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核”为伴的追梦人

2018-03-31王劲

上海工运 2018年7期
关键词:阻尼器核电厂核电

◎王劲

人物简介

李强涛,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程师。自2010年进入中广核以来,他始终扎根一线,从事核岛工艺系统设计与调试工作。从大亚湾核电站到防城港核电站,他参与了我国多个重大的核电站建设。在工作中,他勇于探索创新,编制了工作创新经验报告60余篇,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819万元。8年来,他兢兢业业,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等多项荣誉,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核电设计师的“匠心”追求。

苦干巧干成技术人才

2010年,立志投身我国核电事业的李强涛告别校园,进入了拥有深厚核电建设底蕴的中广核。和大多数刚走出校园的学子一样,学生到职场的身份转变少不了磨难的历练,不高的工资是他面对的第一道难题。他告诉笔者,在工作的头3年里,他一直拿的是公司最低档级“2000+”的工资。对于这一切,他毫无怨言,还主动要求加班。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挑工作量大、难度高的项目来完成。对此,李强涛看得很明白:对于初入职场的自己来说,学技术立身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唯有吃得苦中苦。”勤奋的李强涛除了吃苦好学之外,还特别善于总结分析问题,通过巧干来提高工作效率。对此,他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主动加班加点建立“施工图设计经验数据库”,并且与同事们共同分享经验。在宁德项目期间,他更是积极创新,将设计与调试有机结合,编制“标准化流程图”,大大提升了现场调试工作效率。

付出终有回报。通过苦干加巧干,李强涛在专业技术上进步迅速,连续3年绩效考核A。在入职第3年,他就连续2次获得破格提拔。

默默致力创新发明

李强涛说:“我国的核电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作为核电人,更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历,再加上前瞻性的目标,李强涛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发明工作。为了开发一套泵入口滤网运行监测保护装置,2012年,李强涛自学仪控、电气及设备专业知识,绘制设备电路控制图、装备逻辑控制图。随后,他带领团队加工制作,现场验证调试,累计加班300多小时。经过现场漫长的146小时奋战,33次的调试验证,最终实现了自动监测、自动启停泵。该装置也获得了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QC成果一等奖、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协会QC成果二等奖。

制定标准填补空白

液压阻尼器是核电厂中机械设备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然而,液压阻尼器失效或性能指标不过关,容易导致抗震减震能力下降及设备或管道受损,从而影响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2014年,李强涛牵头申报能源局标准研究项目《压水堆核电厂液压阻尼器布置选型、安装、调试及在役检查准则》,该标准课题于2017年9月结题,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认可,并被推荐申报能源行业核电标准《核电厂管道支承用液压阻尼器设置选型及安装验收技术条件》。这也填补了我国在这块领域的能源标准空白。

“脚踏实地,精益求精”,这是李强涛常挂在嘴边的词。如今已是“上海工匠”的他,仍然扎根在一线岗位,勤勤恳恳、孜孜以求,用自己的钻研和努力,描绘属于核电人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阻尼器核电厂核电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核电厂机械式阻尼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几种软钢阻尼器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连梁阻尼器的初步设计方法
核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