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合理消费风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8-03-31盛美真
盛美真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1页。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在马克思那里,消费活动不仅贯穿于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而且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深刻反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消费不仅是个经济范畴,也是个社会范畴,甚至还是个哲学范畴,审视这些不同范畴中的“消费”概念,都存在一个树立正确、合理消费观的问题,都存在一个解答“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的问题。毋庸讳言,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任务,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人们普遍信守和大众奉行的合理消费风尚。
一、关于合理消费与合理消费风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合理消费”概念,并对之寄予形成社会风尚的厚望。在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消费,制止奢靡之风……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明确要求。*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倡导合理消费,形塑合理消费风尚无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路径。
何为合理消费?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专门论述过“合理消费”,但通过对马克思的消费理论研究,却发现合理消费是马克思消费理论所关注的核心诉求,因为马克思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批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间的消费异化,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消费的应然状态,形成了马克思关于合理消费的基本观点,其要义如下:
一是关于“消费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作为“自然存在物”存在的必要条件之消费,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5页。人类消费只有满足“必要的需要”才不会形成“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等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否则“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住行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2页。“土地所有者剥削土地,剥削地下资源,剥削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72页。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大量描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异化和消费异化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并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必须利用科技对产品进行循环消费。马克思强调,“几乎所有消费品本身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废料重新加入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9页。而“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7页。“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5页。
二是关于“消费是人类生活的手段而非目的”的观点。马克思指出,消费只是构成人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如同“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页。一样。马克思强调指出,“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1页。满足“必要的需要”之必要消费是人生活存在的一种刚性消费,而以炫耀和政治为目的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则是人自取灭亡的标志。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在古代各民族那里出现的奢侈品生产,是奴隶制关系的必然结果。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的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的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9页。为此马克思高度关注“商品拜物教”,并指出商品拜物教的直接结果是将人“物化”,从而失去对人的价值追求的本质。同时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在“开辟了千百个突然致富的源泉”的同时,也“创立了一个享乐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51页。对资本所有者和富人的挥霍消费非常气愤。马克思1868年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中指出:“国民产品的三分之二被五分之一的人口消费掉——最近一位下院议员说只被七分之一的人口消费掉了——,那你们就会知道,该有多么大的一批国民产品要作为奢侈品来生产或用来交换奢侈品,该有多么大量的生活必需品要浪费在豢养仆役、马匹、猫等等上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页。并指出,挥霍浪费不是人的本质体现,而是人的自我异化。“享受这些财富的人......对人的蔑视,表现为狂妄放肆,表现为对那可以勉强维持成百人生活的东西的任意糟踏,又表现为一种卑鄙的幻觉,即仿佛他的无节制的挥霍浪费和放纵无度的非生产性消费决定着别人的劳动,从而决定着别人的生存;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0页。马克思在对畸形消费和消费异化的批评中,实际上确立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手段而非目的的合理消费思想。
三是关于“消费的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消费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马克思强调消费是人发展的基础,推动着历史和人自身的发展。他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二是消费应是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人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产品而且还需要精神产品,马克思指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2页。为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注重物质产品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精神产品的消费。精神文化的消费往往反映着消费主体的素质,诚如马克思所言,“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2页。针对精神消费需要消费主体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5页。增加自由时间“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3页。“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6页。
综合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合理消费本质特征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我们认为,合理消费是指合乎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理性方式对产品的消耗。主要包含三层含义:(1)合理消费是在注重“必要的需要”不断满足的同时,又强调需要的限制的消费,即限制与“必要的需要”相对立的大肆挥霍浪费与奢侈消费,限制严重破坏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消费,合理消费是一种有界限的消费行为,超出必要的界限即为不合理消费。从这个意义来说,“合理消费”是相对于“不合理消费”而言的;(2)合理消费强调消费只是作为人类生活的手段而非目的,消费的价值旨归是满足人的生存和自由全面发展。(3)合理消费是指消费过程的一种定向改变,这种改变最终指向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水平。显然,合理消费不仅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还表征社会文明程度,更体现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之间及其内部关系的能力。合理消费,是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二者关系和谐程度的良好状态,是绿色的消费、文明的消费、是有利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消费。
合理消费风尚是指多数成员在消费中所崇尚的合理消费意识和合理消费行为,是一个社会或群体消费风貌和消费文明程度的总体反映,是促使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并对其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参照。人既是自然生物的存在,又是社会文化的存在,其个人消费观念及消费趋向不仅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制约,更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反映的是一定地区“生态—社会”关系中,人们总体消费行为的内容及趋向。因此,一种合理消费风尚往往隶属于一种“生态—社会”范畴,不同的“生态—社会”状况具有不同的合理消费风尚。
二、我国形塑合理消费风尚的历史演进和阶段性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下,我国消费风尚因“生态—社会”关系的变化,呈现出由“实现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到“重发展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存”的消费,再到“追求并崇尚合乎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消费的显著改变。
(一)基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风尚引领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1949~1978年),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人们的消费基本是以满足“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为目标,消费内容单一、水平低下,消费需求也处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最低层次。这一时期的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用有所进步的技术和工具改造局部自然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影响尚不显著。加之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崇俭黜奢的重生存消费是消费风尚的典型特征。正如毛泽东所说:“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0页。历史地看,这时关于提倡节俭的主张,主要考量的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满足物质生活水平较低这样的实际,要形成的合理消费风尚是基于实行“勤俭建国”政治方针的角度,从是否执行“厉行节约”和“反对浪费”的要求来衡量和评价的。毫无疑问,在确保基本生活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提倡节俭成为引导消费行为、形塑合理消费风尚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要看到,在当时不能满足人们有效需求的背景下,形塑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还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对消费风尚的引领带有明确的政治自觉性,还不是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的政策主张。
(二)基于注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协调发展要求的消费风尚引领时期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新时期(1978~2012年),重发展的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突出,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越来越成为时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直至20世纪90年代,基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的显著改善,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这一时期的生产主要以机器生产为主,人们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弃物抛弃。这一时期人们“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页。消费品,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享受与发展。中国已处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的消费开始呈现出“资源耗竭型和环境污染型”。为此政府开始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96页。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在政府积极引导下,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趋向开始“重发展”,而且除注重自身发展和物质需求之外,人们日益注重精神发展的消费。“娱乐、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一个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杨春花:《改革开放以来消费观念变化的哲学透视》,《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即是有力例证。当然“重发展”的合理消费并不是反对节俭,也不是不要节俭,而主要是“反对高消费、奢侈浪费等不合理消费”*白永秀等:《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9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93页。,意在引导人们形成适度消费和支持进一步发展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
显然,这一时期关于合理消费的主张,是从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党和政府对合理消费风尚的引领和塑造,是在肯定人们有效需求能力提高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满足的基础上,鼓励适当消费,反对和防范高消费和奢侈浪费,开始主要从政治要求角度转向更多从经济发展要求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来施策。
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理念的提出,人们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日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时尚。绿色消费的对象不仅有食品,还有服装、家俱、生活用品等,涉及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2007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网 , http://www.gov.cn/test/2009-03/16/content _1260188_3.htm,2018年5月1日。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是传统消费风尚中所没有的,它是该时期“生态—社会”的特殊产物。显然,这一时期合理消费风尚的形塑走在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道路上,体现了基于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来引导消费风尚的一般特点。
(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要求的消费风尚形塑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倡节约、注重环保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消费风尚日渐风行。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自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实践实施进入了刚性要求和工作落实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节约、环保、生态的合理消费风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认同。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具体要求。可以说,有明确目标和刚性要求的消费风尚塑造行动,被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为引领合理消费风尚,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了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划定了消费底线和明确了一系列禁止性要求,客观上起到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消费风尚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作风建设的要求,客观上也细化了关于合理消费的具体要求。在这些制度性和政策性规范的倡导、要求下,在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各种疾病频发的客观现实面前,社会各方面都愈发认识到加强节约、环保和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费活动变得愈加适度和理性,以往的“面子消费”“虚假消费”“权力消费”等不合法不合理消费大幅度减少。显然,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经过党的十九大,我国消费风尚的形塑进入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要求的发展新阶段。
三、形塑合理消费风尚面临的现实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更为认真和更为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章程》明确指出:“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联合国:《21世纪章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6页。同年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八条原则”明确指出,“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中国环境报社:《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0页。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生态环境恶化,甚至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或生态危机,从消费环节的影响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就应该而且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错误的消费趋向,以及丧失本真意义的消费行为,进而改变不合理的消费风气。在当前,不合理消费的观念、行为和风气的存在和影响,是形塑合理消费风尚最直接的现实挑战。
一是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着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作为影响消费方式和消费风气的消费主义思潮,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并迅速渗透到美国之外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核心思想是推崇“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过度消费,并以此作为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消费的不是单纯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和服务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在消费过程和消费行为中溢出的所谓身份等级或社会地位,特别是消费至上观念和行为带来的交易和杀戮日益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伴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和扩展,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消费主义思潮蔓延也影响到了我国一些不合理消费风气的潜滋暗长,当今社会的人们日益生长在一个受“消费主义”裹挟的文化环境中,这对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构成了挑战。
二是享乐主义和奢侈浪费之风影响着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近年来,我国消费领域明显出现了崇尚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等合理消费的趋势,但在一些富裕人群“高消费”“炫耀性消费”强烈的示范作用下,浪费之风和奢靡消费之风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大众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带坏了一部分人的消费行为,而使人忘记了“奢侈是社会幸福的最大敌人”的警告。*[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53页。据报道,我国已经在2012年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我国人均GDP排名仍然居后。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然而,中国却依然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这说明在国人消费行为中出现了明显的奢侈浪费现象。在一些先富群体,如明星群体,甚至也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热衷于个人享受,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房子越来越大,车子越来越豪华,菜肴越来越精美,穿戴讲究世界名牌,成为追逐享乐和崇尚奢靡消费的重要群体,而且这些群体以所谓“成功者”的面目,极大影响着社会的消费风气,蔓延开来,造成了形成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障碍。
三是人们在物质高消费中价值追求的异化,影响着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异化的基础上指出,异化即“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页。。受拜金主义、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更多的是符号象征意义,此时高消费演变成“物质享受就是精神需求满足”的代名词,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性符号,异化了消费的本真意义。中国人素有的重“脸面”文化传统,则进一步助推了高消费风气的迅速蔓延。在这种虚荣和攀比心理作用以及虚假需要诱导下,人们对高档奢华消费品趋之若鹜,甚至把此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正如弗洛姆所言:“现代人具有贪婪地占有和使用新物品的欲望,并理智地认为这种贪婪乃是自己所向往的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体现”。*[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4页。此消费取向,使消费者丧失主体性,缺失自我判断能力和评价标准。甚至有一些人,不惜透支、负债来实现这种符号消费,高消费、超前的高消费进一步毒化着社会的消费风气,特别是毒化了消费中所应体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精神品质。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人的需要无穷无尽,而无穷无尽只能在精神王国里实现,在物质王国里永远不可能实现。”*[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页。毋庸置疑,这种不合理的消费风气不仅淡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侵蚀着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价值观。
消费因需求而产生,满足和践行正当合理的需求,是满足和践行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环节。同时,有效应对不合理的消费风气的影响和挑战,亦有助于推动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
四、推进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路径选择
我国形塑合理消费风尚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我国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党和政府的倡导和推动。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把社会风尚形成规律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结合起来研究。在改变当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限和不足的现状同时,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合理消费风尚,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全方位凝聚和释放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持续形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合理消费行为。
第一,着力构建一种能将合理消费风尚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社会动员机制。形塑合理消费风尚,不仅对合理消费引领合理生产发展模式的形成,而且还能为解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和关键视角,这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基础性价值。目前人们普遍认同消费的异化,使人类付出了了巨大而惨重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即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一致的看法是,转变消费模式,实现合理消费。如英国学者E.F.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还认为,现行的物质消费方式对地球有限的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进而提出谋求新的消费模式的设想。*[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08页。加拿大生态经济学者Wackernagal和Rees提出,为实现个人与家庭、组织与机构、区域与国家的消费行为与生态可持续性,必须改变人类的不正当消费方式,并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善人类的消费方式,实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生态消费水平与区域的生态供给能力之间的平衡,最终达到提高消费行为和生态可持续性的目的。*参见许进杰《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研究—基于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视角》,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年,第14~15页。显然,合理消费的实现最终仰赖消费者普遍的合理消费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即合理消费社会风尚的形成。作为消费者的社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力,社会公众是否崇尚合理消费,自觉采取合理消费行为,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形成合理消费风尚对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美国作家艾伦·杜宁指出,“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汽车,首先想到的是它导致了空气污染,而不是它的社会地位时,环境道德就到来了。同样,当大多数人看到过度的包装、一次性产品或者一个新的购物中心而认为这些是对他们的子孙犯罪而愤怒时,消费主义就处于衰退之中了”,*[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104页。而这种内涵于合理消费风尚的态度和观念,对于促成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细微的但却是持久的动力。毫无疑问,在当今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形成合理的消费风尚,面临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贫困及欠发达等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但作为消费主体,人类一旦在形成合理消费风尚中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就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从而更有助于形成以消费引领生产的发展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着力构建一种能将合理消费风尚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社会动员机制,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任务,有利于从消费主体具体性和具象化的角度,在深入社会“细枝末节”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基础,极为必要、甚为必须。
第二,建立党的领导和公众参与的力量协调和整合机制。切实加强引导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行为联动机制。形成合理消费风尚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必须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同向发力,共同发力。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领导形成合理消费风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和坚强保证。党不仅要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而且还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其中民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是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主角,但民众由于受经济收入、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党的组织和动员,以引导其合理的消费价值取向和消费方式,从而提高其合理消费的组织化和自觉性,真正发挥党组织在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有效黏合剂作用,并实现合理消费风尚形成模式由“自上而下的单向动员和组织”到“官民交互影响”的转向。
第三,建立政府规制同个人自觉的合力增能机制。政府规制同个人自觉的有机统一,是合理消费风尚形成的内在要求。政府规制主要是强调政府的权威性和绝对性,如果没有政府规制,各种践踏生态底线的行为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必将严重影响合理消费风尚的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当然,制度一经制定,政府必须严格执行,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绝不姑息任何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否则,制度就失去了其严肃性和执行力。众所周知,仅靠政府规制也会窒息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政府控制与个人自觉相结合。个人自觉的合理消费取向需要教育引导,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尤其是借助诸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倡导合理消费宣传教育,使人们深入了解合理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人们进行合理消费的热情和自觉自愿行动,最后固化为全社会成员的一种消费风尚。这样,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由只关心自己的健康消费上升到关注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使大多数成员具备合理消费的思想和意识。
第四,建立法治保障与道德调节的功能互联机制。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其个人消费行为不仅具有私人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只有将法律治理与道德调节相结合,实现内在自省和外在约束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才能在全社会持久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在法律法规方面,要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是完善惩治浪费等不合理消费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坚决落实,为形成合理消费风尚营造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还须关注不合理消费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道德问题。目前奢侈、浪费与污染环境等不合理消费行为折射出的是环境道德的缺失。诚如郝立新教授所言:“破坏环境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是没有法律法规等外在的硬性约束,也不是人们不明白道理、不知道要求,而是没有将这些制度和要求由外在的知识和规范变为内在的修养和信念。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强道德教育比阐述道理、制定法律更重要,也更迫切。”*郝立新:《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16年5月3日。从政府主导、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等方面构建环境道德教育的组织架构,健全消费激励和惩戒机制,并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各项消费政策议题和人们的日常消费之中,才能促进社会自律和个体的自我道德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