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认同与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

2018-04-01云南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认同感中医药传统

文 云南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精神信仰和气质特征的根本源泉。文化,“以文教化”之义,《易经》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情感和心灵的归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基石,中医文化的传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而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其与中医的关系

认同,是从认知到同化的一个心理过程,从而进一步对行为产生影响,推动认识与情感、思想与行为保持一致性。这种状态产生的一般是肯定、稳定、积极的情感,同时转化为行为的驱动力。所谓文化认同,体现的就是个体对群体文化从认知到同化的心理感悟过程,表现为心理层面的认可和实践层面的履行,进而产生文化归属感。优秀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文化传承、延续的内在动力。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从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等多方面认可并赞同优秀传统文化,达成理性共识,并逐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最终落到行为实践上。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承载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知识,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发展,成为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中涉及的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经络学说、辨证论治等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都对中医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也都深深打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的行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人们想追求的理想状态。中医理论也吸收了这一哲学观点,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与自然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产生相应的反应。因此,分析人维持健康的规律和疾病发生的原因,应结合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加以认识。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中医。儒家“中庸”思想,讲求不偏不倚,追求万事万物能达到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这种状态绝非静止的,是在动态中实现平衡。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医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中和”“平和”思想,其中“阴阳平衡”观点便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运用。中医诊治疾病时,要调和阴阳,阴和阳只有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人体才会康健。对传统“中庸”思想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并对临床实践有着指导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医。以人为本,一方面,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思想。《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黄帝内经》中提到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因此,中医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表现为“重人贵生”的理念。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践行仁义观,孔子曰:“仁者,爱人”,倡导仁爱,关心爱护他人。这也要求中医医家具有仁爱之心,济世救人之医德。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者仁心,敬畏生命,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乃是一名医者的本职所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医者人文道德修养的要求,历史上无数医家在这条道路上坚持着,未来的薪火相传也必将使大医大德思想发扬光大。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其培养途径

在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状况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外来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之下,现代中医学子陷入古今文化冲突的漩涡之中,出现认知困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逐渐淡化趋势。

其一,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系统、深刻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医院校学生目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对传统文化中涉及的概念模糊不清,很难表述清楚其内涵所在,也难以表达自己的理解。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仅停留在从著名人物和文学作品了解上。整体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理解,忽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其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态度处于迷茫状态。当今社会,互联网带来的网络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在于正在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其三,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与行为相背离。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表现在思想的认可和行为的践行之上,虽然很多学生表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要继承和发扬其中的精华部分,却难以真正付诸行动,出现知行不符的情况。

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大而系统的工程,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中医文化素养,还要不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而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由认知到认同,再到指导实践。

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形式。增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走进课堂,融入教学内容。首先,在理论课程的学习时,尤其是中医专业知识讲授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中医思维模式。其次,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大学国文、国学通识教育等公共课程作用,拓宽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途径。思政课教学可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大学国文、国学课程教育更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成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打牢文化基础。最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借助新媒体在课堂上呈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也引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内心感悟,逐渐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逐步实现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最终教育目的。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陶冶师生情操的功能。一方面,从外部角度出发,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利用自然景观“借景抒情”,力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相结合、办学功能和育人功能相结合,校园环境和人文精神相统一;另一方面,从内部角度入手,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风骨,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外化为校训、学风及师生整体的精神风貌。以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文化为基点,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倡导优良的校风学风。积极开展富有中医人文精神的文化活动,使“承岐黄仁术,传大医精诚”的理念深入人心。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凝造出有生气、有活力、有精气神的校园是中医人的精神家园。

借力文化实践活动。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个抽象化的概念,必须借助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积极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文化实践活动,除举办文化专题系列讲座、“读经典·诵经典”等知识竞赛,鼓励国学社、汉服社开展社团活动等传统形式外,需重视民俗教育的力量,挖掘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通过学院、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庆祝活动。如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挂艾草、悬菖蒲、薰苍术、驱五毒的习俗,在校内举办一些民俗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庆祝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渊源,学生不仅可以从自身专业角度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医药知识,还自觉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因此,民俗活动的开展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途径之一,通过这些活动,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营造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大环境,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在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课堂教学,课堂知识的传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自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并认同,才能以自身行为和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正确态度。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提升,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而言,中医类院校大学生作为中医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未来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本就是源与流的关系,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代代相承,构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能使学生自觉将特有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教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提升中医学子的人文修养,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认同感中医药传统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