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创新实践

2018-03-31张平安张海平王辉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开源特色专业

张平安 张海平 王辉静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特色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开源技术使得IT企业使用开源软件全面替代传统商业软件,从而得到信息化自主把控能力。小到手机智能终端产品,大到云计算平台,无不闪现着开源技术的身影。所以,国家于“十一五”末期立项了“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大力发展开源技术产品。为此,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和广东省高校教改项目的持续支持下,经过5年建设与实践,该专业在开展专业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实践成果。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无论在竞赛、就业和创新创业方面,都显示出开源技术特色的竞争优势。本文全面总结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突出开源技术特色方面的专业建设成果与经验。

一、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专业建设内容

1.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構建突出开源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

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引领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作为深圳的龙头企业,华为成为开源技术的积极推动者和卓越贡献者。深圳本土的其他核心科技企业,如腾讯、中兴等也积极参与到各项开源项目中。推广应用以Linux系统为代表的开源技术,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民族软件产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降低信息化费用等具有重大意义。

为解决深圳市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在开源系统方面应用人才紧缺的难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出基于“分层次、分阶段、岗位订单分流”的“三分”弹性化课程体系架构,构建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全过程汇集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架构见图1。

开源技术类相关课程,包括2门开源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与《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2门开源类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开源类精品实训课程、2门开源技术类计算机编程语言课,形成开源技术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2.实施强师工程战略,打造国内领先的突出开源技术的师资队伍

实施强师工程战略,采取专业技术资格培训与认证;“一师双岗”模式开展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开展技术咨询、信息系统维护服务和自主可控的红旗桌面操作系统项目开发;自觉参与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带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加强现有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

本专业与北京红旗软件公司合作,实施“常岗优酬”,聘任在开源技术方面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突出开源技术方向的人才积聚,打造一支具有如Linux认证金牌讲师、Linux认证工程师等“企业双认证”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开源技术教学团队,确保了本专业的开源技术师资在国内领先的地位。组建开源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定期向社会推出信息学院Linux桌面发行版,并持续升级。创造性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源技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培养突出开源技术的专业领军人才。

3.追求高水平高效率运营理念,建设系统化的突出开源技术的教学条件

紧跟业内国际领先IT技术,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建设,确保校内实训室硬件设备建设的高水平。联合北京红旗软件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新建了开源技术工程中心、中小企业转平台实训室、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集群技术实训室等一大批专业实训室,总面积达2696.35平方米,总经费588万元。此外,北京红旗软件有限公司还捐赠了价值450万元的红旗高可用集群服务器等教学软件产品,建成了功能强大、服务完善的广东省开源技术校内实训基地,为培养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

深入开展与硬件设备应用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已建成二门开源技术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二门校级精品课程、三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同时还完成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三十二门专业课课程标准、十门网络课程、二本校本教材、八本实训指导书的建设任务。发挥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经验,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通过。管理过程规范化,管理效率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提高了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运营效率。

4.依托功能定位精准的服务平台,开展全方位的突出开源技术的社会服务

依托与北京红旗软件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红旗Linux教育培训中心”,完成企事业单位员工技术培训超过5000人次。依托“红旗Linux考试认证中心”,完成企事业单位员工技能鉴定超过1000人次。依托“红旗Linux技术应用中心”在开源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突出开源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测试。积极面向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中小企业开源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并提供广泛的技术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完成技术服务项目23项,总金额超过百万元。

5.发挥行企资源优势,培养突出开源技术的创新人才

本专业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选择加入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分方向创新教育小组培养。作为全国第一家开发与发布红旗Linux桌面商业和社区版本的高校,专门成立了“开源系统定制”创新教育小组,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全程参与开源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开发开源系统,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已发布一个版本的红旗桌面产品,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专业特色建设创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引领本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开源技术为抓手,开展系统化的专业特色建设工作,最显著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把技术应用在专业建设的某个重要的支撑点上,而是全面涵盖了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了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的建设目标。

基于平面几何空间理论,“点线面”相结合,打造国内领先的突出开源技术的师资队伍。首先选择培养突出开源技术的专业领军人才作为突破点。点动成线,由专业领军人才领头建设广东省开源技术优秀教学团队。线动成面,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全面带动专业“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按照系统论方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化的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体系。包括实训室硬件条件建设,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训室高效运行管理建设三部分内容。

三、专业特色建设应用实践情况

1.校内实践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专业建设路径,达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课程中,实现了课证融通的证书直通车模式。出版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Linux操作系統桌面管理》,成功建设了广东省开源技术校内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本资源库。我校骨干校建设项目于2016年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与财政部的联合验收。

骨干校建设项目验收之后,本专业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突出开源技术特色的专业建设内容。根据开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突出开源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开源技术类程序设计课,拓展了新的开源技术内容的实训课程。探索互联网+教育,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了保持和巩固团队的开源技术方面技术优势,专门举办了“红旗Linux桌面系统开发高级研修班”,持续开展Linux桌面系统的定制开发。专业带头人获广东省首届信息技术类专业带头人“说专业”竞赛活动一等奖。

突出开源技术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能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个人金奖一项、银奖二项、铜奖五项,团队三等奖一项。有5名学生取得了含金量高的开源技术相关职业资格证书RHCE。在成果建设期内,该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8.1%,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超过90%。与达内时代科技公司合作开办的以开源技术为核心的云计算订单班,薪酬在六千至八千之间,高出同期平均薪酬至少二千元。

2.校外推广应用

采用校际交流、学术研讨会和网络等多种方式,专业建设成果与经验在高职同行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派教师到应用技术专业学习交流。历经三年,二门开源技术类课程《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和《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在教育部专门网络平台上推广使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中西部院校收益很大。所以,2016年8月,这两门课程被教育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出版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全国109所院校推广使用,共累计发行69968册。

3.社会贡献

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深圳计算机协会颁发的2014年度社会责任贡献奖。

参考文献:

[1]谭永平.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与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81-83.

[2]王志明.从契合到引领:高职高水平专业建设探析——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大专文凭课程开发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26-30.

[3]刘晓,刘晓宁.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提升高职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69-71.

[4]刘燕,吴玉剑.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31-34.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开源特色专业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