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

2018-04-01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起点时代性改革开放

文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指出:“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是要求以改革开放的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评判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历史渊源、现实逻辑、方向道路、目标导向、重大战略、存在问题、方式方法、宗旨归依、价值取向、根本保证等。其中,更为突出的是:以改革开放的思维认识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前者主要涉及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后者主要涉及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是要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矛盾与发展等几个方面结合的视角来观察改革开放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观察改革开放,不仅涉及改革开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纵向关系,而且涉及改革开放的国内和国际的横向关系;不仅关涉到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而且关涉到改革开放的矛盾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因此,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就需要立足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矛盾与发展等几个方面结合的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视角来看待改革开放,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内与国际结合的视角来看待改革开放,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改革开放面临的世界形势;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来看待改革开放,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改革开放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从矛盾与发展结合的视角来看待改革开放,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力源泉。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我们看到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改革开放,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一路走过来的:40年来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也必然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基于国内与国际的结合,让我们洞察的是改革开放的国内立场和国际视野。只有立足于我们的国情、我国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才能让改革开放在中国进一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站在国际视野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学把握国际形势演变的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全面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体察的是改革开放的理论之于实践的生命力。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每一步行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同样,改革开放理论的每一次进步,也都是源于实践发展的倒逼。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也必然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积极的实践创新。基于矛盾与发展的结合,让我们觉察的是改革开放的辩证思维的实践伟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内在的矛盾运动,包括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改革主体与改革客体之间、改革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经济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等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再出发也必然在改革开放新的矛盾运动中获得新的不竭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强调的:“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显然,作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和时代品格,改革开放必将在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中更好地发展中国、更多地造福世界。

以改革开放的思维认识改革开放,就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不断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形成了问题倒逼机制:改革开放的大幕是在深刻反思问题的基础上拉开的,改革开放的诸多举措是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落地的,改革开放的系列成效是在化问题为动力的基础上创造的,甚至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化也是在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所引发的系列问题的前提下倒逼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因此,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以改革开放的思维认识改革开放的问题,并运用倒逼机制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体现为国内外视角。从国内看,改革开放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从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域不确定性因素有所上升,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一些领域风险挑战增大。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时代发展引发的时代性问题,有些是相互关联的体系性问题,有些则是事关全局的全局性问题。从国际看,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强相伴而随的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所谓的“现代化输家”反全球化和反精英的态度强硬;在国际经贸领域表现出来的就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甚至贸易霸凌主义等甚嚣尘上,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尽管改革开放的这些国内外问题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但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表现在不同领域。经济领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政治领域存在协商民主有待完善、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文化领域存在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复杂、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等问题,社会领域存在民生还有不少短板、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等问题,生态文明领域存在推进绿色发展遭遇瓶颈、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环境监管体制需要重构等问题,党的建设领域存在作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党建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等问题。过去,我们用改革开放的思维认识并解决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今后,面对这些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还是需要以改革开放的思维认识这些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呈现为不同性质。时代性问题主要是就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之后所面临的既与之前问题紧密关联又有别于之前问题的一系列新问题或原有问题的新的表现形式。比如,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必然面临国内消费升级、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的问题。体系性问题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中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性很强的问题。比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问题,就不仅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开放新格局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而且涉及民主政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全局性问题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中影响全局的涉及体制机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现行的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显然,时代性问题需要时代性思考,体系性问题需要系统性认识,全局性问题需要全局性把握。

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制度创新、平台搭建、机制建构等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不仅是就当下形势而言的,而且是就现存问题来说的;不仅是就对内改革来看的,而且是就对外开放来讲的;不仅是从改革开放的存量考虑的,而且是从改革开放的增量来评价的;不仅体现的是信心,而且彰显的是决心。从2018年4月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宣布的中国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到6月青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五点建议;从9月北京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主旨讲话中所提出的重点实施“八大行动”,到11月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所承诺的中国扩大开放五个方面的推进力度以及就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所作出的三点决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四场主场外交活动中的建议、表态和承诺,无不体现了中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建议、表态和承诺,就是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幅度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市场准入的放宽,以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精简,很好地注解了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改革开放。二是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包括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扩大特色优势产品进口、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就是落实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改革开放。三是营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包括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等,很好体现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改革开放。四是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包括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目标就是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改革开放。五是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包括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免除部分非洲国家与中国政府间的无息贷款债务以及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专项贷款、为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等,彰显的也是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改革开放。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就对外开放而言的,那么从对内改革来看以改革开放的方法推进改革开放,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围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联动。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不仅是地理范围的扩大,更是中央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的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毫无疑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扩围,与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相互配合,不仅是中国全面扩大开放、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大举措,而且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大抓手,必将带动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第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一方面体现资本市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初衷,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体现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与此同时,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不仅有充分的法律依据,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有授权,而且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只要在受理、审核、注册、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操作得当、管理适当,就一定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第三,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它必将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中国经济这片大海在“风平浪静之时”抑或“风狂雨骤之时”保持战略定力的“定海神针”。作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的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结构,促成的是中国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

猜你喜欢

高起点时代性改革开放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诗词的时代性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地方立法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以人民调解为引领 高起点探索多元调解工作新格局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