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人迎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2018-03-31单爱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效

单爱萍

【摘要】周围性面瘫也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在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发病人群的年龄以及发病的季节没有特定。针灸被公认为是治疗该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针灸的针刺办法的不一样,所以使得治疗的效果差距较大,会对该病的患者的恢复造成不同的影响,不合适的治疗会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以及引发并发症等症状。我们院的在进行针刺人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现在将采用的针灸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1 一般资料

作为研究的对象是我们院2015年9月~2017年期间进行治疗的120位患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患者没有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肝肾功能障碍、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以及造血系统疾病与精神性疾病等方面的疾病。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都是自愿参加的,而且都患有周围性面瘫症状。将进行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类,每组的研究人数均为60人,将第一组命名为對照组,第二组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36人,女性患者为24人;而观察组中的女性患者为28人,男性患者有32人。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为年龄(45.5±6.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观察组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0.2±5.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6岁。两者在进行差距对比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是因为两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方面太过于相近。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照组运用的是常规针刺法,具体的操作是对皮肤进行消毒后,然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对穴位进行针刺,由阳白穴进入,针刺方法是平刺,然后自上由外将针尖下刺到丝竹空,在四白的地方进行斜刺,进入的长度为15 mm,然后在外上方进行入眶到下孔。其中要注意的是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是0.30 mm×40 mm的长度。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进行的治疗方法上再加上人迎穴,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喉结的旁边开一个1.5寸的口子,在将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垂直插入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外轻推颈总动脉后的皮肤,针尖的角度为5°~10°,在插入至10~15 mm后运用插捻转补法进行得气,最好能够将针感传向面部。患者每天进行一次治疗,进行治疗的时间为30 min左右,一个疗程为7天,在进行3次疗程后可以进行一天的休息。观察组采用的一次性无菌针的长度也是0.30 mm×40 mm。

2 结 果

(1)在对两组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的时候,可以发现两组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我们可以知道对照的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2)对两组患者的R1和R2值进行比较

两组的患者的R1和R2值在治疗前的差距较小,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的进行治疗以后,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R1和R2值明显下降,此刻就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面神经管内神经髓鞘、神经纤维与轴突变性损伤以及面神经炎症反应水肿都是诱发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原因。局部微循环障碍、痉挛、面部缺血缺氧以及病毒感染都与可以造成周围性面瘫。对人迎穴进行针刺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因为有多条经脉和人迎穴相连接,而且人迎穴所处的地方是颈部,与面部距离较近。对人迎穴进行针刺的时候,可以使迷走神经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因为针刺人迎穴可以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调节,还可以对交感神经功能进行压制,此外针刺人迎穴还可以保障面部神经的供血,因为人迎穴可以对压力感受器以及化学感受器进行调节。所以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过程中,针刺人迎穴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的研究中,与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增加了针刺人迎穴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也比对照组的好。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运用针刺人迎穴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运用推广的时候更具有优势。常规针刺在面神经损伤平面比较低的时候,效果较好,患者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当面神经损伤平面比较高的时候,就必须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对人迎穴进行配合针刺,才可以使患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周围性面瘫发病的时期是急性期时,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加入电针治疗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功效。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以及被大多数的人认可,在治疗时具有较好的优势,能够极大的减少病人的治病时间,增加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 秀.面瘫早期巨刺与常规针刺患侧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1):257-258.

[2] 包承东.不同刺激量针刺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面瘫恢复效果的影响[J].新中医,2015,47(9):198-200.

[3] 邹 婷,艾 宙,奚玉凤,等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040-1042.

[4] 罗贵泽.针刺联合直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面瘫68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36-138.

[5] 杨松柏,梅志刚,蔡三金,等.针刺人迎穴为主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1):2-25.

[6] 刘艳琴,喻禄洪,苏文莉,等.针刺人迎穴机制及临床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9):52-53.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效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