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旗1优366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2018-03-31方珊茹沈伟锋熊雪娇刘玉芹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粒分蘖力结实率

方珊茹,沈伟锋,熊雪娇,刘玉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水稻三系不育系旗1A与恢复系R366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旗1优366,表现丰产性好,植株挺拔清秀,后期转色好,抗倒性强,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重等特性,于2016年同时通过福建省和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6010、琼审稻2016001)。

1 产量表现

1.1 区试表现

2013 年和201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2 a平均产量8.23 t/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8.51%,均达极显著水平,且排名第1位;其中,2013年平均产量8.19 t/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9.49%;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8.27 t/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7.5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3 t/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36%[1-2]。

1.2 各地种植表现

2009 年,旗1优366分别在福建沙县和建宁试种0.07 hm2和0.17 hm2,产量达8.20 t/hm2和9.35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9.02%和10.70%;在安徽合肥试种0.05 hm2,产量8.67 t/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8.70%。2017年,在福建宁化种植20 hm2,产量 8.75 t/hm2。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旗1优366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4.1 d,比对照宜优673迟熟1.1 d。

2.2 农艺性状

旗1优366属基本营养型,群体整齐,植株中等,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有效穗241.5万/hm2,株高111.8 cm,穗长24.1 cm,每穗总粒数161.4粒,结实率82.81%,千粒重 30.8 g[1]。

2.3 抗逆性

据福建省晚稻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2 a区试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其中,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感叶稻瘟和穗颈瘟,苗期室内鉴定表现为中抗;2014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叶稻瘟和中感穗颈瘟,苗期室内鉴定表现中抗[1]。

2.4 稻米品质

旗1优366的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2.9%,精米率75.0%,碱消值6.4级,胶稠度82 mm,整精米率58.3%,垩白度17.2%,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20.0%,粒长7.2 mm,长宽比3[1]。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育壮秧

在福建作晚稻种植,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比较适宜。浸种前热晒种子1~2 d,提高种皮透性和种子发芽率[3]。秧田播种量225 kg/hm2左右,大田用种量15.0 kg/hm2左右。秧龄25 d左右。秧田应施足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0~225 kg/hm2作基肥,培育带蘖壮秧。移栽前3~4 d,补施送嫁肥,每公顷施钾肥45 kg和尿素45 kg。移栽前喷施1次农药防治病虫害,秧苗带药下田,减少本田病虫基数。

3.2 适时移栽保足苗

根据旗1优366具有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的特点,在保证插足基本苗基础上,重点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秧龄不能过长,秧龄在25 d左右比较合适,秧苗2~3个分蘖,小苗移栽促早蘖多蘖。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 cm×20 cm,丛插1~2粒谷,保证基本苗在75万/hm2以上,争取大田有效穗达250万/hm2以上。

3.3 合理施肥争多穗

根据旗1优366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叶片大等特点,施肥上要遵循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情施穗肥,控氮增施钾肥的原则。大田以基肥为主,占60%,每公顷施过磷酸钙450 kg和尿素225 kg;移栽7 d左右追施分蘖肥,每公顷施氯化钾225 kg和尿素120 kg;幼穗分化Ⅳ—Ⅴ期时每公顷施氯化钾150 kg和尿素150 kg作穗肥;根据大田肥力情况,可适当增施氮肥、钾肥。

3.4 科学管水促高产

水分管理采取“浅水移栽促分蘖,够苗烤田控分蘖,干湿交替防早衰”原则。插秧后浅水灌溉促进秧苗新根增生和有效分蘖的发生;当茎蘖数达到200万/hm2左右时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后期湿润促进灌浆,干湿交替提高结实率。旗1优366属大穗型品种,灌浆期长,因此后期不能太早断水,以提高稻谷结实率和千粒重。

3.5 防控病虫保丰收

采取“主防兼治,绿色栽培”策略,首先把好秧苗控病关,做到秧苗带药下田;其次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做好田间检查,抓住防治适期,对症下药;然后控制后期不施或少施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最终实现高产、优质、绿色目标[4]。

移栽前每公顷用80%杀虫双1 200 mL和5%的康宽乳剂(1 000倍)300 mL对水450 kg喷雾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每公顷用25%吡虫啉375 g对水450 kg喷雾防治稻飞虱;稻瘟病重病区应加强喷药防治,在破口前5~7 d,每公顷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00 g、吡唑醚菌酯225 g和苯醚甲环唑225 g对水450 kg喷雾防治;破口时再喷施1次,可以有效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山区细菌性条斑病重发区每公顷用噻菌酮750 mL,对水225 kg喷施防治。

猜你喜欢

大粒分蘖力结实率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北方海盐区大粒优质海盐生产工艺浅谈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抗寒大粒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