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立金教授治疗虚劳腰痛的中医康复疗法经验

2018-03-31刘亚楠纪立金

福建中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阳虚证阳陵泉腰痛

刘亚楠,纪立金,游 锐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纪立金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藏象理论的现代与临床研究,对《内经》和《伤寒论》均有深入研究,从医从教2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临床和科研一线,具有良好的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证经验,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现将导师治疗虚劳腰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腰痛是指以腰痛为特征,疼痛范围包括下腰部、腰骶部、骶髂部,并有可能放散到臀部或者腿部的一种主观感觉[1]。长期无法消除的腰痛可能会转为慢性疼痛综合征,给患者带来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的痛苦,并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劳动力丧失原因,且近年来呈现增多的趋势,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腰痛治疗的最终目标是症状的消除和功能的恢复,但临床治疗往往只能消除症状和恢复部分功能,还需要通过康复治疗,特别是患者积极主动的锻炼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防止腰痛复发。本文将导师纪立金教授对虚劳腰痛的康复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发病机理

纪师认为虚劳腰痛临床常见主要证型为气血亏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脾虚水谷运化失调则聚湿生痰,痰湿瘀阻腰部气血及经脉通行,气血运化不畅则发为腰痛。脾虚中焦运化不足,气血亏虚则面色少华,则便溏纳差,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腰乃肾府,肾主骨生髓,劳累太过,久病体虚,房事不节,以致肾精亏虚,不能濡养腰腹筋脉,继而发生腰痛。劳力太过,久行久立,或年老体衰,则损伤肾之阳气,不得温煦周身及腰部,常致腰膝酸软,手足不温,气短乏力,面色晄白,舌淡脉沉。

2 综合康复疗法

2.1 中药内服 针对上述3种常见的证型,纪师采取补气养血、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治法,佐以益气温经、活血止痛之品。气血亏虚证纪师临床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五加皮散等方加减,常用中药为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五加皮、淮山药、陈皮、炒麦芽、炒谷芽、金毛狗脊、杜仲、干姜等;肾阴虚证纪师常用虎潜丸、首乌延寿丹加减,中药常用生熟地黄、天冬、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黄精、龟甲胶、紫河车、鱼鳔胶;肾阳虚证纪师常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肾气丸、十补丸、当归四逆汤、身痛逐瘀汤加减,中药常用鹿角片、淫羊藿、仙茅、制附片、蛇床子、小茴香、葫芦巴、桑寄生、续断、巴戟天、海马、海狗肾。顽固性虚劳腰痛纪师常辅以虫类药,如蜈蚣、全蝎、地龙、水蛭、露蜂房、僵蚕、蜣螂等。

2.2 针刺 气血亏虚证纪师常选穴:环跳、秩边、殷门、承扶、承山、委中、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操作方法:补泻兼施,得气后留针30~40 min。肾阴虚证纪师常选穴:三阴交、太溪、太冲、委中、阳陵泉、腰部华佗夹脊穴、肾俞。操作方法:补泻兼施,得气后留针30~40 min。肾阳虚证纪师常选穴:腰部华佗夹脊穴、外关、后溪、养老、委中、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阳陵泉、命门穴。操作方法:补法,得气后留针30~40 min。

2.3 艾灸 纪师临床上多用艾灸以温运脾阳、通瘀祛湿,使运化气血,濡养筋脉,亦可温补肾阳,驱寒除湿,以达行气活血、通经络、补肝肾、止痛等目的。纪师常用的药艾成分有艾草、川乌、草乌、络石藤、红花、苏木、羌活、独活、五加皮、续断、威灵仙、骨碎补、丁公藤、路路通、白芷、藳本、防风、杜仲、常春藤、桂枝、麻黄、冰片等。气血亏虚证常灸气海、关元、白环俞、委中、三阴交;肾阳虚证常灸肾俞、命门、大肠俞、昆仑、阳陵泉、承山。

2.4 药熨法 药熨疗法是常用的外治法之一,与灸法相比是更为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熨法无专著,但历代医书中记载甚多,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中有“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和“夫药熨本同乎饮汁”之说,以及“桂心渍酒以熨寒痹”之法[2]。 《伤寒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均有熨法治疗腰痛的方药。熨帖是熨法的一种,最早起源于宋代,即用温热的药物敷贴痛处。气血亏虚证纪师熨贴中药常选羌活、独活、落得打、川乌、草乌、自然铜、虫、骨碎补、海桐皮、鬼箭羽、刘寄奴。肾阳虚证常选五加皮、海桐皮、杜仲、续断、威灵仙、小茴香、凤仙花草、公丁香、肉桂、天南星、接骨木、乳香、没药、红花、川芎、姜黄、怀牛膝、白芥子。

病例介绍

张某,女,53岁,2017年8月初诊。患者自诉腰痛腰软,有时兼刺痛,遇劳更甚,反复发作,兼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手足心热,二便正常,寐安,舌红暗少苔,脉弦细数。辨为肾阴虚证,治以滋阴通络。处方:秦艽 12 g,虎杖 15 g,地龙 10 g,女贞子 30 g,续断 15 g,络石藤 15 g,忍冬藤 15 g,鸡血藤 15 g,红藤 15 g,威灵仙 15 g,旱莲草 15 g,牡丹皮 15 g,石斛 15 g,青蒿 10 g,白薇 10 g,生地黄 30 g。 14剂,水煎服,日1剂。针灸:三阴交、太溪、太冲、肾俞、志室、大杼,皆取双侧;阳陵泉、悬钟、精灵,威灵、鱼际、照海,均取左侧。平补平泄,隔日1次。

二诊:患者诉腰膝酸软缓解,但刺痛遇劳仍有,并诉近日失眠。将上方去青蒿、白薇、续断,加刺蒺藜15 g,制何首乌15 g,鸡血藤加量至30 g,女贞子至50 g。14剂,水煎服,日1剂。针灸:三阴交、太溪、太冲、精灵、威灵、悬钟、阳陵泉、大杼。皆取双侧,平补平泻,隔日1次。药后告愈。

按语:肾藏精,肝藏血,故曰肝肾同源,固养肝血必养肾精。腰痛酸软为肝肾阴虚;兼刺痛为血不濡养筋脉;遇劳更甚,反复发作,乃肝肾不足;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口干舌燥为肝血虚、肾阴不足之故;脉弦细数、舌红少苔乃阴虚火旺之像;舌暗为阴虚日久。又见遇劳更甚,久病入络,久病在里,久病及肾,暗耗肾阴以至盗伤精血,如干锅煎鱼炼血而干形成血瘀,此必滋阴补肾兼养血。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手足心热、心烦气躁、失眠、口干舌燥,此阴虚火旺之象;遇劳更甚兼刺痛,此日久暗耗精血。故用秦艽、虎杖、地龙、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红藤、威灵仙以活血通络;女贞子、旱莲草、石斛、生地黄滋阴养血;续断补肾疗伤;青蒿、白薇、牡丹皮清虚热。针刺穴位取三阴交、太溪、太冲以滋阴养血;肾俞、志室、阳陵泉、悬钟、骨会、大杼补肾通络;鱼际、照海为滋阴清热之穴对;精灵、威灵为经外奇穴,针之对腰腿疼痛症状有良效。

3 结 语

纪师常言虚劳腰痛,疼痛的缓解只是临床治疗的目的之一,合理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在临床治疗后显得尤为重要。在机体发生疲劳后应采取适当的康复和功能训练方法,如按摩、热水浴、热疗等,才能真正实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的目的。总体来说,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姿势和体位,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不可负重,不可久立久行,节制房事,勿使肾精亏损。腰痛若误治失治,久病入络,导致日久病延,经络不通,则可化为痿证等,预后欠佳。

猜你喜欢

阳虚证阳陵泉腰痛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恢刺“阳陵泉”穴对脑卒中大鼠肌痉挛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职业腰痛早防治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