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移就业凝聚脱贫内生动力

2018-03-31余正军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2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余正军

如何扩大就业,特别是夯实贫困人口的转移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分类分批做好减贫脱贫工作

贫困人口大多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和视野。这既是致贫原因,又是就业“短板”。以转移就业的方式,分类分批做好减贫脱贫工作,就是要在“转”上做文章,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找到就业门路。依托建档立卡台账,拓宽就业渠道,主动、积极、精准地“一对一”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向用工企业输出,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

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吸纳一批,通过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园区发展壮大企业,增强就业容纳能力,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居家灵活就业一批,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使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

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一批,发挥市场职业中介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信息员的作用,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其实现转移就业。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符合岗位要求、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二、增进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脱贫攻坚必须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和能力不足这两方面问题,使脱贫具有可持续性。

扶贫贵在扶志。重视贫困群众精神“补钙”,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人穷志不可穷,实现彻底脱贫关键还得靠贫困户自己。在扶贫工作中,除了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还要善于教育引导贫困户,切实增强其脱贫欲望,激发其脱贫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

扶贫重在扶智。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深入实施培训脱贫计划,有效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助力脱贫增收。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整合多个部门的培训项目,坚持按需培训、精准实施、实用有效的原则,针对贫困劳动力技能需求和培训愿望,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菜单式培训、一对一培训、定岗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乡镇、村社,开设就业扶贫培训专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性培训。三是增强培训实效。结合生态产业、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增加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实效。

三、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抓好政策扶持是关键。深度贫困地区可通过为劳务输出人员代缴社会保险,为贫困人口解决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建立起稳定的劳务输出队伍。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各类用工单位积极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

基础设施建设是突破。既要采取精准到户的扶贫措施,也要继续采取区域性的扶贫措施,持续加强深度贫困地区路、电、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贫困户长效脱贫的客观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改善深度贫困地区最基本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能力。

落实政府“兜底”是保障。兜底要兜住两头,在转移就业人员的户籍所在地和就业地都要有服务组织。在贫困人口户籍所在地,转移就业要有组织保障和服务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好转移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并主动与就业地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法律援助机构等对接,跟踪搞好服务,切实维护转移就业人员在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