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独具白族文化特色的美丽县城

2018-04-01中共云南省剑川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剑川县剑川白族

文 中共云南省剑川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云南省剑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以县城建设为突破,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和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文化特色,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上下功夫。统筹规划,同时发力,整体联动抓“六城同创”,努力打造全省独具白族文化特色的美丽县城。

“找准定位+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城市建设。一是立足特色找准定位。立足剑川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全国县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白族文化独具特色、县城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找准“白族原乡,千年古镇”的县城建设发展定位,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将剑川县城建设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二是立足定位做好规划。坚持“多规合一”,以剑川县城总体规划为引领,统筹规划、协调差异、统一规则,坚持生态优先、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剑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剑川县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制定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城、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县城建设。

“遵循历史+文化传承”,彰显城市魅力。一是坚持遵循古城的历史分布格局和历史风貌。成立剑川县古城保护提升指挥部,对实施的古城保护提升项目始终坚持“一收集、一论证、一方案”的原则,对实施项目原有建筑风貌、年代、格局等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经反复研讨、论证后再确定修复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恢复建设。每一个片区的划分及每一条小巷、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广场的布局都充分遵循剑川古城的历史遗迹。二是坚持文化保护传承。古城保护提升项目充分遵循历史,充分展现剑川县白族文化特色,将剑川县历史文化有机融入每一栋建筑、每一个院落、每一尊雕塑、每一扇门窗,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古院落、每一条古街道都是一段剑川历史,都是一个剑川故事。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开展93户古民居保护修复和特色客栈建设,带动了传统古民居的保护。先后修复了周钟岳等名人故居和古城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早街、北门外街、文照街、西门外街、文魁进士牌坊、五马坊、剑阳楼等古街道和古建筑,充分继承和保护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正在实施的投资687.6万元的报国寺恢复重建项目、投资1378.8万元的剑川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和总投资1200万元的景风阁古建筑群、西门街古建筑群保护利用等古城保护修复项目,充分保留“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飞檐斗拱、前铺后院等古城白族建筑风貌,通过雕塑、绘画、对联、诗词等形式充分展示剑川民族文化,逐步恢复了剑川古城的标志性文化元素,擦亮了剑川古城的文化名片,焕发了古城的生机和活力。

“宣传教育+创建引导”,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中,印发创建手册、倡议书、宣传折页、宣传画等6.9万份、环保袋1万个,同时通过设置交通围栏宣传牌、建设主题广场、开设媒体专栏、播放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创建目标任务,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守规则、树诚信、爱家园。二是强化创建引导。县级机关单位每周2次按照责任区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文明交通劝导活动;金华镇发动5个社区干部和居民积极参与“脏乱差”整治,提高了“六城同创”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各单位开设“道德讲坛”,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积极创建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校园,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开展文明诚信经营建设,严厉打击无证无照、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经营户创建活动,建立诚信经营红黑名单制度,营造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传承城市红色基因。一是强化保障,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剑川县委、县政府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进行考核,把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积极为部队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健全军地定期走访、信息通报、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全县优抚对象1400多人,100%优抚保障,退役士兵安置率达100%。制定《剑川县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对在部队获荣誉称号或立功的剑川籍现役军人及驻剑川部队现役军人给予奖励。坚持“七·一”“八·一”等重要节点,到“四·二”武装起义纪念碑、金华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拥军的热情。二是赤诚奉献,拥政爱民服务地方。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主动投身脱贫攻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抗旱保苗、送生产生活用水、技术培训等日常服务。驻剑川官兵对剑川一中、华清中学、剑川职中的军训、国防教育达到全覆盖。协同县级部门开展消防培训、交通事故救援、治安巡逻、便民服务等工作已经常态化。

“打牢基础+提质增效”,提升城市品质。一是扎实抓好基础工程。加大投入,实施棚户区改造、市网入地、古旧民居修复、城市绿地建设、海绵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风貌。在海绵城市创建中,完成古城区、214国道城区段、文献路东段雨污分流及市网入地、金龙河公园建设,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要求建设下沉式绿化带,实施县城东片区截污干管及排水工程,缓解了古城区及城北、城东等片区排水难题。累计投入4.14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2000多户,完善了县城建筑风貌及基础设施。投资2872万元实施古城市网入地项目,改造古城区11条主要街道4.4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5.45公里。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中,实施永丰河生态长廊建设、金龙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广播电视塔片区绿化、214国道绿化提升改造、大丽高速路入城路绿化提升、城南农贸市场空地绿化、盘龙公园建设等项目,推进了县城绿化、园林绿化、路网绿化和景观建设,对县城主要区域换绿、增绿、配绿、添绿,县城绿化率达33.33%,绿化覆盖率达38.22%,人均公园面积10.59平方米。二是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增效。以强化基础、优化功能、提升品质为重点,计划投入7.92亿元,从规划编制、道路建设、城市环境提升、市政设施完善、剑川古城恢复重建等5个重点领域,集中资金实施30多个重点项目,全面实施水网、路网、管网及公园、客运站、医院、农贸市场、交通设施、古城恢复等建设,全面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猜你喜欢

剑川县剑川白族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剑川娃
剑川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剑川县森林资源特点与森林防火对策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大理白族扎染研究综述
大理州高寒冷凉地区林产业发展之路——剑川县老君山新和村林产业发展调研
白族
极“左”年代剑川民间文人的诗创作——以赵慰苍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