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路径研究
2018-03-31戴吴浩博
戴吴 浩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高校治安防范是社会治安防范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呈现出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方式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转为现代化的开放式管理等特点,这些特点在适应社会大规模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开放式的管理也使得广大高校师生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引发高校诸多的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当前由网络兴起的高校借贷、微信赌博等违法事例日趋增多即是明显的例子。因此,较之以往,信息时代下的高校治安形势复杂多变,对高校治安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网络不良信息对高校治安的危害,但是在运用信息化的理念和手段开展高校治安防范方面却做得不够。因此,本文以信息化为主线,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的理念和手段来完善高校的治安防范工作。
一、 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发展状态
在信息时代,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管理模式也由较为闭塞的环境变得开放包容,同时高校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下,教职工工作效率、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了教学质量和硬件设施。
(一)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7年,据教育部公布的正规大学名单,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共计2914所,在校学生人数达2893.9万人,①学信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EB/OL](2017-06-15).[2017-10-08].http://gaokao.chsi.com.cn/gkxx/zszcgd/dnzszc/201706/20170615/1611304456.html.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会对于人才类型、层次和规模的需求不断扩大。这是因为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促进推动下,学习知识储量增加,教学资源丰富和信息教学设施的完善,极大丰富了高校师生学习内容、方向和兴趣。自从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高校办学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高校教育规模也呈现出新的景象,在招生范围上不断扩大,高校教育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白纸黑字”式教育转变为先进的信息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态势中基本形成了信息化教育为主和传统教育为辅的高等教育模式。时下,中外合作办学、社会办学、公有民办等高等教育正紧跟信息时代潮流快速兴起。不仅如此,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还发展出了高等信息职业教育、信息科技高等教育、远程信息高等教育等多样化的形式和在层次上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多样化,同时在办学的规格类型的多元扩大上,如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迅速。②罗琴.高等教育质量观下的高校规模适度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在改革开放的发展环境中,全国高校把握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且呈现出相关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由此不难看出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正逐步扩大。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数量和在校人数不断增多,这也给高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二)高校的管理模式更加开放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及在校生数的不断增多,为了方便校内外更多的知识信息沟通和学术研究探讨,高校的管理方式逐渐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走向更为现代化的开放式管理。在信息时代,我国普通高校(除军事院校和警察院校)大多数采用开放式管理。首先,在高校的管理理念上,我国高校一贯秉承着“开放、自由、和谐”的理念,这就造成了高校开放性管理模式的特点,不论在课堂管理、寝室管理,还是对师生的具体管理上都体现了开放性。其次在高校的教学制度上,大多数高校是开放教学模式,一个大型的公共教室,年级、专业都不同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上课学习,这形成了一种典型的高校开放式教学类型。再次在时间管理上,普通高校师生多为自主性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在时间上约束学生,而在课堂时间安排上,表现的也是较为松散,不够集中。最后从高校空间互动来看,大多数高校需要通过更多的信息资源来沟通交流,以达到高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升,多数高校为了方便师生对外的交流,在校内外人员出入管理上较为宽松,师生同校外人员的沟通联系密切复杂。尽管在很多方面开放性管理模式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安全检查规范,这给高校的安全埋下隐患。
(三)网络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高校
近几十年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加快了信息化的发展。在此发展机遇中,我国高等院校也紧跟步伐,加快高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建设。高校信息化是指在高等院校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建设信息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交流,以完成高校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最近几年提出的“数字化校园”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应用建设,而高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师生的生活管理中去,在短短的几年内,所有高校都连接上互联网,然后通过互联网将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校中。首先是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多数高校设立了自己的校园官方网站,并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平台进行高校管理和为教职工提供服务;其次是教学与科研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进行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学生也可以快速通过网络引擎搜索来获取海量的数字资源,同时师生能够通过这项技术实现远程信息交流,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高校信息化体系已初具规模,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向方面也逐步增多。
然而,高校的网络信息普及在带来生活的快捷舒适以及工作学习上的效率提高之外,也带来了新的治安问题和治安隐患。不仅高校传统的治安问题借信息化持续存在,而且网络色情、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网络信息新问题又纷至沓来,这也成为了信息时代高校发展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时代的高校发展不能无目的,不考虑危害因素的发展,如果这种发展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能提高服务水平,必将最终阻碍高校健康、持续的发展。近些年来,高校正逐步对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干净绿色、灵动迅捷的信息环境为目标,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宗旨,以完善信息体系为发展方向,同时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更新升级信息技术,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问题,最终实现高校信息化稳定快速的发展建设。
二、网络信息引发的高校治安新问题
网络信息给高校治安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如网络所带来的网络诈骗、网络暴力、境外网络渗透等事件,严重影响到高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扰乱了高校正常的秩序和发展。
(一)敌对势力借网络信息对高校进行思想渗透
网络信息的发展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思想的相互影响,国内外的多重复杂信息的流动更加频繁,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的信息网络作为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敌对势力看中了高校这个平台,首先,高校的互联网是与外界对接的,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的高校中,敌对势力很容易就通过网络这一渠道传播“洗脑”思想。其次,在校教师是多数学生的知识权威,个别教师受到敌对势力的信息蛊惑,在教学平台上传播不良的言论信息。再次,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思维活跃,但是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思维理念和道德观念不稳定,一旦遇到QQ、微博、微信等各大平台中的激进言论和极端思想,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洗脑”。最后,大学生追求个性,心理素质往往较差,容易被渗透、利用。一旦高校少数大学生被网络政治谣言所迷惑,进而被境外敌对势力所渗透,就会被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所“俘虏”,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高校治安环境恶化,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二)针对高校师生的网络诈骗
现今高校几乎人人都有网络通讯工具,每天都会收到许多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如果对于一些不良的网络诈骗信息不进行筛选清除,很容易受到诈骗,自身的财产与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害。在高校,由于学生的防范意识较弱,信息评判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骗子的蛊惑,就如去年震惊全国的“徐玉玉事件”,此类案件就是由于学生信息判别能力缺失而导致的。据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警方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9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8万余名,而高校诈骗案件就占了其中的很大部分。①中国新闻网:社会新闻[EB/OL].(2017-08-12)[2017-10-08].http://www.chinanews.com/sh/2017/08-12/8303337.shtml.网络诈骗所造成的“后遗症”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会给受害者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使其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给高校治安埋下安全隐患。
(三)针对在校生的恶性网贷
近几年来,网络借贷公司几近疯狂地在高校内生长,影响高校治安秩序的事情也愈发增多。例如之前所发生的,大学生“欠债百万跳楼”和“裸条借贷”等恶性事件。当下,高校网络借贷更多的是社会网络借贷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借贷现象。由于在校大学生思想单纯,心理素质较差,加上自身的风险评判能力和经济意识不强,往往会成为高校内不良网贷的受害人。首先,恶性网贷往往利用大学生的经济意识薄弱,恶性诱导大学生进行借贷;其次,高校网贷平台对注册用户的审核十分松弛,只需要简易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等相关注册信息,根本不会考虑注册用户的实际经济偿还能力;再次,高校恶性网贷会以“当日借款,当日放贷”等诱人广告,来吸引高校学生,看似相当简易的借款程序,实质则是陷入其恶性贷款的陷阱。鉴于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加上自身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薄弱,一旦掉入恶性网贷的陷阱,往往不能妥善处理,甚至造成后续不可挽回的严重结果。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恶性网贷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从治安防范的角度来讲,公安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恶性网贷的危害,大力打击此类恶意借贷,并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引导。
(四)高校中的网络“黄、赌、毒”
当今的互联网环境,鱼龙混杂,喧嚣动荡,其中既有文雅高深的“绿色”资料,也有庸俗低下的“灰色”资料,更甚有充满暴力、色情的“黄色”资料。据2016年网络诈骗白皮书统计,互联网环境中网络赌博行为占25%;网络淫秽色情占28%;网络木马病毒占5%;其他网络诈骗、仿冒侵权、反动言论等占42%。②CSDN:2016网络诈骗白皮书[EB/OL].(2017-02-14)[2017-10-09].http://www.csdn.net/article/a/2017-02-14/15843727.一旦这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充斥高校,必将给高校的治安和教学生活秩序带来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网络所附加的赌博、色情、木马病毒类案件猛然增加。网络“黄赌毒”弥漫在高校的网络环境中,加上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传输速度快、使用便捷和难以监管的特点,这也使得高校成为诸多不法分子传播木马病毒、淫秽色情和实施赌博的重要平台。同时,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防范工作措施不落实。有的学校“三防”基建薄弱,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大学生自身控制力弱、抵抗力弱,致使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沦为网络色情、赌博的“俘虏”。
此外,高校的规模扩大和开放式的管理,也造成高校内传统治安问题的增加,例如偷盗、打架斗殴等问题。加上高校周边环境复杂多样,治安形势仍很严峻,高校安全面临的各类风险隐患仍然突出。由此可见,高校的治安防范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信息时代下高校传统治安防范的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中,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高校治安防范则更是不能离开信息,信息化给高校师生带来众多的便捷,却容易忽略信息化对高校治安防范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切实把握高校治安问题的动向,努力扎实推进高校治安防范的信息化建设,加强高校信息化的推广,完善高校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高校网络信息监管,才能为广大师生营造出和谐良好的高校治安环境。
(一) 部分高校领导缺乏治安防范信息化意识
在我国高校的治安防范中,传统的治安防范模式理念已经固化,部分高校领导仍然停留在传统治安防范思维理念上,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高校治安防范的重要意义。信息化治安防范建设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也就是部分领导的不重视和少数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疏忽。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体制主要是由领导部门和基层安全保卫部门组成的,从一方面来看这种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地布置工作;而另一方面,却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领导往往只能布置安防任务而不能及时得到基层保卫部门的治安问题反馈信息。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忽视信息化对高校传统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刻理解信息化的对高校治安防范的意义,从而导致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治安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
(二) 高校师生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还不强
虽然当前高校信息化普及率较高,但高校缺乏针对性的治安防范信息化知识教育,造成高校的广大师生没有全面认识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对高校治安的影响,在教学教育环境中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知识教育往往限于课堂宣讲和安防手册,缺乏通过信息化设备开展的普及教育,无法进行及时的针对当前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至于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再加之许多教职工缺乏对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认知,因此造成了在高校环境内难以形成新的防范思想。此外,高校教育设施的信息化建设迟缓,广大师生缺乏一条高效便捷的信息路径,加上学生自身思想体系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不能较好地抵挡外来腐朽思想的入侵和不良信息文化的渗透。
(三) 传统治安防范模式缺少信息化防范
高校传统治安防范大多数是通过物防来预防高校治安问题的。在传统的安防模式中缺乏信息化保障,一直以来仅做到了传统治安防范问题的治理,而在信息化方面的工作较为欠缺。同时,多数高校内治安防范思想与理念较落后,相关治安防范信息化措施和手段更为滞后,难以形成协同合作、有效领导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形态。由于历史传统和理念认识上的欠缺,一些高校保卫组织的人员老龄化严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其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都难以满足高校安全保卫防范的需要。此外,许多高校安全防范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的信息技防建设滞后,在时间地点上达不到时间和空间的二维一体结合防范,仍然只能依靠现有的装备采取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高校内发生的治安问题。如今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高科技工具实施高新技术作案,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高校治安保卫模式,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置高校内的治安问题,从而错失解决治安问题的最佳时机。
(四)治安防范信息化技术有待提高
网络是技术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在技术层面上加以突破,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危害。在当前高校中,网络信息建设普及各高校,高校各类信息平台的建设也较为多元化,如一卡通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和高校内部文件管理系统都实现了信息收集和管理。违法犯罪分子也正是看中了高校人口信息多这一特点,经常利用高科技手段攻破高校网络的防火墙,获取大量的师生个人隐私信息,然后又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如此,由于高校开放管理的模式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外人流量也随之增多,来来往往的人流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管控,一些不法分子混入高校时有发生。
(五)高校信息安全防范不足
高校网络建设没有足够地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在高校的网络信息建设中,网络安全信息系统仍停留在之前的基础防范模式,安全系数普遍不高,信息安全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各类高校信息很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入侵并泄露。此外,网络信息的流动也没有实现严密监管,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能够随时进入高校互联网中。再加上高校网络安全建设较为迟缓,难以防范最新出现的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一旦遭到攻击,往往致使大面积校园网络瘫痪,使得高校信息设备防范失灵。在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发展中,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虽说较为普及广泛,但在网络安全防范上仍然是采取传统防范模式。如果没有研发出更为严密的安防体系,若稍有疏忽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四、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出现很多新型的治安问题,如果不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清理和监管,势必会对高校的治安和高校安全稳定带来影响。高校的治安防范系统的信息化能够切实维护高校的治安秩序,故而构建高校治安防范的信息化体系、探索出高校治安防范的信息化实现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高校管理者治安防范的信息化意识
积极推进传统治安防范模式的信息化,高校管理者就要深刻意识到治安防范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了解高校传统治安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弊端并部署整改计划。同时,要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协作,从高校管理者到基层保卫组织,应自上而下地明确职责,保证效率,实现快捷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从而形成一个有效、权责统一、信息通畅的管理体制。此外,高校管理者要积极会同相关负责部门建立经常性的督导检查机制,加大高校安全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治安隐患做到及时整改和解决。总之,要以新思想、新理念努力加快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安全防范保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提高高校师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防范意识
首先,高校应深刻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对于高校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自身过硬的政治素养,自觉抵抗不良网络信息的渗透,这亦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信仰的关键所在。其次,高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应聘请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对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指导等工作,使广大师生认清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切实提高高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免受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再次,要深入贯彻信息化理念,以信息化理念引导高校信息化治安防范建设。
(三)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监管
高校领导机构应当首先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校园网络监管力度,制定并落实校园网络规范,同时选派高素质技术人员加快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做好监控。然后选派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筛选网络信息,做好“清洁环卫”的工作。对于一些难以监管的网络信息,要严格进行人工过滤、筛选和监控,不断提高高校的网络监管技术和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此外,要提高高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开展高校治安防范信息文化建设,从而有效推动高校治安防范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高校治安防范中的信息化建设
要革新传统治安防范模式,实施新型信息防范手段。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换代保卫工作人员的电子通讯器材,并完善高校电子监控视频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处理高校安全的各类问题。同时保卫人员要做好信息反馈,及时将校园治安问题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做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结合。高校要不断改革与优化保卫组织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增加监控巡逻点,做到覆盖整个校园,实现快速、精准、及时、有效的防范。
(五)加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防范要以防范、清理网络不良信息为前提,以布控、监管、处理周边治安隐患为目标。高校网络应大力加强防火墙的安全技术研究,借鉴公安机关的相关经验,严密监控外来恶性信息对高校校园网的入侵,加强对广大师生私密信息的保管,严防泄露。一经发现遭受“不速之客”的入侵或者信息的泄漏,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拦截,及时处理网络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态扩大化。此外,要加强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会同公安部门积极对高校周边的出租房屋、旅店、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以及网吧、游戏厅、歌舞娱乐厅等重点场所行业进行安全检查。要加强对高校周边流动人口,与高校发生矛盾纠纷人员、曾涉校违法犯罪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管控,并逐一将其纳入到高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管控视线,及时发现并清除影响高校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六) 建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联动平台
高校治安防范可在信息、资源和经验上与公安机关共享,进行共同防范与治理,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范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联动平台,健全与完善高校警务室与基层公安机关的网络信息通报、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涉校安全情况的信息研判,一旦发现违法犯罪的苗头,要做到快速反应、提前预防、提前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