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杂粮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2018-03-31谭尤芳刘利萍解谦李宝园

农家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豆类治理措施

谭尤芳 刘利萍 解谦 李宝园

摘 要:本文综合大部地区小杂粮病虫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对常见于豆类的叶部病害、根腐病以及粟灰螟、荞麦钩翅 蛾等常见于其他小杂粮的病虫灾害进行了总结和详述,然后据此对小杂粮的病虫灾害治理展开探索,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了科学的治理意见。

关键词:豆类;治理措施;豆类红蜘蛛

小杂粮是我国农业的优势项目,在国内很多地区都有特定的栽培规模,而且因为在培养时坚持自然、生态以及无公害等畅销国内外。随着近年来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力推广和规模化发展,小杂粮种植的相关产业发展更为迅速。一方面来说,这种态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生在小杂粮作物上的病虫灾害也有加剧化的趋势,各种病虫危害层出不穷,影响小杂粮产量损害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作物的商品性。另外来说,因为就我们国家目前的趋势来说,小杂粮作物的产出和销售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如果病虫灾害过重的话,势必会导致该地区用药量的增加,这将会对绿色、生态概念造成极大的危害。这里我们就近年来常发于小杂粮作物上的病虫灾害进行了总结及对策分析。

一、豆类灾害种类

1.根腐病

根腐病是指所有发生在作物根部真菌性病灾的总称,后果通常较为严重,会造成作物大量减产的危害。发生该类灾害的感染病菌主要为包括腐霉菌属、镰孢菌属等在内的10数种病菌。该类灾害通常会发生在豆苗还处于幼苗的时期,受到感染的作物在茎部分会有褐色的点状物,随着作物的慢慢生长,点状感染扩散程菱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颜色转为红褐色或者黑褐色,然后作物的根部会逐渐发生腐烂。而作物的地表生长部分由于根茎溃烂无法汲取到足够的养分,导致发育不良,造成叶片极小、颜色发黄甚至死亡。在城株期的时候,生病作物的根部产生褐色的斑块儿,发病的部分不会生长出根须,从而导致作物减产的危害。根腐病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在土壤中存货过冬天,该类疾病的最初感染原因通常就是因为含有病菌的土壤以及肥料感染到作物上的,通过雨水和其他农事活动的更迭传播到更广的范围。

2.叶部病害

发生在叶部的灾害种类较多,会造成叶片溃烂的危害,损害严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叶烧病。书面语将其焦作细菌性斑疹病,该疾病是由于假单孢杆菌属类的细菌导致的,主要表现是在叶片上会呈现出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斑块儿,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叶片斑部发生隆起,这种现象在叶片的背面表现更加的明显和便于观察,斑块儿面积越来越大,造成叶片整体的腐蚀和脱落,而且该病菌也可以在冬天存货,然后通过风势或者水势广泛传播。

(2)灰斑病。主要是因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感染,通常由叶部开始感染,在叶部会形成小型的圆形斑块儿,斑块儿的中间呈现为灰色,周围为红褐色,因为斑块儿的形状与青蛙的眼睛外形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又将其称为蛙眼病。发病的时候相邻的斑块儿会相互蔓延结合,逐渐作用到整个叶片,如果恰逢潮湿的天气,还会在斑块儿处形成霉状物。该病最初的感染原因多是感染于堆放在田间地头的病残体上,另外也可以由携带该种菌类的作物种子借助风势在田间传播。该病的萌发率与空气中的湿度有极大的关系,当温度处于21--26摄氏度的区间内为最佳传播温度,可传播的最低湿度为65%,且传播的概率与湿度的增加呈正比增长。发生该灾害时,会造成感染的农作物减产最少10个百分点,多的时候甚至会减产二分之一,综上可以得出,通常在8月份的时候为该病的多发期,如果恰逢雨季,则更要注意对该病的防范。

(3)锈病。该病的感染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真菌,危害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波及叶片、根茎以及叶柄部位,会使得叶片的两面均得到感染,发病之初为黄褐色的斑块儿,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背面会发生隆起的现象,然后隆起破裂后生成褐色的粉末状物体,这就是该病导致叶片死亡的过程,在叶柄部位和根茎部分的过程基本相似。该疾病主要通过夏孢子进行传播,一般也是在雨量较大的季节比较多发,严重时会造成作物减产30%的后果。

3.防治对策

(1)采用新型的抵抗灾害的品种,种植方式上采用轮作的方式。

(2)对现有的耕作方式进行改良,使用配方施肥技术进行耕作。对耕种的时间和中耕进行更加详尽的时间规划,避免土壤出现土壤出现板结的现象,在田间合适的位置加挖排水道,防治田间出现大面积积水。

(3)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在播种的时期,可以使用适乐时和金阿普隆搭配水按固定比例调和来进行使用,具体的比例值要根据当地的土地酸碱度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如果土壤的PH值为5到6.5之间,则需要 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照 150~200ml/100kg 的浓度进行拌种;如果当地的土壤PH值大雨6.5,则需要 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150毫升搭配35%浓度的金阿普隆悬浮种衣剂 20ml/100kg 进行种子拌种。

在对于根腐病的防治工作时,如果病情处于初期,则可以选用40%浓度的根腐灵或者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作物进行喷雾处理,每周进行以此喷洒,连续使用两到三周。如果作物处于重病阶段,则可以对作物的基部进行喷洒,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疗该病。

二、豆类红蜘蛛的防治

该种昆虫属于叶螨科类。在很多地区都有分布,而且繁殖周期非常短,作物生长一季的时间可以繁殖好几代,可以以卵虫的形式存在于杂草或作物的根部以及土壤缝隙中来度过寒冬。该种昆虫在30度左右的温度以及35到55的湿度最为适宜生长和繁殖,会吸附在作物的叶片部分吸食其内汁,并且在其间结网。初期的时候会对作物造成叶面绿斑的现象,到了后期可以使叶片整个变为灰白色,最后导致叶片脱落,影响作物的產量。

防治方法:(1)可以在耕作之前将田间的杂草进行清楚,然后对土地进行翻新,对隐藏在土壤中的幼虫进行消灭。(2)可以使用特定的药剂对作物进行喷洒。

三、荞麦钩翅蛾

该种灾虫主要可以以蛹的形式掩藏在土壤中来度过冬天,等到来年的6月下旬开始进行生长,到7月中旬的时间是其最猖獗的时间。其幼虫共有五龄,平均每龄的时长为一个月左右,刚开始的时候会以集群的形式对作物造成危害,2龄以后开始分开,对植物的叶片造成危害,3龄后将危害的目标转至植物的株部,而且这个时候的成虫危害增加,会对作物的花和果实造成极大危害,影响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作物减产五分之一左右。

防治办法:(1)在换季耕种的时候对土地进行翻新耕种,而且要进行深耕,这样便于消灭隐藏在深处的虫蛹;(2)使用灯光的方式对虫进行消灭,因为蛾子的天性喜欢亮光,可以使用专门的杀虫灯对其进行消灭;(3)人工操作,因为该害虫在幼虫阶段的时候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吸附在叶片的表面,这样可以通过拍打叶片的方式对其进行集中收集,然后进行统一消灭;(4)使用药物进行消灭,用BT粉800-1000倍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消灭,也可以使用其他适用药物。

四、谷子病虫灾害

1.白发病

是造成谷子产量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是霜霉目病菌。最易感染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作物成长的幼苗时期,该病菌可以隐藏在土壤以及肥料之中,而且可以在土壤中维持超过两年的寿命。该病菌在半干土(温度为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的土壤)中最适宜存活。受到危害的作物在不同的危害时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通常表现为白发、灰背等特点,

防治办法:(1)种植的时候选用改良后的抗病种类;(2)可以施行每三年对土地施行轮作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土壤中积累过多的病菌;(3)使用已经腐烂的人工肥进行耕作;(4)对已经感染的部分作物应该尽快拔出,然后几种的进行销毁,防止病菌继续扩散至其他作物和土壤中;(5)可以使用相关人员规定的药品药剂对植物进行拌种使用,以消灭种子中的病菌。

五、关于降低小杂粮病虫灾害的几点治理意见

除了上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病虫灾害外,还有其他类别的常见疾病,为此我们除了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外,还需要统一性的提出几点降灾意见:

首先,各级政府农业部门以及相关环保机构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理念,以绿色防治技术的开拓和推广作为主要方式,在防治的时候,优先使用对当地环境污染小,不会危害当地土壤的药物进行使用。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促进当地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坚持当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要求。

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品种种子的研发和推广,同时还要在审查的时候严把质量关,新品种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先对种子进行试重,然后建立完善的跟踪记录数据,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实现。

再次,对农药的研发上也不能掉以轻心,在绿色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到农药,而加紧低残留农药的研发则可以使得对土壤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在农民使用农药时提供参考意见,使得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还要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宣讲,包括对新方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新品种的长处宣导等。同时还要在农民中宣傳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看法。

通讯作者:解谦。

猜你喜欢

豆类治理措施
缅甸政府计划将缅甸豆类拓展到中国市场
多吃扁豆少得糖尿病
豆类、坚果及籽类中硼本底含量调查研究
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灰对豆类幼苗的生长影响研究
豆类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
豆类食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