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遗保护传承“县域样本”的调查研究
——以山东青州非遗保护为例
2018-03-31马爱娟赵琳
马爱娟 赵琳
青州,古九州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青州市在县域非遗文化产业的探索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工作模式,注重人才培养,扩大宣传推广,在县域文化建设中精准发力,在各个层面和领域深度创新,非遗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县域非遗保护生机勃发。
一、创新工作模式,构建全方位非遗保护格局
青州市创新非遗传承保护模式,进一步完善传承保护机制和路径,通过党建与非遗融合模式、“一三五”模式、“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
(一)创建“党建引领、文化惠民”非遗与党建融合新模式
青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惠民”的原则,将非遗传承和保护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运用党建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支撑,把党建工作融入“非遗”传承保护中,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非遗党建服务网络。创设“红色流动大课堂”展示展演;抓好非遗与党建融合教育培训;搭建非遗与党建融合的群众服务平台。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殷切嘱托和冀望。非遗与党建融合,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养,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展示展演的非遗项目处处渗透着党性教育,每一个传承人都成为一处流动的党建服务点,无数个流动的党建服务点构成多条非遗党建服务线,进而构成一张非遗党建服务网。
(二)创建县域非遗保护“一三五”模式
“一三五”模式,即成立一个中心、组建三支队伍、搭建五个平台。该模式入选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建立专门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青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健全专家队伍、调研员队伍、志愿者队伍三支队伍;搭建非遗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村——井塘古村、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遗博览园、非遗艺术团五大平台。
青州非遗保护“一三五”模式,更准确地执行了上级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精神,丰富了传承路径,提升了传承人的幸福指数,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和示范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青州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
青州市坚持非遗传承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围绕“一村、两园、三城、四街”打造文旅结合十大平台,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成为青州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亮点。
“一村”即非遗生态村——井塘古村,“两园”即东夷文化标志园和范公亭公园,“三城”即宋城、大明衡王城和泰丰书画古玩城,“四街”即昭德古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门大街。非遗与旅游相互结合、共赢发展,对于增强非遗活力、打造青州文化旅游新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姻非遗元素,能够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打响非遗品牌,能够延伸旅游产业链。如隆盛糕点、花毽、云门陈酿等项目,经过产业化设计和包装,开发成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市场,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延展,由此衍生出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该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惠民工程相结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丰富了传承路径,增强了非遗活力和知名度,借助旅游这个窗口,传播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风土人情、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促进了本区域文化的丰富完善,发扬光大。文旅结合,魂体相依,既丰富了旅游内涵,又促进了非遗传承的活力。
二、注重人才培养,构建系统性人才生态链
青州立足本地非遗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精耕细作,形成“发掘-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
(一)大力发掘人才
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库和非遗人才数据库,形成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至2017年底,青州市共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326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名、青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2名。成立15支普查工作分队,开展拉网式普查,做到“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组建专家组、调研员、志愿者三支人才队伍。从各大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聘请20多名相关专家,帮助解决非遗工作中的专业性、技术性难题。公开招聘30多名退休人员和文化研究者,担任非遗调研员,帮助收集、普查、整理资料。组建一支上百人的志愿者队伍,参加社会宣传、项目调查、资料收集、抢救保护等工作,形成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全面保护人才
青州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130万元作为非物质文化艺术团展示展演及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为参加传承展示展演的非遗志愿者每人每月发放1500元生活补助,提高传承人的幸福指数,扩大传承人的传承路径,提升他们的传承热情。打造集展示、交流、互动于一体的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大型非遗文化聚集区,构建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传承、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交流平台,将众多非遗项目及上百位非遗人才融合至非遗聚集区内,形成非遗人才的大型聚集区。
(三)深化人才传承
鼓励所有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收徒传艺。成立青州花毽综合传习中心、传统音乐综合传习中心、红丝砚制作技艺综合传习中心等40个非遗传习所,不定期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激励非遗传承人多多收徒传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创造性地进行非遗教育教学,形成了“五步三段”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教学新模式。成立非遗名师工作室,承担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学校的传承任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与任课教师结对子,形成“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构建“行动引领+传承人授课+校本教材”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山东省教科院确定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作家、艺术家冯骥才曾说: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传统文化的传递者,在传承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掘-保护-传承”的非遗人才生态链,能让非遗传承人真正将民族文化精髓进行传承与发扬,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坚持宣传推广,提升县域非遗品牌影响力
(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增强非遗保护“造血”功能
坚持政府主导、大众参与,将优秀非遗“请进来”,邀请外地项目来青展示展演,建设青州非遗传习坊九州非遗临展厅,打造异域展示交流平台。组织协调42个国家300多名世界摄影家聚焦青州非遗进行拍摄,加强了非遗宣传和异域交流。《世界摄影大会聚焦青州非遗》在人民网、文化山东等各大网站和各级报刊刊发。鼓励本地非遗“走出去”,多次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级非遗展会和大型展示展演活动。青州非遗项目亮相央视社区春晚,快板《青州古城社区美》、青州挫琴参与互动表演的节目《神奇的乐器》荣获2018“我最喜爱的央视全国社区春晚”十大最具人气节目。
(二)整体打包非遗项目,亮相各级媒体平台
中央各大媒体多次聚焦青州非遗,对青州非遗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报道和宣传,地方各级电视台、报纸也对青州市非遗保护传承进行了宣传介绍,提高了青州非遗知名度,青州非遗常态化展演和传承保护引发全民关注。
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青州非遗项目表演的报道;《环球时报》刊发《地方政府利用旅游业保存文化》,《中国日报》英文版刊发《山东青州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结合开创非遗保护新模式》,《中国旅游报》刊发《来青州古城,体验“穿越时空”》。青州非遗形成的总结报道性文章《文旅结合,传保并重——青州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和《青州非遗联姻古城游 传统文化彰显精气神》在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文化报》等网络媒体和报刊发表,引起较大反响。中国新闻网发表《青州古城活态“非遗”:勾起关于手艺人遥远记忆》和《游走青州古城 感受“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篇文章,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等相继转发;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正月初九首播、正月初十两次重播以非遗文化为线索的《青州古城寻古韵》,在近一个小时的专题报道中,青州花毽、挫琴等近30个非遗项目及50多名非遗传承人整体亮相央视大平台。
非遗的保护和宣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带动经济、文化多方位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就是要有群众基础,要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否则束之高阁、无人知晓,当然会导致后继无人的境况。非遗宣传展示的活动越多、越贴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扎根于群众,才能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保护传承“县域样本”,挖掘县域地区的非遗文化元素,推动县域文化繁荣,激活当地发展活力,提升了县域非遗的品牌影响力,坚定了非遗传承保护的文化自信,为助力县域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基层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