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预防效果

2018-03-31熊廷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满意度

熊廷莲

【摘要】目的 研究对体检者加强护理干预对采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100位健康体检人员,随机均分两组后观察组强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结果 对照组皮下血肿总发生率为14%,观察组仅为2%;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4%,观察组达到100%。结论 在体检过程中强调对采血的有效护理干预可预防皮下血肿的形成,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皮下血肿;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2

健康体检中,血液检验属于常规性项目,通过对血液的采集、处理、检验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疾病。血液采集属于重要环节,但受到采集操作质量、患者皮肤血管状况等因素影响,在血液采集后存在发生皮下血肿的危险。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针对皮下血肿展开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月3~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19~45岁,平均年龄(32.17±2.48)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29;年龄区间处于20~45岁,平均年龄(32.89±2.51)岁。两组体检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根据血液采集常规方式,正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调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干预

绝大多数体检者在病理知识上并不具有专业性,不少体检者对血液采集存在主观意识上的心理恐惧感,少数体检者认为血液采集并不是健康体检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重视程度不高或表现出抗拒行为。在血液采集前,护理人员应与体检者有效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讲解血液采集的作用與意义,令其产生基础的全面认知,令体检者提升配合性[1]。

(2)环境干预

血液采集室必须通风状况良好,若体检者属于批次体检,应做到有秩序的排队。在各科室设立护理标识和导诊人员,避免患者由于对医院不熟悉导致在科室间奔波影响其情绪。

(3)提升技能

采血者必须提升自身才学操作技能。例如对年龄不足三岁的儿童通常选择头皮静脉,并且在儿童采血时应注意固定,避免其由于不配合或哭闹导致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2]。对于成年人而言,可首先选择肘正中静脉,若体检者由于自身因素无法选择该静脉则可选择贵要静脉、前壁头静脉、手背静脉。在专业的采血操作下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

(4)采血后观察

在完成血液采集后,护理人员应指导体检者正确按压采血位置,例如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根据血管及皮肤的针眼方向进行按压,按压时间处于五分钟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不要剧烈活动手肘[3]。

(5)皮下血肿处理

完成血液采集后,发生皮下血肿大多是由于按压不恰当所致,一旦发现应立即使用冷开水浸湿的毛巾湿敷半小时左右,每1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体检者在皮下血肿出现一天以后转为热敷,以便于血肿的尽快吸收。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体检者在采血后发生皮下血肿的病例数并计算占组内比例。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表了解体检者对采血人员的满意程度,确保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皮下血肿发生率

比较两组体检者在接受采血中发生皮下血肿的比例,显示对照组为14%,观察组为2%(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比较两组体检者对采血满意程度,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84%,观察组达到100%(P<0.05),见表2。

3 讨 论

在护理角度,应强调对体检者的有效健康教育,让体检者了解正确按压的有效方式以及血液采集的重要性,提升其配合度。对于血液采集人员,也应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在较轻的操作下尽可能减轻采血时的疼痛程度并一次性穿刺成功,通过专业的技能获得体检者的认可。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4%,组内7例患者采血后出现程度不等的血肿情况;加强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由于更注重了采血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采血中操作技能的提升、采血后对患者的叮嘱与观察,因此皮下血肿发生率得到了显著性控制,仅为2%。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4%;观察组体检者由于得到了更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因此满意度更高,

达到100%。

综上所述,在健康体检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对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形成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陈兴汉,王 霞.优质护理在献血后穿刺点按压情况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43-245.

[2] 陈丽芬,蒋刘华.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16-217.

[3] 谭 茜.高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42-643.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