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计心理学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2018-03-31王皓宇

山东国资 2018年2期
关键词:客体心理学审计工作

王皓宇

一、引言

审计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当代心理学为基础对审计对象展开研究。它是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得不重视的新科学。审计心理学是集行为科学、审计理念与心理学于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心理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物视角,让我们以全新的方法处理现代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审计主客体的经济行为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对审计当事人的活动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心理学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一)审计心理学的内涵

人是具有主观性的,即有一定的心理活动。主观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自我性质,集合了人身上所有的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个性。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主观性的研究上。审计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以审计为核心,以揭示审计工作中的审计主、客体行为的心理活动为目标,以推动审计工作的完成为最终目的。在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结合中,审计心理学针对审计群体与个体所表现出的共性与个性的审计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全面普遍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学的发展向来不是人的主观性可以左右的,实践是理论的支撑,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社会实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无论是科技创新、生产革新,还是科学性的管理方式的出现等一系列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这一因素,它们都印证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强大的因素。在审计心理学中,审计人员是审计的主体,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审计工作来说意义非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审计心理学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中。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审计的责任主体包括在职的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经营承包人员,其目的是对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予以明晰的界限,权责分明。经济责任审计在厘清经济主体任职期间在所在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经济工作中应当担负的使命的同时,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

审计有其产生的主客观条件,其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客观条件是产权分离——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独立,这种客观性表现出来的独立与分离致力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审计资料的完整真实可靠性也因此得到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权利,分工明确。本质上来讲,任何一种审计都可以归为经济责任的审计这一大类,也就是说,经济责任的审计可以定义为整个的审计活动。当然,经济责任审计如果向下细分的话,包括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两大类。

三、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心理学分析

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是审计心理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审计心理学的两大研究对象。审计心理学,以审计学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主客体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展开深层次的剖析。

(一)审计主体心理

审计主体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我们谈到的审计主体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所谓的审计主体心理研究也就是针对审计人员展开的一系列心理研究。不得不承认,个体是各具特色的,因为个体个性的差异,审计主体的审计心理也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不同个体的不同审计心理。业界专家在运用大量数据对审计主体的心理做了充分研究后,将其心理活动行为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审计人员的动机、对待审计的态度、审计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觉和个性。

审计人员的动机是对审计人员需求的反映,审计人员将自己的审计目标与自身需求建立联系构成其审计动机。审计动机虽不相同,却是推动审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因素。因此,审计人员要客观理智地对待审计业务,保持自身的公正性,处理好自身需求与审计目标间的关系,使得审计动机这一心理因素能够最好地发挥作用。

审计人员对待审计的态度是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是审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它主要影响着审计人员的行为方法,与审计的效率挂钩。审计主体对其所审计的对象做出反应的强烈程度即审计人员在经济审计活动中表现出的知觉,会对最终审计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必须引起绝对重视。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影响,审计人员的个性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就是一系列边缘化倾向心理的出现,心理的迥异反映的是审计人员的意志以及对审计活动的态度,同样会对审计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二)审计客体心理

审计心理学的客体心理是相对于主体心理而言的。审计心理学专家对审计客体心理进行了细密的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积极心理、侥幸心理、应付心理、畏惧心理、防范心理、厌烦心理。审计客体受其心理状态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

积极心理呈现出的是一种乐观自信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很高的配合度和热情。积极审计心理者乐意去做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审计人员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侥幸心理者表现出“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认为只要自己那部分被审计的工作没有什么大问题就算配合了审计工作的完成,对审计的其他事项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对审计工作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们将自己置身事外,对自己所处职位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始终无法站在主人翁的角度去对待经济审计工作。

应付心理是审计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活动,应付心理者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往往草草了事,表面上做出一副配合安排的样子,私下里只想应付完成。

畏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对审计单位高层领导的忌惮与害怕,在审计过程中不敢如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发言过程中有所保留,不愿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全部分享,也不愿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

防范心理者对他人有着主观上的敌意,他们往往会以恶意去揣度对方的行为,认为每个人都是非善意的。他们对自己的审计工作尤其忧心,总是害怕被抓住“小辫子”。

厌烦心理在审计工作中表现为不耐烦,这种现象在日常审计工作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对审计工作缺乏必要的耐心,一再简化审计程序,能省则省。

四、基于审计心理学的经济责任审计建议

(一)对审计人员进行管理

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是保证审计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

首先,审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解决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另外,审计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贪污受贿,不循私枉法。

除了对审计人员自身的要求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第一,必须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耐心,做事不能马虎大意,要尽最大能力把可能出现的错误率降到最低。第二,对审计资料的判断要准确,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如实反映,要找到针对性对策,合理解决问题。第三,要实事求是,不受他人胁迫,敢说真话,不弄虚作假,做到诚实公正可靠,牢记审计人员职责。

(二)根据审计客体心理进行区别管理

要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针对六类审计客体心理进行区别管理。

1.审计积极心理的管理

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被审计者拥有积极的心理,能够默契地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从而为经济责任的审计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左右着审计人员的心理选择,若环境氛围营造得不够成功,就会使审计人员陷入心理误区,麻痹大意。所以说,环境氛围的好坏直接左右着审计的最终结果,要时刻关注并尽力控制好环境这一因素。作为审计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以专业审慎的态度对待审计工作,万万不能掉以轻心。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相对,在注重培养被审计人员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要防范其消极心理,鼓励引导积极心理的发展,防止被审计人员消极懈怠心理的产生,将审计消极心理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2.审计侥幸心理的管理

对侥幸心理持有者要进行职业责任教育,强化其责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促使其彻底抛弃得过且过的心理,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3.审计应付心理的管理

思想道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审计应付心理的持有者,是审计工作顺利展开的必要保证。在日常的审计过程中,面对持应付心理的被审计者,审计人员需要予以充分的思想教育,包括专业知识的普及和相关思想理论的教育。这些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让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有一个大体的系统性的认识,在认识了解审计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审计工作,最终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4.审计畏惧心理的管理

在审计过程中,如果被审计者出现畏惧心理,审计人员要格外谨慎,学会察言观色,根据被审计人员的外部行为特征推测其心理活动,切莫给被审计人员太大的压力,否则只会加大审计的难度,更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必要时审计人员应当给被审计人员以鼓励,消除被审计者的害怕心理。

5.审计防范心理的管理

防范心理是审计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是被审计者因自我防范意识过强和自我保护过度而表现出来的对审计人员的防范。防范心理过于强盛,会严重阻碍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人员的防范心理进行逐步突破。要努力找到一个突破口,打破被审计者心理防范的围墙,将正确的思想理念灌输给被审计者,让其认识到审计工作的责任承担者不是一个人,也不针对某个人,端正被审计者的思想,让其明白审计的真正意义所在并进而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6.审计厌烦心理的管理

厌烦心理者表现出的是不耐烦和一定程度上的不配合,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有极大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与其中,并表现出厌烦情绪。面对审计厌烦心理者,沟通交流必不可少。为此,审计人员要有充足的耐心,想方设法加强与厌烦心理持有者的沟通与交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纵容。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者提出的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要果断拒绝,不能任其滋生事端。

(三)利用心理效应进行管理

领导干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所以被审计者在审计过程中往往持有侥幸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并表现出一定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造成了审计工作的不平等,不利于和谐审计环境的营造,助长了嚣张气焰,对审计工作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审计人员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采取相关的审计举措,如选择对被审计者来说比较陌生的环境来与其谈话,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占据审计的主动权,削弱被审计者的心理优势。要严格监管整个审计程序,保证客观公正,予以被审计者必要的压力,使其产生心理上的落差,不至于敷衍了事。

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抓主要矛盾,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突破,立足于突破被审计者的心理防线,利用链条效应发现更多的问题。要善于对被审计者察言观色,注重其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等,这些都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推进。

五、结语

在当代社会,随着心理学与现代审计学科的不断结合,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中,推动着现代审计学的发展。心理学应用于审计科学,贯穿于整个审计活动的始终。对审计客体心理活动的研究十分必要,如何对被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进行判断,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审计风险,如何打消被审计人员的一系列抗拒心理,这些都是审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希望心理学能够更好地为审计学科所用,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因被审计者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不同而呈现出的多样行为展开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逐层突破,以此推动审计工作的进行,从而达到最终的审计目的。

①李永康:《论心理学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7年第15期

②吕杰:《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对象心理特征与心理矫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0期

③杨静:《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原因及匡正策略》[J],《商》,2016年第10期

④林茂超:《心理学视角下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年第5期

⑤高旭:《浅析心理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5年第15期

⑥陈柏屹:《基于审计心理学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商》,2015年第15期

⑦周天根:《审计标准选择和审计成果应用: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例》[J],《中国审计评论》,2015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客体心理学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