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2018-04-01徐文瑞秦法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校企高职专业

徐文瑞,秦法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那些能够从事社会生产综合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与市场相适应,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要全面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强调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人才需求良好的对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较为突出地体现为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和有机性、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利用高职教育资源和企业实践教育有效结合,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充分适应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2018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获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的背景

专业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引领、协同育人”为建设宗旨,通过“校企共建、校企共管、共同运营”的办学模式,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主基地,实行“能力培养阶梯递进,教学组织分段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的对接。专业教学突破了现代学校教育单纯以学校为主的现状,充分引入了企业资源,突出了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企业仅仅是提供项目资源、参与部分课程的教学,作为教育主体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协同育人的地位并未得到确立,使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2 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1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014年,学校构建了由珠海市政府主导、学校牵头建设实施的珠海市职教集团,目前已立项为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并依托职教集团建立了政校行企共同参与,区域政府、学校、专业三个层面纵向贯通的校企合作办学新型体制机制。

专业依托珠海市职教集团、电子商务协会、区域内知名电商企业等机构共同组建专业产教融合办学理事会,通过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校企双方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积极性。

2.2 建设协同创新与育人载体,优选合作企业

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是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校企合作的根本特征,合作企业是否有意愿、是否优质合宜直接关系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成败。学校与金湾区政府合作共建“金湾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搭建政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从而使专业与区域内的众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专业找到规模适当、实力较强、具有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意愿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2.3 探索实施“双轨三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学徒制“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等特点,以及工作场所学习的要求,校企双方制定了“双轨三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轨三段式”实施过程图

第一阶段:基础学习、认知实习,在校内完成。

第一学年,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招生方案,通过学业水平招生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安排学生在校进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到企业参观学习、岗位认知体验等,并参加企业师傅开设的相关讲座、职业规划指导等培训,了解企业文化、业务、岗位需求等。

第二阶段:工学交替,在企业完成。

学生企业,企业师傅与校内教师组成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实施教学,学生在企业半工半读,一边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一边开展企业的实践工作,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第三阶段:岗位轮换,在企业完成。

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指导下,掌握网店客服、网店美工、文案策划、营销推广等岗位的实操技能。最后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决定录用或者推荐就业。

2.4 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资源建设

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需求出发,校企合作开发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形成由“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组成的“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兼顾课程要素和企业生产要素,将企业生产岗位转换成合适的“学习性岗位”,形成学校课程的内容;将企业生产任务经过教学设计,转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企业课程的内容。

为保证授课效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内容和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校本教材、讲义,积极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使其在工作场所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

2.5 打造一支校企混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决定了院校与企业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为培养出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校企双方进行优势互补,建成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建立了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学研项目开发,通过技术研发、人员培训、项目管理等方式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以课程实训为抓手,引企入校,通过校企共同运营项目、共同指导学生,强化专任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企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充分提升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学生、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度低

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发现,专业与企业洽谈现代学徒制合作时,企业对校企合作有认知,但对现代学徒制了解甚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能否完全按照企业的模式去管理学生、能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企业几乎无一了解。同样的,学生和家长咨询最多的也是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实施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区别、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有什么意义等问题。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参与者并不了解这种模式,因此在选择过程中表现都比较冷淡,接受程度较低。

3.2 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完善

由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性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学生由原来单一的校内课程学习,转变成校内外课程加岗位实践学习,虽然实施过程由校企共同进行评价,但学习形式不同涉及的评价标准也要随之改变,再加上学校目前的各项评优及奖学金评定仍沿用原来的标准,整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不能有效调动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学生管理难度增大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管理学生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学生管理不仅是校内要责任到位,在企业学习过程中也要参与管理,再加上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不同,学生因为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无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不愿吃苦受累等原因,心理问题会增多,甚至不愿意继续参与现代学徒制学习,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4 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思路

4.1 加强政策环境建设及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和参与积极性

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可以享受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对积极参与并且效果良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舆论宣传,尤其是成功案例的宣传,强化现代学徒制的社会认知度,使学生、家长多渠道了解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现代学徒制有充足的生源。

4.2 完善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机制

从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出发,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科学、灵活的考核评价标准,校内理论课程考核以学校教师为主,采用卷面考核,企业岗位课程考核由校企教师共同参与,以技能掌握程度为标准,采用过程考核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的技能掌握和运用能力。另外,要充分考虑到岗位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无法参与某一课程的学习,要给与学生获取学分的渠道,如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学分、以工作中的实际贡献置换课程学分等,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3 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保障机制

针对现代学徒制学生大部分在企业学习,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加强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并配备校企双班主任,及时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动态,尤其是校内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做好沟通疏导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企业育人的主体地位,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也是围绕着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但因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政策支持、舆论宣传、校企深度融合、共同管理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才能充分激发企业、院校、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热情,充分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校企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