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浅析
2018-03-31刘佳明
刘佳明
一、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概念界定及法律定位不够清晰
首先,从构成条件及注册资本上讲,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组织形式比较特殊。根据《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分为商业银行、城市合作(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商业)银行三大类别。很显然,农村商业银行在从属上既不属于商业银行范畴,又不属于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其次,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法律体系。尽管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份开始尝试,但其所依据的法律基础依然是《商业银行法》《公司法》等,在股权设置、银行架构、任职条件等问题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导。
(二)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股东数量多,股权较为分散。根据相关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中,自然人股东持股总额应高于股本的50%,单个法人持股应低于10%,单个自然人持股应低于1‰。这样的股权结构趋于分散化,导致单个自然人由于持股较少而忽略对于银行经营行为的参与,而银行结构越来越被内部团体所控制。另外,由于受到农村信用社管理机制的影响,必然造成农村商业银行主体缺位现象严重,过多依靠国家长期的行政干预来介入管理,无法充分保障股东的切身利益。
(三)业务范围受限,加大了发展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基本上只能在本城市开展。单一城市经营模式容易造成资金流的中断和优质客户的流失。首先,业务范围受限造成了资金在某些优势行业及项目上的过于集中,这就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其次,区域范围受限也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类型的雷同,不利于实现产品的创新。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款、资金清算能力不足,导致很多企业受限,无法进一步开展跨界经营。
(四)人才储备不足,内部管理失控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人才储备不足,内部管理失控,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很多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不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在应对市场变化及经济变革的时候缺乏敏锐的预见性;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不少工作人员虽然懂一些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创新精神,在银行产品设计及业务开发上显得很吃力。其次,不少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队伍老化,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能。
二、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从法律层面界定农村商业银行
要注重从法律层面来对农村商业银行加以界定,明确其主体法律地位,从而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政府应该积极修订商业银行法,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效的股权设置、银行架构等管理。与此同时,还应该专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专项内容进行细化,并做好相应法律政策的补充和调整,以赋予农村商业银行更强的法律地位。
(二)不断优化银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
为了杜绝银行产权过于集中化的现象,必须对银行产权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不断优化股东结构,取消对于单个自然人及自然法人持股比例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于股东的约束力。同时,还要加强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建立起一套利益约束机制,实现个人利益与银行经济效益的互相关联和相互制约,从而确保银行内部的相对透明和公平性。此外,应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制定详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制度建设推动银行的有效管理。
(三)以市场为导向,丰富差异化业务品种
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对目前的业务市场进行细分,从而将业务触角拓展到更多的中小企业,这样有助于有效化解资金风险。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打造富有差异化的业务服务种类,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增加服务产品的功能,比如个人金融业务、与保险公司及券商合作等。
(四)构建系统化的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
构建系统化的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是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积极选聘富有管理经验和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并对银行现有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之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促进工作高效开展。其次,打通人才长期培训机制,比如与高校、金融培训机构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对职工进行知识迭代和更新,不断提升其知识层次,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