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2018-04-01万轶沙鑫美徐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产教民办高校应用型

万轶,沙鑫美,徐伟

(三江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对人才供需关系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同质化倾向、毕业生就业率低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缓解以上问题,2015年起,国家开始鼓励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为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联合培养”理念与机制,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是指高校和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建立的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合作关系。从形式上的“联合培养”到实质意义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反映了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深化和人才培养机制寻求突破的强烈政策导向。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必须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定向培养班、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培训机构等产教融合平台,形成以产教融合办学、技术研发与服务、技术技能培训为主的合作模式,是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探索更加契合行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

1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运行现状分析

截至2018年年底,江苏省共有民办本科高校29所(包含独立学院25 所)。其中苏南地区17 所,苏中地区8 所,苏北地区4 所。民办本科在校生共计28.98 万人。近年来,随着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付诸实践,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多数的校企合作浮在表面,无法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认识不深刻,民办高校因自身的一些条件限制,一般会对企业的参与课程建设能力、参与课程教学能力、投入资金、设备、场地以及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方面比较关注,而对企业本身的组织管理、行业信息与技术、技术人员水平等方面需求不是很大。企业不理解产教融合对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为高校提供的资源并不理想,虽然在资金、设备和场地上的投入逐年提高,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方面与学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两个主体的认识水平低导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相关活动开展不顺畅,实效大打折扣,详细对比如图1所示。

(2)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模式一般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共建学生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合作科研、顶岗实习等,如图2所示。但总体来看,合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而且产教融合的合作对象有待拓展,在目前民办高校的合作对象中,超过70%的合作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只有30%不到合作对象为大型企业或者产业集团。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风险系数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缺乏长期的稳定性合作。

图1 高校需求与企业资源对比图

图2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模式情况

2 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基于上述民办高校产教融合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评估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策略进行的研究。

2.1 教学理念的改变

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够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的技能型人才,其能力体系是以社会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为核心目标,因此树立以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会对民办高校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起到助推的作用。

2.1.1 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社会对其学生的认可度略低于公办高校,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民办高校必须根据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保证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其次,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总的来说,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科学素质、持续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1.2 确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观念

民办高校要提高自身对产教融合这种模式的理解程度,并将其与自身的办学特色相结合,积极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开放式办学,将企业“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开拓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提前具备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让以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2.1.3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高校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要积极主动地去企业调研、学习,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些需求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到以企业的需求出发,将书本知识提炼成有重点、有目的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多面手。

2.2 培养模式的改革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其培养过程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放在同等地位,在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授课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2.2.1 专业的设置

民办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考虑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

第一,要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民办高校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其在专业设置时要从地方市场需求出发,考虑专业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是否匹配,对于市场需求量已达到饱和的专业,应缩减其招生量甚至取消专业,多开设企业需求量大的专业,灵活的布置专业布局,这样才能做到专业人才供需平衡,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第二,积极思考自身的特色,设置特色专业。自2010年开始,江苏高考考生数量逐年萎缩,因此民办高校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要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同时,挖掘自身特点,设置既符合校情又能够满足市场行情的特色专业。

2.2.2 课程体系的构建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民办高校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符合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结构。

第一,结合企业需求整合优化课程。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开设相关课程。对于已开设的课程,做好课程的遴选和删减工作,从学校整体育人的角度出发,删除不符时代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实施产教融合最直接的途径,民办高校应积极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力求每一门课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有相应的实践模块与之对应,在课堂讲授完成后即进行实验实训环节。

第二,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除了考虑市场需求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程设置时,不能一刀切,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问题,如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安排上,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教育部门规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为1:1,在实际操作时,学校应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适当调整课程的比例。

2.3 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实施产教融合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民办高校教师大多来自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难以将企业中的技术和方法与课堂教学活动融合。因此,民办高校要从自有师资力量建设和引进校外兼职教师两方面着手,打造符合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2.3.1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建立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专业调研制度,并且在与企业合作中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渠道,要求专业教师每3年必须到企业培训实习一次,以丰富实践经验,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化假期到企业实习制度,要求所有青年专业教师每年假期必须到企业实习2 周以上; 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实践课程的建设及授课中,而且将教师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等作为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积极对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行业专家,进行本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充实自有教师队伍。

2.3.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高校自有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而且,兼职教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也是支持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尤其在“双师素质”自有教师队伍建设还未取得成效之前,民办高校应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企业生产一线的情况,也可以为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调整课题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途径。

2.4 评估体系的建立

评估体系也是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实施途径。在目前的评估体系中,学生学业成绩普遍由两个部分组成,笔试分70% ( 期末笔试成绩) ,平时分30%(平时表现10%+实践操作10%+作业10%),这种方式导致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阻滞了产教融合的实施。因此,高校应积极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要多元化、全面化,除了加大过程性评估结果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比重以外,还需要改善评估的方式,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等。通过多种评估方式,不但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场景模拟、翻转课堂、实训竞赛等,而且可以让学生更主动、更深入的参与课堂教学当中,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变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2.5 制度保障体系的健全

政府的制度保障体系是民办高校产教融合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制度保障体系的健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5.1 明确民办高校办学地位的平等性

与公办高校相比,政府在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明显不足。因此,政府应从制度上明确民办高校办学地位的平等性,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使民办高校摆脱完全依靠自身的窘境。

2.5.2 建立良好的产教融合制度

从产教融合的现状来看,目前的产教融合基本处于高校一厢情愿的地步,企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产教融合制度,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方面的合作,并且做好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共享、信贷优惠、职称评定优先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产教融合的各个参与单位都能够有兴趣、有干劲地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2.5.3 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为妥善解决高校产教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协会,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出现问题时,由政府出面组织双方协调,并对高校和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引导和咨询工作,从而保证高校和企业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产教融合。

3 结语

该文首先分析了产教融合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并分析了目前江苏省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评估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这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的建议。

猜你喜欢

产教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