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公安警务工作的价值引领

2018-03-31张光华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工作

张光华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公安警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警,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等重要论断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未来公安警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一)价值取向上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警务工作从管理走向治理、从管制走向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形成,但从权力中心主义到权力与责任并重、从秩序中心主义到秩序与自由并重、从效率中心主义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警务价值取向尚未有效建立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治安性服务不作为、慢作为、软作为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民警队伍中始终难以根治。党的十九大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公安机关需要把“人民公安为人民”和“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是否有利于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安全服务产品作为评判警务活动的首要标准。

(二)制度规则上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规范警察权行使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传统警务制度规则设计存在重管理轻服务、轻人权保障的局限,加之立法立规技术能力不强,在法治公安建设上还存在些突出问题:一是警务规则系统化程度低,覆盖执法办案、警务流程、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性、高质量的现代警务规则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二是警务规则标准化程度低,在推动警务要素合成、优化警务机制、突破警务运行制约上的作用发挥不够;三是规则执行上存在变味走样现象,执法手段简单粗暴问题时有发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民法总则》确立 “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实践看,必然要求公安警务制度规则进行民本化、标准化、精细化改造。

(三)组织体制上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建立和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公安工作固有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警务管理的层级过多,基于权力等级的组织设计影响较深,导致组织官僚化、体制机制僵化,基层的自主性低;二是“脖子”以上改革成效不明显,部门警种过多,机构臃肿、职责交叉、权能分割、资源信息共享不够等问题或现象仍然突出;三是警力配置不够合理,机关化、行政化现象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专业打击队伍的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不足;四是警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符合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的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职业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四)战略思维上面临的挑战

从新时代公安警务发展的需要来审视,公安机关各级管理指挥人员需要在战略思维上克服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全局思维不足,全程性、全层次性、全关系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欠缺,整体联动、协调运作、打击与防范统筹安排不够;二是创新思维不足,警务管理指挥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警务管理指挥人员系统化、理论化、规律化把握经验、思考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不够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线性思维模式和“碎片化”警务改革制度设计现象普遍;三是动态思维不足,以运动、变化和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警务战略实践,积极回应警察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并随之调整警务战略的思维习惯尚未有效形成。

(五)运行机制上面临的挑战

以满足社会公众安全需求为导向的警务运行机制建设较为滞后,治安服务与治安需求的供给矛盾、服务错位、服务缺位等问题仍然突出。警务系统内部统筹规划和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社区警务与专业打击警务协调协同不够,“一警多能、综合用警”模式亟待建设。警务扁平化改革还有较大空间,以信息科技手段为支撑的集约型警务运行机制与全要素集成工作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警务实战化建设推进缓慢,体现实战特点、符合实战要求的警务机制创新不够,多警种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警务评价科学化改革与制度建设短板较多,警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科学化程度不够,警务评价的认同度不高。

(六)能力支撑上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公民的安全要求、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监督能力已经发生了许多带有时代特点的新变化,在警务能力支撑和适应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上,突出存在以下短板:一是满足信息时代发展的复合能力不足,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难以匹配信息时代发展;二是情报信息收研与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对“主动先发型”警务提供全面高效的支撑;三是警务科技研发的软实力不强,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指挥、通信、勤务、协同、支援综合一体化能力不够;四是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社会风险识别与社会风险防控还存在发现不了、反应不快、应对不力、控制不住的问题;五是舆情导控能力不足,舆情导控工作线上与线下协同不够,警察形象危机预警工作体系与机制构建不够。

二、牢固树立新时代我国公安警务工作发展新理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引领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法工作“四大属性”和公安队伍“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切实以“政治首位、人民中心、管理精细、创新驱动”的理念来谋划开展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其中,“政治首位”是根本准则,“人民中心”是价值目标,“管理精细”是基本要求,“创新驱动”是发展动力。

(一)政治首位理念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5]。我国几十年的公安工作实践证明,树立了政治首位意识,就抓住了公安警务工作的“魂”和“根”,对其他方面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引领统筹作用。这个“魂”和“根”就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从政治站位来谋划公安工作,坚持从政治标准来要求公安警务工作。

(二)人民中心理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在现代警务工作中树立人民中心理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的基本观点,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国现代警务工作的根本价值目标。要深刻认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公安警务工作的目标追随;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是公安警务工作的评价标准;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公安警务工作的依靠主体。

(三)管理精细理念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在于通过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其核心理念就是“精、准、细、严”。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公安警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它主要体现在警务决策科学化、警务规则标准化、警务指挥精确化、警务执行精细化和警务监督严格化等五个方面。

(四)创新驱动理念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7]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发展基点必须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警务理念、机制、模式和方法,打造中国特色警务品牌。要理顺公安机关与政府各部门之间、各级公安机关之间、各警种之间的关系,创新以“效能”而非“对口”来处理各级、各类、各警种的机构设置体系,创新建立统一指挥,权责明晰、精干高效的警务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和履职水平。

三、系统构建新时代我国公安警务工作发展新格局

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公安警务工作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按照新的发展思路,谋划新时代公安警务的现代化,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牌的社会主义公安警务新格局。

(一)政治建警: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根本原则

政治建警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灵魂,这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所决定。公安机关必须把政治建警的根本原则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全过程,指导和统领各项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公安机关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队伍、指导工作,更加自觉地用这一重大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坚持“公安姓党”这一根本政治属性。要牢牢把握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坚决捍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坚决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坚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公安队伍建设总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要健全完善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自觉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执法公正的价值取向;要加强组织纪律性,严守职业操行,着力锻造纪律严明的过硬队伍。

(二)民本警务: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基本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8]构建民本警务模式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在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体现。

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民本警务价值取向。民本警务就是要求警务工作以人民主体利益为核心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尊重人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的强烈期待,充分体现警察主体及警察行为的人民性。

二要坚定确立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这一民本警务的根本目标。一方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和犯罪问题,深入开展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持续深化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不断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完善群众利益协调和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要紧紧抓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民生需要这一民本警务的主要内涵。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实施民本警务的根本要求。警务工作中,既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在法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各种法定权益,又要广泛地保障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妨害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的各种合法、合理、合情的权益。

四要始终坚持民意导向这一民本警务的运行方式。要规范完善民意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的程序、手段与方法,畅通民意表达、诉求的渠道与途径,建立民意研判成果运用及辅助警务决策、引导警务行动的警务运行方式,以人民的共同意志、愿景和利益诉求来谋划设计、支撑推动警务工作[9]。

(三)集约运作: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机制保障

警务集约化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组织指挥体系和作战体系,深入推进情报主导警务,通过信息战、合成战、专业战,持续提升警务运作效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执法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要全面构建警务指挥扁平化。要优化、强化基于警务活动的组织设计,通过组织的扁平化,实现警务权责的横向分化;要建立警务信息双向立体流动的警务运行机制,改变警务信息逐级单向流动模式,改变警务监督流向,简化警务信息流程,实现警务指挥扁平化;要建立集指挥与控制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接处警平台,实现“点对点”的警情分配、流转和反馈;要推进“一警多能”建设,实现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街面控制和普通案件办理等警务能力在一线民警身上集成,确保“一次出警”工作模式顺利实现。

二要大力实施警务资源集约化。警务资源是警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资源集约包括集约警务内部资源和整合警务社会资源两方面。一方面,把集约内部警务资源作为提高整体战斗力的主要手段。着力推动基础平台、情报平台与各警种专业系统的有机对接,加快健全完善情报研判联动处置机制,健全完善联合指挥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要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力量。要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将各类治安防控力量组织起来,统一使用、统一指挥,要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问政于民、问策于民、问警于民”,要完善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协商机制。

三要切实提升打击服务精准化。打击服务精准是警务集约在警务效能上的要求。要加强违法犯罪活动研究,科学判断警务热点地区和违法犯罪态势,精确布警用警;要加强社会心态研判和引导,不断提升精细化、人性化服务的能力;要大力推进公安警务工作智能化建设,促进打击服务效能的大幅度提高;要健全完善合成作战机制,探索实行全天候合成运作机制,提高对大要案、重大警情事件的合成处置、快速处置能力。

(四)规范执法: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法治保障

法治公安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要紧紧抓住当前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在警务实践中得到全面、准确、有效地实施,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一要建立完备的公安执法制度体系。以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体系化为取向,对国家法律实施加强科层细化,建立健全公安执法制度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执法制度实战化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公安执法标准体系,构建全面精细的公安执法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安裁量基准,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立法。

二要完善规范化的警务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是法治公安建设的核心,是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内容。要建立健全执法权力清单制度,要完善执法公开机制,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公安民警违规干预执法活动、过问具体案件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界定各个执法部门的职责权力,减少重复管理、多头管理的现象,精简合并交叉的职能部门。

三要建立健全精细化的执法管理监督体系。全覆盖、精细化的执法管理监督是实现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省市县公安机关一体化常态运作的执法管理机构,要完善执法质量考评,要夯实执法保障制度,细化完善按事权分类的分级保障机制,要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要健全公安执法监督,探索建立司法监督审查机制,大力推行公安执法的社会评议制度,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完善警务公开制度。

(五)科技信息: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技术保障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信息科技化既是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和载体,也是警务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和战略支撑。没有智能化、信息化,就很难有警务工作专业化、现代化。

一要加大警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力度。面向公安实战重大需求,深化公安科技体制改革,向改革要战斗力;强化顶层设计,突出目标导向,构建公安科技创新体系;要完善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共用共享机制,汇聚资源,聚集人才;要鼓励开放合作,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创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公安机关和民警创新活力。

二要抓牢科技强警的着力点。深入推进警务科学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研判治安形势,评估风险隐患,精确防控社会风险;利用生物识别科技手段发现可疑人员和线索,追踪违法犯罪人员轨迹,实现侦查破案精准发力;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感知和预测公众的需求,并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加大警务技术研发力度,聚集社会安全基础信息综合应用技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关键技术、新型犯罪侦查技术、重特大刑事案件及群体性事件防范处置技术等领域,组织力量,强力攻关,实现突破。着力提升公安机关和民警科技运用能力,满足公安警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体系。一方面要研究谋划“互联网+”与公安业务工作的融合创新机制,探索非接触式、非现场的、安全有效的“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以及“互联网+警务信息公开”,及时、全面、主动、安全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控,坚持网上治理和网下治理相统一,严防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保护公民、企业合法权益。

(六)精厉警队: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力量保障

公安队伍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和保障。公安机关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增强“八大本领”的具体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加强公安警队建设工作,切实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努力打造实干型、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公安警队。

一要以打造精厉警队为导向统筹谋划公安教育训练建设。统筹公安院校建设与训练基地建设、学科建设与能力建设、警察职业发展与公安人力资源开发、内部与外部等矛盾,以精厉警队打造为导向,以“三化建设”和“三个绝对”、“五个过硬”为标准,坚持以系统内部培训资源为主体,有序引进系统外部专业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公安教育训练发展长远规划,合理设计技术路线,着力优化公安实战部门、公安教育训练机构及公安教育社会资源的关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警察特质的“一体两翼三极”公安教育训练体系(“一体”即公安教育共同体,“两翼”即系统内部培训与系统外部培训各有侧重、有序协调,“三极”即公安院校、公安训练基地、专业性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协作)。

二要建立以能力持续提升为核心的素质强警制度机制。根据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新要求,逐步调高岗位能力标准,建立引导激励民警参加学习培训的工作机制,大力提升民警适应新时代公安警务工作的能力。在警务科技研发能力、新型科技应用能力、公安软科学实力提升方面,有效引进社会资源,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素质强警之路。

三要夯实公安院校培养输送专业警务人才的主体地位。要更加重视和支持公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明确和巩固公安院校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公安院校要根据现实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把“精益求精、磨砥刻厉”价值追求贯穿院校教育始终。要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实战化教学的覆盖面。

四要全方位营造精益求精磨砥刻厉的警察文化。要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形成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和长效机制。通过追求卓越、献身使命的公安基因传承,让精厉警队文化价值追求响彻警队。通过典型选树,把“干事创业、精益求精”内化为民警的自觉行动。通过氛围营造,让“勤学善思、磨砥刻厉”成为民警的自我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工作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不工作,爽飞了?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