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灰色群体”的家庭及社会引导策略浅探
2018-03-31刘小玲
刘小玲
目前社会上对“灰色群体”的划分标准大多基于学习,因此引导研究也倾向于成绩的提升和日常的管理,对于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具备的政治素质方面较少,而引导策略大多从学校教育入手,未能从习惯养成、家庭启蒙角度进行研究。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小学开始,老师一直强调的是不能“5+2=0”,包括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开设,目的是为了能够家校联合,培养优质人才。步入大学之后,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因此关注社会环境,积极引导高校学子性格开朗、三观正确、态度积极,为国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家庭教育的引导
家庭教育要从儿童开始。灰色群体中部分学生受家庭影响很大,从根源抓起,就要做好家庭中的教育和引导。笔者曾经做过调查,高中阶段在家还挨打的学生不在少数,初中更多,小学阶段的最多。那些在初中甚至高三还遭受来自家长暴力的孩子,在班里的表现大多不积极、不自信、漠然,而关心更多的是能否获得即时的利益,因此家庭启蒙对孩子以后性格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从源头开始,中国家庭教育需要反思的更多。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背后,必然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因此,应该从最小的细胞开始,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一)儿童话语权回归
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彰显个人主体价值,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儿童的话语权也该拿出来被正视了。家庭中是否关注孩子的话语权,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及以后的行为习惯、情感理念也具有无法忽视的影响。积极和谐的家庭会培养出积极阳光的孩子,反之,专制粗暴的家长有可能培养出情感冷漠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激发他们的主人公意识,他们才可以获取自信。
(二)去除标签化评价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人奉行的教育信条。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给孩子灌输这种“听话”思想。所谓听话,就是要顺着成人的意愿来说话行事。然而,儿童是一个各方面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由于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向成人询问、讨教,话语成为儿童发展的一种方式;儿童有强烈的表达欲,话语是一种合适的表达手段,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倾诉他们的情感。把孩子完全定义为无行为能力的人,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应该去除那些标签,给孩子成长空间,让其从小树立自我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三)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儿童被圈养在家中,天性被束缚,创造力被扼杀。卢梭关于儿童和儿童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现在还无法超越的丰碑,他对西方儿童观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崇尚童年,肯定儿童的价值,提倡教育要顺应儿童天性。儿童是在不断犯错误,然后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如果我们把孩子归入什么也不懂的行列,就是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儿童世界是充满创造力的世界,应该给孩子自由空间,给予他们创新的空间。
(四)“赏识”教育
面对孩子强大的“创造力”,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审美逐渐缺失了。想象一下,当你辛苦一天下班回家,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凌乱的客厅,满地的脚印,你心爱的口红身首异处,刚保养过的沙发上涂满可以媲美抽象画的线条,甚至你下狠心买来的包包上还有牙膏……而孩子充满成就感,兴致勃勃领着你去参观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时,我们的反应通常是什么?抓狂?大怒?还是拉过孩子痛打一顿?如果你能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想给你的包包抹点油(孩子曾经见你在商店保养过,用的是白色的油),这样你背出去就更好看了;我想在沙发上画一张红色的画,这样沙发就更漂亮了;我想造一座房子,看看能不能住进去……孩子用稚嫩的思想去美化眼中的世界,用纯真的思想去爱自己的妈妈,有错吗?努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吧,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以上四点,都能让孩子获得自信与主体意识。每一个孩子都将成长为青年,积极的、正向的引导要从儿童抓起,担任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二、家长学校的作用
要做好家庭教育,必须先做好对家长的教育,这就需要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实践。家校联合,可以使对孩子的全面培育形成系统的链条,而不是“5+2=0”的结果。
家长学校是对中小学学生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以全体家庭成员为教育对象,以服务于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
(一)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各个中小学应该将家长学校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定期进行家长学校活动,统筹活动时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长学校的活动安排合理,可以减少家长对学校活动的抵触心理,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家校联合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中。
(二)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家长学校不是召开家长会,公布学生成绩,对成绩好的加以表扬,对成绩差的进行批评。每次召集家长开会,从学生到家长都很忐忑,很多家长把家长会理解成问题发布会和批判会。家长学校应该通过讲座、读书会等形式,向参会的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培养家长的亲子沟通能力,针对不同阶段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改变家长“孩子上学了,学校要全权负责”的思想,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成立家委会,采用民主集中制,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打造沟通无限的家校联合教育。
三、网络的积极引导
(一)网络中的意识形态
“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作家莫言将网络文学的无序和低俗状态比做“乱写大字报”,作者畅所欲言,风格内容上肆无忌惮,毁掉读者胃口。然而,同为作家的张抗抗在担任“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评委后追问道:“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从文学角度出发,网络文学可能遭受到质量的质疑,但保留了不变的文学本质;从意识形态出发,网络环境还需净化。
(二)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网络监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网络到底有多深,不是普通人认为的那样的,它犹如冰山,显露于水面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冉莹颖事件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网络,充斥着负能量的网站以各种形式存在,对于理性尚不完善的学生来讲,充满了诱惑力。民族预科生中就出现过学生利用民族语言与国外某些国家语言可以交流的特点,登录境外网站,传播暴恐视频,参加违法宗教活动,受到极端主义挑唆和蛊惑后偷渡、闯关。网络领域内的意识形态必须坚定正确的方向,网民日趋低龄化,更是敲响了警钟。
(三)提高网络编辑的意识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中认为,网络文学的文化底色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是削平深度模式,消退历史意识,主体性与个人风格的丧失,距离感消失等。评论家陈定家也认为:“网络文学所体现出来的丧失主体、削平深度、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特点,完全可以说是后现代文学在网上的‘升级版本’。”
网站生存需要点击量,但不能为了博取点击量而发布出位言论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上的一些所谓专家、学者,为了求奇出新,获取关注度,利用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对一些怪论奇谈进行传播,或者肆无忌惮地歪曲传统文化,或者以讹传讹,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由于新媒体迅猛发展,一些没有甄别能力的人群就很容易被迷惑,进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比如有人论断自行车比汽车更容易造成污染;比如有人公然批判《弟子规》等充满封建糟粕,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发展,遏制了儿童的创新意识,却忘记了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则的自由才是绝对的自由。“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美国人不战而胜的时候。”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中的这句话,触目惊心。如果我们再不警醒,这个时间真的不远了。因此,网络编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发布内容的审核和监管,体现出网络文学的人文精神价值。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树立正确的三观,利用网络共建主流文化。
四、文化自信的树立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格和魅力,既有坚韧隐忍的持守,又有遇挫不馁的坚持与旷达,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与自觉维护规则的理性,这是中华民族人格自信的源泉。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推动文化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能促使人形成完善的人格。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期是文人自觉的开始,他们的视野逐渐从“天”转向了“人”,他们发现了人的主体价值,他们开始了文化自觉并具有了充分的文化自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迅猛,“越名教而任自然”,玄学、佛教的兴起,佛经的翻译与传播,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个体或任诞放旷,或活在自由的心灵深处,或发现自我后产生主体意识进而自信选择“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这样不为外在评价所困扰的自信。文化自信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解灰色群体的消极心理。
社会上不乏一些具有较大迷惑性的言论,西方国家对强大的中国的防备心理逐渐加剧,因此文化层面的拉锯在青年人中一直在进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强主流文化宣传,另一方面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树立家国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和传播,建立应有的文化自信。
①陈晓阳 刘月晨:《关于大学中间层学生的思想教育》[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②乔杉:《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③贾小佳:《高校中间学生管理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④陆志华 徐建洪:《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边缘化”倾向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