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荒原》主题浅析
2018-03-31鹿佳妮
鹿佳妮
摘要:《荒原》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诗歌中的典故、意象进行解析,进而揭示诗歌的隐喻性主题。
关键词:《荒原》;隐喻性;现代主义;主题
《荒原》是艾略特思想成熟的产物,也是确立诗人在西方现代诗坛上不可撼动地位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荒原》分《死者的葬礼》、《弈棋》、《火的布道》、《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五部分,全诗共433行,使用了七种文字(包括题辞)和大量典故,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且用典突兀,意象纷繁,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1]
艾略特诗歌创作深受象征主义诗派影响,诗中充满大量隐喻性意象。诗人坚持要将诗题掩埋在这些意象之内,似乎很怕读者一眼看穿诗歌的题旨,非要读者用尽所有智慧去解读不可。但层层剥开这些带有隐喻性质的典故、意象,诗歌的主题就明白确切地显露出来了。“荒原”无论作为一种景象还是一个意象,一望而知代表着一战后被摧毁或者受到重创的西方社会之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实况,一幅伤心惨目的无序、肮脏、贫瘠而混乱的图画,成了一时找不到出路、精神极度虚脱的“文明真空”的代称。[2]一战过后,整个西方社会展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即信仰丧失与物欲横流,这也正是艾略特在《荒原》中所批判的。
首先是信仰丧失,这是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源头。诗人强调的信仰指的是近代以来统治整个西方精神世界的理性精神。如果说,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作者是手持正义之鞭,立于社会生活之上去鞭挞那些黑暗现实,那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中,这样神圣的正义之鞭消失了,尼采说“上帝死了”。理性精神受到怀疑与冲击,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形成并蓬勃发展。[3]于是,“理性陨落”、“信仰丧失”便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主题。在《荒原》中,艾略特主要是通过《圣经》典故来批判、鞭挞、警示、劝诫生活在“精神荒原”中而全无信仰的“现代荒原人”的。诗人在第一章中化用《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的典故《出埃及记》描述了以色列人前往西奈山的过程,虽然以色列人一路上遇到困难便满口怨言,甚至违背上帝为他们立下的戒律,但是上帝还是眷爱他们,虽施之以惩罚,却又在他们遇到“干渴”“饥饿”等灾难时去拯救他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人重新感受到上帝存在,确立上帝为自己唯一偶像和信仰。在《荒原》中,作者引用此典故的用意在于向现代人发出警示:如荒原一般的现代社会,上帝这唯一的信仰被打碎了,而新的信仰还未曾建立起来。于是荒原人只能“承受着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4]没有信仰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像以色列人那样,有一个上帝拯救他们于灾难中。第四章中作者则是借用耶稣受难的典故,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随之而来的是耶稣复活,实际寓意着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可是在《荒原》中,艾略特只描述了耶稣受难的场景,没有一丝一毫提及到有关“复活”的信息。换句话说,他只展现了“信仰已死”的场景和后果,却没有给出一个“信仰重建”的未来,这正与现代社会“信仰丧失”的实境相契合。
信仰丧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物欲横流。在艾略特看来,信仰的缺失导致现代人无节制的纵欲生活,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样就与笼罩全诗的死亡主题结合起来。“纵欲”主题主要是通过几次叙述视角的转换表现出来的。第一章部分诗节用女相士马丹梭梭屈里士作为叙述者,借其口告诫人们不要像“腓尼基水手”那样纵欲致死。接着第二章通过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对比,用上层社会贵妇人的呓语展现夫妻之间缺乏爱与沟通的不和谐状态,再以两位社会下层妇女的对话表现“纵欲”并不仅存在于上流社会中,而是成为了全社会的恶行,从而揭露现代人对“情欲”的纵容态度,展现现代人混乱的两性关系。随后以帖瑞西士——一个双性人的视角,呈现现代人“有欲无情”“有身无灵”的纵欲生活实况。
信仰丧失导致纵欲过度,最终让现代人一步步走向死亡。《荒原》中的死亡,更多的是指“精神死亡”,即肉体尚存,精神已死。正是荒原人丧失信仰、抛弃理性,纵情享受无爱之性,才使得精神世界一片空虚,社会文明衰落,现代社会犹如一片荒原。[5]
總体而言,《荒原》所展现的思想主题是悲观绝望的,语言结构是诡谲梯突的。但其灰色浓雾下仍隐含着一抹亮色——对西方社会重获新生的向往,这愿望如此强烈,连读者似乎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那种期盼。
参考文献:
[1]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631页.
[2]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631页.
[3]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3页.
[4]赵萝蕤,张子清等译.本文引用时使用此译文,下同。[英]T·S·艾略特著.赵萝蕤,张子清等译.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
[5]闫柯菲.艾略特《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