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中女性成长的悖论
2018-03-31陈嘉
陈嘉
摘 要:美籍华裔女作家雷恩华的《月饼》呈现了华裔女孩玛雅充满挫折的女性成长历程。经历了从迷惘、疗伤到顿悟,玛雅最终在中国之行中找到了新希望。本文通过分析《月饼》中女性成长的悖论,深入地研究华裔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生存困境,肯定华裔女性能够通过努力寻找生存意义。
关键词:《月饼》 女性成长 悖论
《月饼》(Moon Cakes)是美籍华裔女作家雷恩华(Andrea Louie)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具备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雷恩华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从生活历练中汲取生存真谛,诠释了华裔的成长道路。华裔文学作为新潮的非主流文学,为世界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特点。”时至今日,成长主题始终贯穿于美国华裔文学中,尤其是华裔女性的成长历程受到了许多作家的关注。《月饼》中的华裔女孩玛雅(Maya)在美国命运多舛,失去亲情与爱情,遂到中国旅行,试图治愈心灵创伤。在观光和玩赏的过程中,回首过去不同阶段和时期的种种经历,感慨万千,顿悟过后,看清今后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月饼》的女性成长悖论,深入地研究华裔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生存困境,肯定华裔女性能够通过努力寻找到生存的意义。
一、 失落与迷惘——童年时代
可以说,玛雅经历了悲喜参半的童年生活。在十一岁以前,玛雅的美国生活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乐趣和活力。父母经过艰难打拼,踏上心中向往的西方乐土。父母的移民为她与姐姐创造了新奇的美国之梦。不同于旧中国女孩的不幸命运,作为第一代华裔定居美国,玛雅生于俄亥俄州,后移居纽约,从小就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这个家庭中,母亲严厲漠然,好像与她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父亲温和慈爱,如和煦阳光温暖着她。由于母女间的疏远,自然而然地,玛雅特别爱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是她“逃避母亲漠不关心的避难所”,因此对父亲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极端的“恋父”情感。她称父亲是她向往的男人,是她情感的港湾,是她唯一认可的依靠,“他是我爱上的第一个男人,一个仅仅属于我童年的男人,一个我记忆中完美的男人”。
一切的转变自她十一岁开始,父亲的猝然离世使玛雅悲痛不已,似乎能听到自己小小的心灵在片片破碎的声音。父亲一直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她的行程。然而,如今灯没了,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无处寄托,失落迷惘一下子笼罩着她。在这段茫然的暗淡岁月,玛雅的心理成长也随之停滞不前。姐姐早已忘却父亲逝世的忧伤,逐渐变得成熟世故,势利现实。但她却迟迟未长大,守着自己最原初的样子,心智无法成熟。以往的她完全生活在父爱的庇护下,带有强烈的依赖心理,没有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在玛雅的内心,往往会有一种永远停留在童年时代的愿望。这种强有力的隐性意识与成长个体的行为意志形成相悖,使她潜意识里排斥长大。作为“边缘人”,她难以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其一是因为别人习惯以“傲慢与偏见”的眼光去看待她;其二是因为她总是秉持消极低沉的态度进行自我否定。成年后的玛雅,常常满腹心事,自怜自艾,对社会缺乏相应的认知,拒绝去接触社会,导致她毕业后也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玛雅很难形成健康的自我状态,其深层原因是失去父亲的创伤性记忆有力而又无形地操控了她的生活,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
二、 情感回忆——疗伤之旅
因为时刻难忘丧父之痛,玛雅始终驻足在昨日构建的悲伤中。在偶然得到亚裔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后,便萌发了中国游的念头。离开之前,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女孩总是出现在她的梦里。女孩背着背包,经过城市各个角落,只为了寻找月饼。这个女孩隐喻着现实中的玛雅,月饼象征着中国元素。这一场场相似的梦似乎在催促玛雅启程,到中国寻找新感悟。
转动回忆的齿轮,回首过去,黯然伤神。除了最爱的父亲,玛雅还有曾经的两个恋人兰斯(Lance)和亚历克斯(Alex)也深深烙印在玛雅的脑海之中。长期以来,玛雅一直希望有人能够拯救她,帮助她脱离抑郁的苦海。当风度翩翩的兰斯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情窦初开的玛雅难以自主地被他深深吸引。玛雅本就期待有个人的出现可以让她全身心地依附于他,便笃定兰斯是那个可以拯救她的男人。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分为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本真的存在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超越的存在,而非本真的存在是被动的、异化的、客观的存在。”波伏娃提出,女性接近于非本真存在。女性的存在总是呈现出被动的、非自由的状态。因此,在感情上,玛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并依附于兰斯。“我觉得我好像一只小狗,在他脚后面闪避,想要试探主人的耐心。”然而,兰斯与她并不是非常亲密,比如他从来不与她牵手。玛雅甚至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华裔身份让兰斯对她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显而易见,玛雅屡屡在意自己身上抹不掉的种族痕迹,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怀疑使她难以正常成长。亚历克斯也是玛雅念念不忘的爱人。作为香港人的亚历克斯与玛雅相遇在留学生的聚会上。玛雅对这个俊朗的、会做中国菜的男孩产生好感,两人的恋人关系很快确定下来。又或许是因为两人同样从小缺乏母爱的慰藉,惺惺相惜。然而,两个都是没有童年的人,无法促进彼此的成长。与兰斯的感情一样,玛雅仍然把自己搁置到一个消极等待的位置。两人的缘分也因亚历克斯的回国而画上句号,让她再次迷失在探寻成长的途中。
从心理分析理论的角度审视,“恋父”的女性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很容易以父亲的形象和性格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异性。正如她自己说的,“我一直努力地去在其他男人身上寻觅父亲去世那时失去的爱”。玛雅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没有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是在不断追寻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男性去依赖,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弥补童年的缺失。女性的被动意识深深根植于玛雅的性格中,缺乏自主的觉悟,这是玛雅难以获得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心灵的顿悟——家与根的悖论
“在当代成长小说中,构建起主人公独特身份的时空成为被着力描写和展示的对象,时空与个人的变化形成互为观照的有机体。”亲情和爱情并未让玛雅找到正确的成长道路,于是想到父亲和亚历克斯的故乡看看,走出熟悉的生活环境,怀抱着对中国朦胧的梦,玛雅开始了远行,企图获得些新的顿悟。
玛雅对家和根的理解具有一种迷茫和错乱的复杂心理。对她而言,从小给她带来父爱的美国之家才是她所认同的家,这与从未居住过的中国没有必然的关联。在游览过程中,玛雅也难以对中国产生认同感。此时的中国处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贫穷凄凉、思想保守,在玛雅眼里处处穷乡僻壤,无法激起她心中的波澜。在美国时,不管她怎么努力融入主流社会,还是常常被白人及其他族裔视为“中国人”;但当她来到这块祖先的土地,想亲近这块土地的人与物时,她有些沮丧地发现,虽同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她却被自己的同胞视为“美国人”,使她饱尝双重身份的尴尬。在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国度,玛雅为文化差异苦恼不堪,举目无亲,若有所失,感觉与他们的世界格格不入。
这段为期六周的旅行,一开始是为了逃离玛雅在纽约的生活,来到爱人的故土游览,而不是出于对中国的任何特殊吸引。玛雅成长于美国,美国社会和文化对她的影响难以磨灭,因此没有很深厚的中国情结。然而,在旅途中,她深有感触,此番中国之行的目的,“我在寻找生为中国人的含义是什么”,寻找亚历克斯弃她而去也要回到的国家,寻找父亲至死不忘的文化之根。这片土地养育了她挚爱的人,自己已无法割舍与这片神奇土地的纠葛。她在不知不觉中已爱上了这片深沉的土地,“唤起一种迁徙和历史都无法改变的冲动和认同”。虽生活在国外,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但是不可否认她身体里始终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这是不变的根。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获得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反思获得自我认识”。此时,玛雅进入人生转折的顿悟阶段。父亲淡忘曾经的艰难穷苦的生活,开辟新的人生,她亦可以做到。小说中的月饼是玛雅文化认同的一种符号标志。中国游给玛雅带来了新希望,玛雅行走到旅程的最后一站深圳时感到豁然开朗,“这片土地是我的希望诞生之处”。
总的来说,玛雅获得真正自我认识的过程充满了挫折,经历了从迷茫、疗伤到顿悟的成长历程。玛雅的成长之旅是摆脱行为思想上被动、等待的过程,了解最真实的自我,勇敢主动地迈出体验生活的脚步,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尝试新人生。中国之行给她带来希望,使她选择正视自己的华裔身份,疗愈过去,淡忘曾经的痛苦,通过努力寻找生存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Andrea Louie. Moon Cakes[M].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1995.
[3] 段吉方.20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 芮渝萍,范谊.成长的风景——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 者:陳嘉,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