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创双服”为导向,提升地方高校英语教师素质

2018-03-30徐广林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育

徐广林

摘 要: 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英语教师只有秉承“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理念,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夯实语言文化基础,丰富本土文化底蕴,培育地方人文情怀,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才能有效推进地方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创业开拓思路,创造机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播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 “双创双服” 地方高校 英语教师 综合素质

我国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功。一大批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良好专业素养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地方高校英语教育改革面临新一轮的升级挑战。传统英语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难以保障为推动地方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改革的主要抓手是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通过重塑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关注民生热点,服务地方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开阔国际视野等策略,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力。

一、重塑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2010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性文件,201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面向社会提出了“双创双服”活动的号召。地方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创业团队孵化工厂,其创新创业教育须凸显专业化、学科化特性,“缺乏坚实的学科支撑”,就“只能浮于问题表面”[1]。高校英语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跨文化交际思维,传递科技、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创新理念。“深化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开创事业的精神和能力”[2]。为此,英语课堂不能仅限于传授语音、词汇、句法知识,而是要承载文化、理念、思维、品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呈现课堂智慧,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塑造学生的创业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机遇往往得益于个体的差异性,而非同质化。“社會需求和产业结构需要学校育人的差异”[3],差异教育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大学生天生具有创新创业的潜力,但潜力的释放需要教师的点拨和调动。教材中呈现出的文化冲突、科技与人文的矛盾、异域文化价值观念在每一名学生心里荡起的波澜不尽相同;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层次也千差万别。英语教师要有敏感的心、智慧的心,捕捉这些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差别施教、分层施教,点燃学生的创造激情。

要让学生有创新创业动力,英语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品质。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一个包含“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潜意识与显意识的有机整合体,能保证教师的思维流畅、敏锐、独创和精密”[4]。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本本主义”和“教案思维”,提高人文修养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掘创新创业案例,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启发和指导。另外,文化冲突与碰撞中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和可能。一种新的观点、新的策略、新的业态很可能会产生于文化、科技、理念的嫁接和改造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异文化对比中发现机遇,在国际交流中寻找突破。

二、关注民生热点,服务地方发展

地方高校的办学、育人、科研需要植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本地区科研的制高点和人才的集中地,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破解发展难题,弥补民生短板,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承担起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

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面临诸如专业师资短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困境。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应予以高度关注,并以高校英语教学资源为依托,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建立在校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当地农村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教学指导、科研辅助等贴心服务,让高校优质教学、科研、人才资源下沉到农村,充分实现办学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随着地方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向型企业需要大量“国际型人才”。高校英语教师要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培养出更多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要关心、关注外向型经济发展动态,积极涉猎相关专业知识,树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意识,努力为地方外事、外贸和国际交流工作做出贡献。在实践中接触国际前沿、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思考创新,就能使教学科研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卓有成效,为创新创业教育铺路搭桥。

另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肩负为地方文化代言的职责,积极推进地域文化传播事业。经济唱戏,文化搭台。一个地区要想吸引更多的国际关注、争取更好的合作机会,除了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和文化软实力。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积极做好外译工作,当好文化传播的信使。

三、丰厚文化底蕴,开阔国际视野

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是一名高校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典籍浩繁;世界文化遗产群星璀璨,名家辈出。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双语优势,自觉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不断丰厚知识底蕴、文化内涵,提升人文修养,开阔国际视野。中西文化虽存在差异,但有共通之处,例如“人文主义”与“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已经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构成各国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文化基础。“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智慧,……只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5]。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中西文明的优秀成果和人类的最高智慧启迪学生,点亮他们的人生,学会用心灵打动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精神培养精神。当前,“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中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显现。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文化自信心,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地方高校往往浸染着浓郁的地域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本土人文情怀。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在把世界文明成果传递给家乡的同时,也把家乡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界。在教学和实践中,要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带动青年学子一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的总称”[6],是一个地区得以永续发展的基因。然而,近些年来在英语学习的大潮和西方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淡薄,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不利于在国际交流建立自信,无益于个人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7](174)。本土文化一旦被淡化、边缘化,西方文化碎片就会通过各种媒体充斥。很多学生的反应便是“盲目、被动、肤浅地”[7](175)模仿和吹捧。因此,英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着眼于弥补学生本土文化缺失之钙,重塑学习者的本土文化身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培养国际型人才和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当今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独善其身,在与世隔绝中谋求发展。随着中国正在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英语教师应该“春江水暖鸭先知”,积极利用语言优势,深入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准确把握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文化积淀、合作意向等,让高校英语教育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足时代,准确把握全球发展大势。

四、结语

英语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地方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地方发展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全局,地方高校英语教师在当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解决民生热点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英语教师只有顺应发展大势,立足地方实际,以“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理念为导向,自觉发扬创新精神,强化开拓意识,不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探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关注民生焦点,整合优质资源为地方基础英语教育、外向型经济和本土文化传播事业做出贡献;发挥专业优势,传承中西文化精髓,丰厚本土文化底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义利观,不断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在国际合作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本领,才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有更大的作为、更广的出路和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趋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3):59.

[2]路红显.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生态[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1):55.

[3]曾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J].教育研究,2017(1):76.

[4]许楠,王扬.论地方高校英语教师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151-152.

[5]张云祥.大学教育——回归人文之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28.

[6]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64.

[7]李俊英.母语文化与外语教育[J].攀登,2007(4).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双创双服”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研究(编号:201803030322);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双创双服”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编号:SD182020)。

猜你喜欢

英语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