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研究
2018-04-01孙晓惠
孙晓惠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体现出新时代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和高水平的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的情感共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坚强阵地,必须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作为新时代的实践课题。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新时代公民对国家、社会总体要求的价值凝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价值支撑。为此,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十分重要。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青年一代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国家和社会起着弥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完整的存在状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作为单独的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又是每个公民即个人的价值准则。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不仅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成稳定和谐的理想社会,更是实现当代大学生个人准则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迫切需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至关重要。面对多元化思想交流碰撞,主旋律更加强劲的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旧激烈,人们陷入多种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困境中,这就需要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一切公民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引领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价值取向,鼓励符合社会文明风尚的理想行为,成为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迫切需要。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四个伟大”中,伟大梦想即实现“强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时代新人即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头羊,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投身于伟大梦想的实践之中,不断铸就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只有让当代大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和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砥砺前行。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时代困境
(一)社会转型期间负面舆论夸大化带来的后果
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转型期,利益关系失衡的现象明显。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权钱交易以及诚信缺失现象易发多发,道德领域出现失范行为严重,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一些企业主和小商小贩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嫌贫爱富、见利忘义以及不劳而获成为部分大学生的期待和追求,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以及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大行其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深思才了解吗?”[3]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一些大学生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他们更多地喜欢选择与自身利益相关联的经济活动以及文化创作,享受其中的物质利益,忽视了蕴含之中的价值源泉,结果是内心空虚乏味,精神生活空白。许多社会舆论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和泛滥化,造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陷入困境。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抽象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对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过度偏重于相关理论的灌输和说教,理论深奥难懂、抽象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旗帜的主导地位,经过实践检验而汇集成的理论成果变得晦涩难懂,致使当代大学生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致,消极被动甚至厌恶反感,这无疑对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产生阻碍效果,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不足,而且变得相对匮乏。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单纯追求形式化效果和一些宏伟目标,忽略大学生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忽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方法,过多采取标准化统一化的理想型言教方式,这种重目标轻过程的教育体系,忽视了核心价值观养成这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造成偏差。
(三)互联网环境下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大学生作为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代表,被一些不良信息所惑,思想认知受到冲击,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歪曲被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中国意识形态的输出,各种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不断扩大化,即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念。互联网环境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浪潮逐渐加深,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混乱、价值观矛盾、真假难辨,一部分大学生被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吸引,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失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失去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信任,不再愿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淡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子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流于表面,这些都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路径探析
(一)完善社会认同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相关制度协同发展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和可行性集中体现在合理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具体的体制机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公民的认可和接受。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机制。国家和政府在有效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过程中,要规范制度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到相关的制度体系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推动形成社会优良风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视角看,积极引导社会各个领域协同参与,以达到引导效果的最优化。要在全社会构建起多位一体的联动效应,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学校主体、社会协同的多方联合机制,强化培育效果。比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对物质需求和质量的提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与时俱进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于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净化,要求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于执政党的考验和管理,尽可能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制度的合情合理、以人为本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
(二)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发挥主阵地的情感认同作用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首先,坚持和发展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坚定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当前大学生的教材更多地体现较强的专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书籍相对稀少,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把它融入到不同特色类型的教材中,使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培育,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从而形成情感认同。其次,课堂教学着重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地位,把简单的说教转化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案例式教学,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与学生多交流,实现多方面互动,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汲取知识,提升自己。最后,创新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多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更多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多采取课堂讨论和小组研讨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新媒体相交织,运用新媒体的新技术如慕课教学,论坛教学,在线讨论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讲究长期性,讲究宣传方式的合理性。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校园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教育者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通过隐性教育,发挥校园软文化润物无声地育人效果。发挥校园文化的精神力量的作用,首先,要注重校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内的特色风格建筑、园林景区花草树木以及体现一定阶段历史和文化性的雕塑等,犹如一部影片,产生潜移默化的情境熏陶,给予学生精神的慰藉。为此,校园环境建设要以优雅休闲为基调,尤其在主楼、教学楼、寝室楼周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宣传标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校风的建设,优良的校风能够启迪师生的精神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效果。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质性内涵,具有民族传承性的道德精髓,赋予其生机与活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行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传统民风民俗教育、传统民族礼仪课程、举办关于古代著名教育家重要思想的座谈会等,各种参与形式和宣传方式,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四)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互联网重要载体的育人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多元复杂的价值观念涌现,网络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知渠道。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互联网这一重要载体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重要渠道。高校要努力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教育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校园网络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随时代步伐,创新育人模式,即“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科学理性地运用新媒体平台,发挥其传播速度快捷、受众范围广泛、操作便捷省时的优势,向广大学生随时随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讯息,充分展现了新媒体的强大育人路径和非凡的魅力。高校要积极整合校园网络资源,依托网络媒介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把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契合,引导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高校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建一批寓教于乐,高质量的网站,作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基地,通过网络通道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导向,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日常化的网络之中,从而达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