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
2018-03-31李琦
摘 要: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美学、文艺学的研究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种命题被学界多次进行讨论。简言之,两者的关系即审美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对其理解之侧重点的不同带来了两个概念的差异。一个新颖视角是有学者把“民俗(生活)”介入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之间进行研究,弥补了“日常生活”指向的局限性,也为对审美与生活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两者的关系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审视和反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民俗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充满艺术又不全是艺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甚至有不断融合的趋势。西方传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国本土滋生的“审美日常生活化”变成了两个备受争议的命题而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两者的概念侧重点有何差异?两者是怎样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将从概念分析、案例说明和民俗视角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概念分析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由英国的迈克·费瑟斯通(M. 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①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在这里可以把费瑟斯通眼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括为审美融入生活,特别是融入产品和环境中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名言很好地诠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也就是告诫人们要时刻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做到真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鲁枢元教授对两种概念给出了解释: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技术的审美的操纵,功利对情欲的利用,是感官享乐对精神愉悦的替补;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技术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渡,是精心操作向自由王国的迈进,是功利实用的劳作向本真澄明的生存之境的提升。这一解释是从审美艺术的专业性角度进行阐释的。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审美被认为是一种高雅、高深的境界,日常生活则是一种朴实、简单的状态。审美日常生活化便可以看作是从复杂到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看作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笔者在这里引用鲁枢元教授的“炸油条”理论进行更具象化的说明。“炸油条”被看作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日常生活,但它同样可以进入审美的领域。如果一位小贩一心一意地和面,聚精会神地炸油条,把一根根油条炸得色、香、味俱全,让所有吃到油条的人有心满意足的感觉,甚至会有喜悦的神情,那么在鲁教授看来,这时的“炸油条”已经进入了审美的境界,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样是一根油条,对其进行精心、细致地包装,配上色泽精美的盒子、诗歌化的广告语,兜售时再配上中国民乐或西方的《欢乐颂》等,这时的油条立马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鲁教授还认为,一种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一种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经由大众传媒使大众文化自下而上地发展运动,由于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大众的需求从浅层上升到深层的精神需求。而“审美日常生活化”是在精英文化衰落时,产生的自上而下的过程。很多知识分子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心理,通过媒介传播等方式使审美大众化,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因此,两者可以算作是一种纵向发展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引发了不同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状态,而两者共同的主要中介便是传播媒介。此外,也有学者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角度来阐释两者的关系,认为“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而精英文化的衰退带来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二、案例分析
在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进行概念分析后,须引入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阐释,彰显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式和表现形式,突出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下文将举两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日常生活審美化——以K11购物艺术广场为例
K11是全球首个率先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的品牌,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并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中国内地首个K11购物艺术中心——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坐落于淮海路,于2013年1月开业。除了常规的售卖功能之外,它还会定期举行免费的艺术展览、艺术工作坊、艺术家沙龙等活动,构建起艺术与大众互动的桥梁。此外,K11的各个楼层还摆设有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更有专业的艺术导赏员会为顾客讲解艺术品本身的意义及背后的创作理念。所以,K11购物艺术中心使得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购物消费之间产生了一体化而微妙的互动作用,为市民及顾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独特享受。在让顾客购物的同时,也享受了艺术的魅力,使得逛街也成为一种艺术,可以说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表现。
(二)审美日常生活化——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掀起了一股“舌尖风”,获得了一致好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原生态的选材是其能抓住观众眼球的重要一环。被《舌尖上的中国》摄入镜头的美食,大多数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越本真的食物越受人们欢迎。因为当民众看到电视上出现了自己经常在家做的食物时,会萌生出莫名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除了它新颖的题材、丰富的素材等因素之外,更在于它“接地气”的整体风貌。笔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被看作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种形态。能否抓住民众眼球、能否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成了现代电视传媒关注的焦点,相应而来的问题便是什么样的节目是受欢迎的。汲取《舌尖上的中国》大获全胜的经验,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的电视传媒可以把日常生活作为其选材的一个方向,因为正是这样一种扎根于土地,游走于民间的平易近人却又意味隽永的东西,才能让人为之沉醉。
综上,K11购物艺术广场和《舌尖上的中国》两个实例正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较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这种审美感知遍布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充分展示了审美的艺术表征,体现了人们的独特生活模式和文化模式。这同时也印证了文艺理论的一个真理:“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三、民俗视角下的审美与生活
受到民俗学家钟敬文、陈勤建等先生之民俗理论的影响,朱希祥教授提出在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时可以加入民俗的研究视角。他认为:“引入民俗概念,将‘日常生活转换为‘民俗生活,并集中讨论文学艺术中的民俗审美,那就可能解决以往在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难以回答和偏颇较多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审美过程中忽视传统,只是单纯重视现代生活的审美体验。现代化形形色色的物质形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广告、电视剧、电影、歌曲、歌剧等,这难免使得审美范围陷入较为狭窄的境地。因此,朱教授继而提出在谈论审美问题时可以用“民俗生活”替代“日常生活”的观点。民俗生活比日常生活更具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等,而且还会指涉情感、心理等深层次的内容。民俗生活基本涵盖了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心理的多层次内容。这在文艺民俗学学科视角下形成了独特的价值:“文艺民俗化倾向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对人性艺术审美层次的递进和深化,表明人们艺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充实和提高。”
关于审美受众主体的问题,有人认为审美专属于上层社会、贵族阶层。这种观点是极为片面的,审美应不分阶层、不分等级,它是所有人都可具备的特质。民俗视角的介入在无形中扩大了审美的主体外延。“现代审美的危机在于,唯形式扮演的审美时尚受制于金钱支配下的商品消费并极易蜕变为富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当富人以审美时尚厌恶穷人的丑陋外表时,审美共通感的人类公共性及其人文超越本义正遭否弃。”“富人”不应作为审美的专属人群,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都提倡“日常”的重要性,所以,民俗生活、民俗文化、民俗事象等加入其中会使得日常的审美过程更趋完美。
笔者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相对而言是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因为“审美日常生活化”毕竟是从精英、知识分子等人那里开始自上而下演进的。在品尝到美食,欣赏到美景时,我们应该想到这是审美的范畴,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最直接的表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命题是具有时代性的,也可以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斷提高,审美的需求也就相应变得愈加强烈,所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与一些概念的提出是密不可分的。在对待审美的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什么都是美的,如果对美的定位太过泛化,美学这个学科就变得通俗到没有自己的专业性可言,所以在审美的问题上适度即可。此外我们也要试图从多视角来看待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问题,民俗就是其中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
① 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做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文中的观点是他在此次演讲中所提出的。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J].文艺争鸣,2004(3).
[2] 赵雯雯,张伟.艺术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9).
作 者:李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民间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