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文化滥觞
2018-03-31苏祖荣
文/苏祖荣
花,容貌姣好,姿色动人,是最早进入人类视野的审美对象,一份自然赠送人类的不薄礼物。在人类与花卉相近相亲的过程中,花渐次走进人类生活圈。今天,一个“花”字,涵盖社会生活的枝梢末节,点点滴滴。花被人类悄悄涂上文化印痕。
放眼自然,花树花枝,花田花甸,花谷花山;纵观社会,花坛花园,花街花巷,花衣花裙,花花绿绿。女性名字与花沾边,春兰、秋菊、红梅、雪莲、玉桂、迎春。商品品牌有牡丹牌、海棠牌、山花牌。文艺奖项有百花奖(电影)、梅花奖(戏曲)、荷花奖(舞蹈)。国有国花,市有市花,月季北京市花,玉兰上海市花,洋紫荆香港区花……小小一种花,竟能给诺大城市增色添彩。
花能带来喜庆,故节日需花参与。国家重要节日,设置花坛,凸现时代主题。传统春节水仙福桔出彩,端午丁香木香现身,中秋桂花飘香,重阳茱萸登场。母亲节献香石竹,情人节送玫瑰、月季花。春日郊游赏花称“踏青”,彩纸粘在花枝上叫“赏红”,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江浙一带有花朝节,男女信众,涌向花神庙,祭拜花神,祈求平安。南方花市,热闹异常,尤以广州花市为最,花市期间,花山花海,人山人海。各地以花为名,举办花会花展,洛阳牡丹花会,福州菊花会,扬州万花会,各具特色,万紫千红,异彩纷呈。
国人的人文情怀,从未把花作为外来物,而视为有生命的生灵。不但有花妖花精、花仙花神,花名也拟人化,烟火味十足:君子兰、含羞草、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尊花为友、为师、为君子。在花的世界,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十二花师,十二花友,十二花婢,花王花相,俨然一个花的国度。
种花养花,于是有花工花匠花奴;赏花玩花,于是有花迷花痴花癫。屈原佩兰示节,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林逋梅妻鹤子,林语堂花乡情深。张大千自喻梅痴,爱梅成癖。梅兰芳钟情牵牛花,亲力亲为。朱德一生爱兰养兰,直至终老。西花厅的海棠,叙述周总理的不离不弃。李商隐《花下醉》诗:“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无独有偶,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白日看不够,深夜秉烛赏红,对花的迷恋,已经到痴。
花是美好寓意,美的化身。花是女性,花容月貌,如花照水。花是儿童,朵朵鲜花,向阳花开。花是祖国,山花烂漫,前程似锦。花是一切,杜鹃思乡,萱草忘忧,红豆相思,水仙纯洁,玫瑰爱情,牡丹富贵,菊花高风亮节,百合表示夫妻和合,石榴象征各民族团结一心。古时考试及第,蟾宫折挂,帽插宫花,走马看花(游街)。而新婚燕尔,洞房花烛,花镜梳妆,梨花带雨。一束鲜花,一圈花环,一个花篮,看似平常,可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慰问病榻前的亲人好友,表示对先烈的深深缅怀和敬意。花以无言,胜过万语千言。
花香四溢,不同气味花香,或浓或淡,幽香绵长,行气解郁,医疾疗病。花亦能食用,秀色可餐。福州茉莉花茶、苏州桂花糕、牡丹花酒、玫瑰冷饮,很受欢迎。广州莲花肉、济南桂花丸子、北京芙蓉鸡片、上海荷花栗子,菜品味、色俱佳,令食客饱腹又悦目赏心。
诗人词人,妙笔生花,花诗花词,车载斗量。李白《孤兰》、沈约《咏芙蓉》、庾信《信花》、林逋《山园小梅》、苏轼《红梅》、文征明《玉兰》,无愧为咏花名篇。花卉画有马远《梅竹山雉》、无名氏《茶花蝴蝶图》、郑板桥《兰竹园》名画传世。现代歌曲《茉莉花》《芦花吟》《梨花颂》《红豆曲》《红梅赞》《映山红》《八月桂花香》《铿锵玫瑰》《牡丹歌》《冰山上的雪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分流行。红梅赞重塑江姐高尚品格,牡丹之歌给人间带来美丽,一曲桃花,曾勾起多少人乡愁,心心念念不己。
一路樱花,百里杜鹃,油菜花田,桃源桃花,淞江雾挂,西溪残荷,以花为平台,构成森林生态旅游新鲜元素和不错景点。当下,森林城市热烙,但还不够,要绿上添花,向花园城市推进,使人们生活在花团锦族和花香鸟语中,时时可赏花景,可闻花香,可品花美,可感花乐,让花这一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永驻人间,共享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