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为笔—甲骨文如何入印
2018-03-31□林尔
□林 尔
将甲骨文入印,与书写不同,其中还有一个印化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用甲骨文作印,大多遗貌取神,难睹甲骨真趣。要表现甲骨文的神趣,印比书优越,因为二者都是用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古文字学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今天,我们获得了较前人更加丰富而翔实的材料。在这样的形势下,甲骨文书法创作越来越为人关注。我念兹在兹多年,拟在此方面作初步的探索。常言道,印从书出,这一点不假,从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直至齐白石,他们都有自己的书法语言,因而他们的篆刻才有了自己的灵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才丰富多姿、生动感人。反之,查查字典按图索骥,就是人再聪明,刀功再好,也只是工匠一个。
民国年间,简琴斋刻的甲骨文印饶有意味,在目前甲骨文印经典之作不多见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营养。而先秦战国期间的古玺印更是移植甲骨文最适合的土壤,二者年代接近,文字也相近。时下,甲骨文所缺失之字大都可用彼时之字借假。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我们还未发现甲骨文印,那么怎样才能将天真烂漫的甲骨文印化呢?做旧不是办法,我以为边和框是很重要的方面。甲骨文每字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把他们揉在一起,又不使之突兀孤立,就得用好边和框,让它们像战士出操一样,步调一致。
这时再加上其它的辅助手段,一方堪称成功的甲骨文印才算完成。先前,我刻甲骨文印也像刻古玺那样,后来经过实验,尤其是白文印,我大都采用齐白石的单刀法,这样刻出来的线条会更接近甲骨文的原貌。
大家都说甲骨文多字印难刻,为什么?我开始创作甲骨文印的时候也是以2至4字的为主,首先是因为文字,优美句子的文字一旦变多,范字便会不足,借假时不下工夫就非常容易出错,一旦有误,即使刻得再好,也只能是次品。一印中借假尽量不要超过二字,不然严格算起来就不是一方纯正的甲骨文印。同时,所借假的文字还必须同印中其它文字的风格协调统一,不能囫囵吞枣。其次,甲骨文文字大都为象形、会意、指事,每个字都相对独立,字多了,想把它们聚在一起非常不易,好似一支队伍,个个都是能力超强的队员,指挥官必定得要花一番工夫才行。
自从甲骨文入印以来,人们一般都是以古玺为模范,所以,现在基本也都把甲骨文印归入到古玺范畴。因此,我的甲骨文印不管是早年的还是现阶段的,也都基本上在这范围内游弋。近期看到了古陶文的拓片,勾起了我用古陶文印式刻甲骨文的兴致。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模式,创作起来很有难度。但也正是这样,激起了我的兴趣和勇气,就像堂吉诃德似的拿着刻刀冲入甲骨文这高深莫测的大阵中去。
《人到无求品自高》林尔
刻印虽说是雕虫小技,但首先需解决好技的问题,所谓懂轻重知冷暖,只有这样,才能用你手中的刀去体现你的想法,不然一切皆为虚幻。同时,要想有所作为,还需兼学六艺,融会贯通。前贤典籍和师友都是引导我们前进路上的明灯,自身修为更是不能少,不能偏了航道。古人云: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