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与风雅并存
2018-03-31周长娟
摘 要:应璩,建安七子之一应玚之弟,是由建安文学向正始文学过渡期间的重要人物。儒道风雅并存的思想对应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处世方面,应璩呈现出一种“俳优”和“佯狂”之外的独特风格。其书信作品中也兼具儒家与道家思想,其中多为与友人、同僚的通信,既有表现个人生活之思,也有表现对于时事政治的关心的内容。应璩作为曹魏时期众多作家中的一员,其创作虽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应璩 书信文 散文
一、引言
曹魏时期,文坛繁盛,不仅完成了文学的自觉,也涌现了一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应璩的作品虽多已散佚,但历来评价不低。被刘勰誉为“独立不惧,辞谲义贞”{1}的《百一诗》在魏晋诗坛上独树一帜,应璩不但善于诗作,更善文,尤其是书信创作。《文章叙录》载:“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2}从应璩现存的作品来看,其散文创作成就高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
应璩的书信文内容,大多是与朋友、同僚往来,抒发日常生活之感,其中也有一些对现实政治的讨论,但总体来看,应璩的书信创作中,公务应酬的性质已明显弱化,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的载体。创作风格文辞优美,清丽典雅,善用典故,思想兼有儒家道义与道家风骨。
二、应璩其人
应璩,字休琏,三国曹魏时期文学家,其兄是建安七子之一应 。关于应璩的生平,史书中并没有详尽的记载,由《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章叙录》及《三国志·朱建平传》,可以得知他生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卒于魏齐王曹芳嘉平四年(公元252年){3},享年六十三岁。
曹旭《诗品笺注》中卷“魏侍中应璩诗”条注云:“建安七子五官中郎将文学应 之弟。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魏齐王曹芳即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秉政,擅权多违法度,璩作《百一诗》以讽,其言多切时要,世共传之。卒,赠卫尉。”{4}曹旭先生的注释,是由《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及散见于古籍中的各类注疏组合而成,语言虽简略,但为我们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应璩的一生及其诗歌、散文创作。可知应璩本是建安七子之一应 之弟,历仕三朝,文帝、明帝时任散骑常侍,少帝曹芳时官居侍中、大将军长史。
应璩的书信作品成就很高,《昭明文选》中广泛地收录了其书信作品,这与萧统等人对其书信作品的高度评价的审美取向是一致的。应璩的作品大都散佚,但是其散文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仍能让我们感受到“休琏风情”之一二。应璩有着历仕魏明帝、文帝、少帝三朝的漫长政治生涯,与曹丕兄弟年纪相仿,在建安诸文人中享年最长,其文学生命更是横跨建安、正始两个时期,他自身也经历了从建安到正始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年代。
应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建安时期度过的。汉末,衰落的皇权和混乱的政治使文人们饱尝了流离之苦和战争之祸,他们的作品中多体现出悲天悯人、兼济苍生的情怀和建功立业、匡扶天下的壮志。与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诗骨一样,应璩这段时间的诗歌创作也记录了时代的变化和文人的心声。曹操建都邺城后,政治环境得到改善,加之曹氏父子重视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开始变得明朗乐观起来,文人们追求功名的态度促使他们积极入世,应璩也同其他文人一般得到了一展抱负的机会。
在魏明帝、文帝时期,应璩担任散骑常侍一职,这是一个向皇帝劝谏得失的谏官,这一时期,应璩创作了大量意在讽谏的《百一诗》。在应璩晚年时期,正值爆发高平陵之变,曹魏宗室和司马氏家族的矛盾全面爆发,而后实际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面对司马氏的高压统治,应璩选择了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回到乡野田间。《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中有记载:“(朱建平)谓应璩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当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璩六十一为侍中,直省内, 见白狗,问之众人,悉无见者。于是数聚会,并急游观田里,饮宴自娱,过期一年,六十三卒。”{5}
应璩的书信作品多作于晚年,在经历了官场生活后,已至暮年的应璩选择了回到乡间田野,与此相对应的,其书信作品中多日常生活的个人品悟,表现出豁达率真、自由不羁的老庄思想。
三、华靡典丽、留意词翰的创作特点
应璩的书信作品在《文选》中完整保存的有《与满公琰书》《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与侍郎曹长思书》《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四篇,此外,《全三国文》中,严可均还整理出各类古书引其书信章句共二十四篇。可以说,应璩书信作品的数量在流传下来的三国文人书信中首屈一指。
与诗歌创作俚俗质朴、浅近如语的特点相比,应璩的书信文创作大多呈现出清丽典雅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载“休琏好书,留意词翰”{6},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亦赞“休琏书最多,具秀绝时表”{7}。
应璩的书信不仅文辞清丽,精工雕琢,而且对偶工整,有明显的骈化倾向,使得书信作品读起来千回百转。以《与满公琰书》为例,无论是描绘景致的“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绿水”,还是引用典故的“侯生纳顾于夷门,毛公受眷于逆旅”,还是表达宴饮之乐的“徒恨宴乐始酣,白日倾夕,骊驹就驾,意不宣展”{8},或用典,或铺叙,将自己的感激之情、宴饮之乐表达得迂回曲折,淋漓极致。
但是,应璩的书信文虽然对偶精工,多用骈句,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骈体文。从整体来看,应璩的书信文是骈散结合,寓骈于散,在整齐的语言中显出鲜明的散文气象。
好用典故、义托比兴是应璩书信文的另一鲜明特点。刘勰评论其“休琏好书,留意词翰”,“好书”即好引典故,雕饰文辞。书信文大量引用典故自西汉始,及至曹魏,公务性質的书信文多援引典故,不过,此时期私人性质的书信多直抒胸臆,较少用典。而应璩与其他文人不同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表情达意的书信文中也广泛运用典故,借典抒情。如上文提到的《与满公琰书》中“侯生纳顾于夷门,毛公受眷于逆旅”,用古代佳话来表达满公琰屈驾相邀的情谊;再如《答韩文宪书》中“昔公孙宏皓首入学,颜涿聚十五始涉师门。朝闻道夕殒,圣人所贵。足下之年,甫不在惑,如以学艺,何晚之有?若能上迨南荣忘食之乐,下踵宁子黑夜之勤,穷文尽义,无微不综,规富贵之荣,取金紫之爵,是夏侯胜拾芥之谓也”{9},连用五个古人勤学的典故来劝勉友人。类似这种广泛援引典故来表情达意的例子在应璩的书信中俯拾皆是;更有甚者,在《与侍郎曹长思书》中,应璩在不足三百字的篇幅中,援引十个典故来“苦陈其怀”,可以说是“好书”之至了。
如此广泛地用典,难免给人以“掉书袋”之嫌,但是在应璩的书信文中,用典是作为文章结构的一部分出现的,典故的运用贴切合理,使文章呈现出深婉典丽的特点。
四、儒道风雅并存的思想
正始年间玄学勃兴,谈玄论道成为当时的文人风尚,而应璩又出身于思想醇厚的儒学世家,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族教育使应璩身上既有儒家一脉相承的道义,又带有道家安贫乐道、自由超脱的印记。这种儒道风雅并存的思想,使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日常生活的个人之思成为应璩书信作品的两大主题。
应璩的书信作品中明显表达了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和焦虑以及对当时君臣无道的不满,陈述了自己对仁君良臣、广施善政的渴望。在《与西阳令孔德琰书》中,作者对治理蝗虫提出了修善政的想法:“逐蝗之道,谨闻教矣……宜修善政,以慰民望”{9};在《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中,他提出消除旱灾的途径是修德政,而不是祈福求雨;《与刘文达书》中则表明了自己对于治民为政之事的看法。这类作品虽然表达的是时事之感,但作为书信,基本上都是在朋友圈子中流传,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读起来相对自然、流畅。
另一类抒发自己日常生活之感和朋友情谊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应璩思想中的道家风骨。在《从弟君苗君胄书》中,应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透露出意欲归隐的想法,更是用诗意的方式描绘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期待:“间者北游,喜欢无量……结春芳以崇佩,折若华以翳日,弋下高云之鸟,饵出深渊之鱼。”与这种归隐思想相对应的,应璩在其书信作品中还表现出了安贫乐道、旷达率真的思想,在《侍郎曹长思书》中,对于自己离官后门庭冷落的情形,应璩表现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川涸者鱼逝,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岂有恨哉。”他认为人生起伏不过是“自然之数”,不必耿耿于怀,心生怨恨。这类文字都表现出应璩“不以躬耕为耻”的豁达胸襟和知足常乐的超然心境。
不过应璩对于道家思想并非是全盘接受,在《与崔元书》中,对于时人摒弃儒家传统,远离社会生活的态度应璩并不认同,他认为:“有乱首抗巾,以入都城,衣不在体,而以适人乎?昔戴叔鸾箕坐见边文礼,此皆衰世之慢行也。”
与同时期的书信作品相比,应璩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将书信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的载体,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生活感受,深化了书信文表达的个人化内涵。
五、结语
魏晋时期是我国书信文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文体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应璩作为这一时期书信文的重要写作者,其书信文作品数量多、内容广泛。“佯狂”与“俳优”之外的别样人生际遇,也对其书信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书信文记录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和对政事的看法,是其儒道风雅并存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形式上,应璩的书信文文辞清丽,对仗精工,骈散混融,对魏晋骈文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名家辈出的魏晋文学史上,应璩算不上是大家,但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璩的书信文无论在散文骈化的演进史上,还是在尺牍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页。
{2}{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04页,第501页。
{4} 曹旭:《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
{5} 陈寿:《三国志·魏志》(二十五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84页。
{6} “好书”,元本作“好事”。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以为当为“好书”,据改。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34页。
{7} 殷孟伦:《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87页。
{8}{9} 严可均:《全三国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1-307页,第301-307页。(文中相关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一一另注)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阶段性成果
作 者:周长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