿元,增长152.0%;煤层气行业实现利润9.8亿元,增长18.7%;电力行业实现利润2.1亿元,下降84.7%;化工行业亏损9.2亿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066元,同比增长7.1%,排全省第7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688元,增长7.3%,排全省第2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继续缩小。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
2017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总基调,稳步推进供给改革。去库存方面:9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7.0天,同比减少1.7天。降成本方面:1-9月份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1.8元,同比减少8.0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三项费用14.4元,同比减少3.0元,降成本效果明显。补短板方面:积极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产业。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8%,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1.2%,累计贡献率9.5%。
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开源”文章
“开源”就是要培养一批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可持续发展的非煤产业实体经济。“开源”的关键是要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业发展上去,大力培植税源,做大财政蛋糕。
(一)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对接符合晋城市实际的上级财税政策为企业减负。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创新与创业的主体最大量的无疑还是小型微利企业,其起到的综合作用是无可限量的。落实税收优惠。严格落实国家增值税退税的相关政策规定,2007年以来,晋城市先后为符合政策的9家煤层气抽采企业退税10.5亿元。减免各项收费。2017年4月1日起,晋城市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41项,取消政府性基金2项,调整征收保证金1项,预计可以为企业年减负3.6亿元。“降、补、缓”企业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部分的交费率由20%降低至19%,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现行的1.5%调整为1%,减轻企业负担1.5亿元。同时继续对困难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实施“五缓”“三补贴”优惠政策。采矿权风险抵押化解。及时传导上级政策,帮助20余户企业申报资料并争取项目补助资金1.3亿元,支持煤企发展。积极贯彻全市“1533”工业行动方案。对表现突出的“1533”方阵企业以及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奖励,助推晋城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抓住时机将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晋城市沁水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煤层气产业发展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且发展势头迅猛,一批支撑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形成了煤层气抽采、液化、管输、发电、民用能源、汽车加装煤层气等产业化体系。2016年,已钻探煤层气井6906余口,投入使用抽采井5515口,产量28.46亿立方米,占到全国产量的38.8%,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因此,应依托晋城丰富的条件,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气化晋城”的实施进程,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让煤层气产业更好地造福人民。在兼顾地方利益的情况下,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煤层气抽采、液化、压缩、利用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税收基础;二是要努力向上级争取调整提高煤层气资源税税率,以2016年煤层气销售收入30亿元计算,每调整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增加晋城市财政收入2100余万元,如果按6%征收资源税,可增加财政收入10500万元。
下大力气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是晋城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创办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自园区开工建设至2017年10月底,富士康集团累计已完成投资153.5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光通讯连接器、光学镜头模组、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具、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精密手机机构件等。截止2017年10月底,A、B两区共实现产值86.6亿元,实现营收76.8亿元,实现进出口(海关统计)21.6亿元,上缴税金6.8亿元,园区就业人数达到2.8万人。山西清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晋城市巴公装备制造工业园,产品由最初单一的汽车零部件转型为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机器人、船舶零部件为主的中高端产品。产品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10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有中国中车、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卡特彼勒、德国DANA、德国SAF、日本三菱、富士康等国际知名公司。公司新上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总投资21.2亿元。公司在建项目2018年——2020年陆续投产达效,预计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新增就业1500人,实现智能化绿色制造产业转型。晋城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蓬勃兴起,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集中有限的资金,撬动各方资金投入,实现“一投多效”的预期效应,可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可撬动社会资本,可精准引导产业发展,从而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支持金融振兴。市级财政出资2000万元,吸收社会资金8000万元,与2015年初成立资本金达1亿元的晋城太行金融有限公司,解决企业“倒贷难”问题。截止2017年9月底,公司累计为505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周转资金645笔,金额71.7亿元。2016年初市级财政又出资2000万元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成立了晋城市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截至2017年8月底公司共投资7个项目,投资5149.99万元。大力推广PPP模式。截止目前,全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25个,总金额255.6亿元,其中,晋城市安康苑医疗养老PPP项目、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PPP项目、泽州县枣园学校项目、晋城市高平神农健康城项目、晋城市高平市炎帝文化苑PPP项目等5个项目入选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省级第二批示范项目“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已经完成合同签订,6月份已进场施工。
(四)推广综合治税机制,全力抓好财政收入征管
2017年,全市财税部门把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落实收入任务。其中,城区开展的综合治税机制卓有成效,综合治税就是依托各相关部门单位职能,建立起以“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城区依托此体系,在很短时间内征收办事处、居委会出租不动产税收887万元。因此,要积极建立全市财税工作沟通联动机制,主动联系国、地税部门,实时通报财税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财政经济走势预研预判,提高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开展重点企业税源调查,加大对传统行业税收管理,充分挖掘增收,确保应收尽收。严把财政收入质量,特别对存在虚收空转、收过头税地区重点督促、严肃查处,提高收入质量。
三、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做好“节流”文章
(一)细化优化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管理科学准确
细化优化预算编制是规范预算执行,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必然举措,也是“节流”的有效手段。因此,预算编制要尽量接近科学、接近客观、接近真实。一是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督促预算单位将预算细化编制到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转移支付要分地区、分项目编制。二是在财政部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的基础上,切实推动各部门开展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列入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的项目要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资金一旦下达就能实际使用。三是编制部门预算时,避免交叉重复安排,将支出进度、资金使用效益、绩效目标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并与各单位财政资金存量情况、上级专项补助以及上年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统筹结合。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财政支出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内容多,如果支出结构不科学,支出管理缺乏监管,财政支出的职能就难以有效发挥出来,提高资金效益就不可能实现。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财政资金要逐步退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要求,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合理安排扶贫、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集中财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主要问题。高度重视财政沉淀资金盘活工作。对达到清理政策年限的存量资金,统一清理收回同级财政统筹调整安排;对暂达不到清理年限,但由于项目工作中止、终结或其他原因不再继续执行而产生的存量资金,尽快调整使用方案或收回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尽快将闲置资金用于其他亟需领域;加大存量资金监控力度,督促各部门、单位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支出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减少财政资金滞留沉淀。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绩效”二字首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晋城市从2012年成立绩效评价机构到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走出了一条“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的预算绩效管理发展之路,营造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申报绩效目标14023个,涉及资金386.02亿元;以财政部门组织绩效再评价项目数量达851个,涉及资金134.87亿元;研究出台了《晋城市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管理办法》,全市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节约财政资金累计19.76亿元。绩效管理覆盖公共资金使用的各个领域,是确保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晋城市要继续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在项目实施前设定绩效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实施之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切实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四、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山西的利好政策
目前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市场依旧复杂多变,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一阶段,全市上下要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山西省贯彻落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出台带来的机遇,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持续深化“供改”“综改”,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动创业创新,集聚发展要素,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二)拓宽税基,在税收方面争取煤层气抽采企业为晋城市多做贡献
全市煤层气企业利润丰厚,但税收贡献率却很低。以沁水为例,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2亿,其中煤炭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4.8亿,煤层气实现增加值25.9亿元,煤层气增加值已经远超传统煤炭产业。当年煤炭行业实现税收3.64亿,占比58.52%,而煤层气行业实现税收1.16亿,占比仅18.64%,占其产值的2.68%,与其产值及行业地位严重不匹配,对地方财力贡献甚少。但与之伴随的代价是,晋城市煤层气开发地浅中层井水位下降、小泉水断流、水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乡村道路损毁严重,与晋城市在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方面付出的代价极不相符。因此晋城市一方面要积极向国家财税部门争取提高煤层气资源税税率;另一方面协调类似中石油、中联等煤层气抽采央企在晋城市设立具备单独核算权限的子公司,将企业所得税缴入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