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农村灭门惨案解析
——以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灭门惨案为视角

2018-03-31马李芬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惨案婚姻家庭彩礼

马李芬,吕 尧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这些年来,关于灭门惨案,尤其是农村灭门惨案的信息频频出现在网络或报端。灭门惨案虽然只是一个的个案,我们不能危言耸听。但它却折射出社会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时,这些案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很可能发生蝴蝶效应。因此,对这类案件值得深入研究并有效防范。

一、农村灭门惨案的规律、特点梳理

(一)农村灭门惨案发案的地点与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农村灭门惨案大多发生于经济欠发达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如河南、安徽、宁夏、青海、云南等地经济较落后的乡村。发案的时间多在春节前后或春节期间。基于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灭门惨案,发案时间大多在春节这段时间,有的甚至就发生在除夕。春节期间,城市单位放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走亲访友、喝酒赌博,经济开销陡增,往往成为矛盾的根源。灭门案的直接动机是仇恨,报仇泄恨,而仇恨的来源正是冲突和矛盾。犯罪嫌疑人选择春节这样特殊的时段,主要原因是为了达到最大的心理报复感——别人家过年,你们家得办丧事。

(二)农村灭门惨案手段残忍

在灭门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几乎没有使用相对平缓的方式,作案的手段都极其残忍。从作案的方式看,有的纵火,有的使用利斧、砍刀等冷凶器,有的甚至使用猎枪、半自动步枪。比如,2014年1月30日发生在云南省腾冲的惨案中,犯罪嫌疑人邵某用疑似半自动步枪接连打出了24发子弹,击中9人,导致5人当场死亡,1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有3人受伤[1]。从造成的损害来看,现场血迹斑斑,受害者伤痕累累。从侵害的对象看,受害者有小到一两岁的婴幼儿,大到耋耄之年的老人,有的案件中,甚至孕妇也未能幸免于难。有的犯罪嫌疑人甚至对自己的至亲都下手屠杀,手段残忍、血腥,令人触目惊心。

(三)犯罪嫌疑人多为性格较内向的中青年男性

青壮年时期,精力、体力较好,报复性较强。灭门案的犯罪嫌疑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很老实的人,性格内向温和,平时言语不多,很少与他人发生争吵。比如,2013年10月14日发生在宁夏固原的灭门案中,犯罪嫌疑人麻某在外人看来是“模范老公”,与妻子发生争执,通常会让步[2]。

(四)犯罪嫌疑人多与被害家庭存在家属或者亲戚关系

在农村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灭门惨案中,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要么是亲戚关系,要么是亲属关系。如,2013年2月23日发生在江苏连云港东海惨案中,犯罪嫌疑人杨某杀害的就是其妻子、岳父母及妻姐[3];前述云南腾冲案中,犯罪嫌疑人邵某用疑似半自动步枪击中9人,导致5人当场死亡,1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有3人受伤(杀害的是妻子的同宗兄弟)[4];2013年3月12日发生在安徽省凤台县灭门惨案中,51岁的父亲(朱敬四)杀害的是小儿子一家……[5]。

二、农村灭门惨案频发的背景及成因探讨

兰州大学副教授申端锋认为,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一种新的转型之痛,即价值观转型之痛[6]。价值观逐渐偏离原来的轨道,诚信、友善的价值标准逐渐被物质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替代,加之亚文化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攀比之风盛行,这些消极的价值观在信息时代被飞速传播。

(一)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

在自由竞争的市经济体制下,原本血气方刚的中青年农民,却因一缺文化,二少技术,三没人脉而变成了弱势群体,面对巨大的贫富悬殊、经济的拮据,难免失衡,变得浮躁,滋生暴戾心理,出现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他们在言行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失调性,情绪情感管理也易失控。正如,2009年11月16日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乌蒙村杀死父母、伯父母、奶奶和堂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陈文法曾被医院确诊有精神分裂,被害妄想严重[7]。2009年12月发生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的使用猎枪等凶器造成13人死亡1人重伤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刘爱兵就有精神病史[8]。

(二)因高彩礼引发的矛盾

农村订婚、结婚成本较高,特别是家庭较困难的农民,因订婚、结婚而债台高筑。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缔结婚姻时,男方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按照习俗,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在价值观转型之痛背景下,“天价彩礼”又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对东北、东南、华中地区的农村进行了调查,彩礼不到30年翻了几百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经济越差的地方,彩礼要价越高,如在江西鄱阳县,每个乡镇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彩礼普遍都在10-15万元,有的地方彩礼甚至可以达到20-30万元[9]。这对一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 6207元的农业县来讲,无异于天价[10]。由于“彩礼”严重超出村民所能承受的能力,不少农民因彩礼返贫。

另外,婚事排场攀比之气也非常严重。有的地方不但聘金相对较高,还对请来喝喜酒的客人发放红包,最多的每人发4千多元。这些巨大的结婚开销为婚姻家庭矛盾埋下了伏笔。

有的婚后矛盾加剧,到了离婚的地步。男方结婚时费尽周折筹够了彩礼,离婚却面临“人财两空”、巨额债务的现状,往往容易引发报复女方家的恶性案件。有的甚至在结婚当晚就发生惨案。比如,2017年1月11日发生在河南汤阴县付道镇东师庄村,正值洞房花烛夜,新郎竟然杀死了自己的新婚妻子,究其原因,就是因女方索要的彩礼钱高[11]。

(三)家庭关系不协调

农村订婚、结婚年龄早,年青人自己都不尽成熟,对于家庭,更是缺乏责任感。在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方面,有的连自己生活都举步维艰,更谈不上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这些都为婚姻家庭矛盾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婚姻家庭矛盾的增多,他们心中的怨气、怒火犹如不定时炸弹,一旦碰到导火索则会随即爆发,酿造一桩又一桩的灭门惨案则成了他们发泄积愤的最佳途径。

1.父母与子女间、兄弟姊妹间产生矛盾。农村一般多子女,子女长大结婚后,都涉及家庭财产的分配,在分配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矛盾。农村的医保还不尽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加之价值观因素、经济条件等的影响,可能导致子女与父母产生矛盾,或者出现子女嫌弃老人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称,他近年来在安徽、河南、江苏等省的十几个村庄调研发现,子女不孝现象很常见,很多老年人生活状况较差[6]。父母与子女有了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很可能酿成惨案。上述安徽省凤台县朱敬四(父)杀害小儿子一家,其原因就是因家中房产分配中,小儿子夫妻俩认为父亲“偏心”,砸了父母全部家当,并将其赶出家门。当朱敬四因亲戚去世几次返乡时,又屡遭小儿子当众恶毒辱骂、持刀威胁,他在愤懑和绝望中生出了“了断”的想法[5]。

兄弟姊妹间为了财产利益或赡养父母的问题,也可能发生矛盾,进而产生灭门惨案。如2016年6月22日晚23时20分,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钢都”发布案件最新信息称,目前,海城市东四镇恶性案件已发现6名被害人尸体,均系犯罪嫌疑人王海军的媳弟家人 (从事养殖业)。据当前掌握情况,初步认定系家庭利益纠纷引发案件[12]。

2.夫妻间发生矛盾。基于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灭门案中,受害的女方往往是性格较强悍的人。而发案前的犯罪嫌疑人则性格较温和,善于忍让,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对外的忍让又常常被家人,尤其是妻子奚落、甚至被辱骂成废物、懦弱、没本事。这种奚落、辱骂对于学历不高、文化水平偏低、处于社会底层、在外面本就饱受歧视、自卑敏感的犯罪嫌疑人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压抑了的愤怒犹如可怕的情绪火山会不顾一切地寻找突破口,到那时,哪怕是一点琐事就可能会引发惨案。

有的案件中,诱发犯罪嫌疑人实施极端行为的矛盾甚至出现了多重性,既有与自己父母的矛盾,又有与妻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必然导致与岳父母、妻舅等产生矛盾),矛盾一旦爆发,便可能会出现灭绝人性的惨案。如2009年11月发生在北京大兴的灭门惨案,犯罪嫌疑人李磊交代说,从小父母就对他管教非常严厉,而对他的妹妹十分偏袒,这使他心生积怨。他结婚后,娶的妻子又过于争强好胜,而他自己性格内向,致使家庭积怨尤如一座火山。案发前的几个月,李家拿到了600万元人民币的拆迁补偿费,在这笔巨款的使用上又出现了分歧,直接导致了李磊弑父杀母砍妻捅妹灭子的疯狂行为[13]。

(四)婚姻关系破裂

犯罪嫌疑人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中,有的禁不住诱惑,有的耐不住寂寞,找了替补,因此有了背叛丈夫的行为。出轨行为被丈夫发现后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引发灭门惨案。有的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见识多了、能自立了,开始嫌弃自己的老公,怪老公没本事。有的外出务工的女性为了能立住脚或找个省力挣钱的好差使而傍了有决策权的男性,由此引发夫妻婚姻破裂。被戴了绿帽子的男性,容易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并没有出轨,但由于犯罪嫌疑人自卑、敏感多疑,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比如,前述云南省腾冲一案中,犯罪嫌疑人邵某怀疑妻子和别人有染,经过外人调解,曾与“情敌们”立下字据,要求进行精神上和名誉上的赔偿,然而心中仍怀有恨意,最终向妻子的同宗痛下杀手[4]。

有的案件中,由于夫妻间因性格不和、生计问题而产生矛盾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有的因婆媳矛盾引发夫妻闹离婚,有的女方产生攀比心理,感觉生活乏味,有的看不惯丈夫的抽烟、酗酒、赌博等陋习而提出离婚,当男方极力挽救却达不到效果时,则可能产生砸花瓶(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行为。

(五)大众传媒带来的消极影响

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的严重暴力情节及报道的现实生活中暴力犯罪对公众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消极、有害的信息容易引起免疫能力差的人的犯罪欲望,现代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又为这些信息的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为犯罪创造了动机,还提供了平台。无论是机场爆炸案,还是校园凶案,模仿效应无时不在。同样,在一起灭门案发生后,通常也有多起案件随后发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将这种现象称为 “社会暗示”。她说:“一种信息发出后,会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接收方式,正常人是知道信息、了解信息,而犯罪人群就会从中去发现、研究作案方式和作案手段。对于犯罪人群而言,接收信息就是‘方法的告诉’和‘犯罪方式的启迪’”[14]。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也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具有传染性,如同疾病的传染一样,一种犯罪发生后,这种犯罪有可能被仿效而形成复制效应。这就像“烂苹果定律”,先是一个苹果发生腐烂,如果这个苹果不被清除,那么整个一筐苹果都会烂掉[4]。

三、农村灭门惨案防控对策思考

(一)注重心理疏导,对心理障碍者及时治疗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县、乡镇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单、海报、广播等形式,积极组织各类型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改变村民对心理问题的误解,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让他们树立起自立、自信的健康品格,将由心理异常导致的社会问题降至最低。

2.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借助医院、精神卫生机构丰富的心理健康咨询及治疗资源,采用传统模式和新媒体模式,提供面谈、电话热线、微信、微博等手机网络服务平台等多种服务渠道,对村民宣传精神疾病知识,开展心理治疗,纠正或改善其个性缺陷,提供有效的压力缓解、情绪管理等心理自我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应变能力,有效减少农村由于重大突发性心理危机而产生的恶性事件。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构建农村心理健康档案。借助人口普查的经验,定期聘请心理学专家对全体村民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构建农村人口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村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的监测村民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提升对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应对能力。村民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促进其自我心理调适。

对心理障碍严重者除了采用心理治疗外,还应当运用生物医学治疗的方法。县或乡镇的监测评估中心在监测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群体,应当及时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患者及家属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二)转变价值观、崇尚新风尚

在传统乡村伦理体系中,子女不孝顺会受到家族、村中权威长者的批评,会遭到左邻右舍及其他村民的谴责。而当今,这种传统制约已近乎解体,社会舆论也失去了力量。年轻人更看重现实利益,价值观中似乎“没钱”比“不孝”更丢脸。要转变这些价值观,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妇代会等基层组织及农民工用工单位的作用,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掀起尊老、爱老的潮流,让晚辈尊重、爱戴长辈,评选、宣传孝子(媳)、孝女(婿),政府给予物质奖励,多角度、全方位扶持孝子(媳)、孝女(婿)发家致富。农村政府应当发挥对伦理失范行为的纠正作用。

转变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恢复朴实、友善、和睦的乡风。大力倡导“人人生而平等”,鼓励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让每个村民都能够活得“精神上有尊严”。在婚姻的缔结环节,农村基层组织要宣传新的婚姻习俗,要鼓励村中年长的、具有威望的人带头摒弃旧的婚姻习俗,不收彩礼,不讲排场。政府还可以组织村民举行集体婚礼,简化程序,节约开支,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开明社会风气的先进年轻人士,率先破“天价彩礼”习气,使婚姻程序朝健康向上的新轨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向发展。

针对赌博违法犯罪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农村地区赌博问题仍比较严重的现象。公安部2018年1月29日在京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化打击整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重拳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

(三)防微杜渐,多途径及时解决婚姻家庭矛盾

在青海省大通县灭门案(2014年2月9日,青海省大通县蔡某因家庭矛盾杀妻子砍死7岁儿子、8岁女儿后自杀。)发生后,大通县派出所所长称,目前在农村以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约占派出所接警案件数的80%[4]。

农村基层组织要利用一切条件与机会 (如节假日外出务工的人员回家时)宣传婚姻法、刑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教育村民珍爱自己的婚姻家庭,鼓励子女、夫妻间多联络,增进感情,做到互敬互爱,保证每位家庭成员精神上有尊严,宣传酗酒、赌博的危害,对于爱酗酒、赌博的人员予以规劝,通过多种途径避免婚姻家庭矛盾的产生。对于村民的婚姻家庭矛盾,农村基层组织要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防止矛盾扩大化或加剧。在农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和宗族势力、地方家族势力等综合原因所导致婚姻矛盾疏导途径单一的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解决好婚姻家庭矛盾:第一,动员矛盾双方都敬重、信任的宗族、家族、邻里长者来劝解、协调;第二,乡村干部依法、公正地调处矛盾纠纷;第三,通过村妇代会等组织协调;第四,向矛盾双方提供法律途径。比如,告知村民可到公安派出所、到法院寻求解决。有了这么多的合法途径来解决婚姻家庭矛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规范大众传媒,发挥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是其谋求自身发展空间、争取社会广泛认同的必要措施。大众传媒需要从职业标准出发约束自己的行为,传播信息时,不应该仅仅考虑自身商业利益和效率,而应当从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要运用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最重要的是,大众传媒要对现实典型案例进行客观、全面、鲜活地报道,邀请相关专家做节目,剖析犯罪的原因,提出预防的对策。大众传媒进行报道时,要善始善终,要追踪报道对犯罪人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遏制农村灭门惨案的发生,还需要一方面发展农村经济,另一方面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村地区扶贫力度,扶持优势产业,改善农民生存环境,让每个村民都能够活得“物质上有保证”,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婚姻家庭矛盾。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竞争能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步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就业歧视,打破区域藩篱、行业禁锢和单位壁垒,对农民工敞开就业的大门。

猜你喜欢

惨案婚姻家庭彩礼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巨无霸国度的惨案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兔子惨案
天价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