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8-03-30孙明
孙明
摘 要: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下每个行业、业务的职能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因素。在大数据时代已全面到来并影响人们生活方式、思想状态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应涌现出一批新举措、新模式,推动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以精准化的高品质服务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但是,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大数据在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现有研究,就如何有针对性地 提高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想政治教育 个性化服务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不断增高。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领域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已近成熟,但其作用绝非局限于商业,应在各个行业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1]。在社会科学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1.大数据时代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1大数据的定义。
所谓大数据,其“大”不仅体现在数据的容量上,更体现在数据化时代下人们通过对既有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所展现出的发展之巨、势头之强、应用之广。大数据技术革命不仅在商业领域体现了独特的优势,更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变革提示了新思维、新方法[2]。
1.2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1],电子商务、银行、铁路、医疗等领域都有涉及。以银行为例,国内大多数银行都有自建的基于广大客户的信息采集系统及分析系统,以期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个体需求。其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的内容包括客户的消费数据、地理位置、消费偏好、信用情况等,通过对客户消费数据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掌握其消费习惯及消费能力;通过对其地理位置的分析,可以对业务发展进行精准定位,进而决定业务发展的区域;通过对其消费偏好的分析,可以精准优化产业内部结构;通过对其信用情况及财务情况的分析,可以精准推荐适合用户的资贷业务。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铁路道路领域的应用日益见长,日前滴滴出行在各大城市运营火热就是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极好典范。该软件利用客户及司机所处的方位、顺路程度计算出等待时间、顺路程度最高的乘客与司机进行精确匹配,实现等待时间最短化、路径最优化,达到平台的最佳运营状态。另外,电商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极为典型。以淘宝网为例,淘宝正利用大数据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通过收集客户的浏览足迹、购物车内容、搜索记录等汇总、统计分析客户的需求,并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其偏好设置为其推荐最适商品,以期供给用户最好的服务体验。
1.3运用大数据视野优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教育興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至今,习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展,并一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以树德育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新面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息息相关。我国一向注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在各类选拔类考试中思想政治所处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宗旨是满足高校学生的各方面需要,为我国塑造社会需求型人才以满足特定社会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3]。大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和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段,高校思政教育对其意识形态的影响重大。思政教育的开展关乎其对人生道路的认识与规划,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做出最优抉择的首要途径。同时,高校思政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一个依德而立的学科。高校思政工作者除了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外,还身兼教会学生利用马克思主树立三观的、鉴定其信仰的重任。然而,当下某些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方式单调而发展受限。此外,社会观念的多元化、部分高校学生思想的转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的现实原因。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代接轨,跳出固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精神获得感。
2.大数据时代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1树立大数据意识,建立健全预测体制。
随着各行业的急剧发展,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日益显露——以往的思政教育往往以固定的形式传播,缺乏满足学生个别需求的能力,所反映的问题未能很紧密地贴合高校学生的实际。研究表明,部分高校学生对于以往的思政课堂满意度较低。这更证明,以往思政课堂急需改造和创新。正是因为缺乏大数据意识,一些思政工作进展缓慢、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不能深入人心。为提高教育水平与质量继而增强高校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大数据技术应该被思政教育广泛应用于实践教育中。
目前,高校学生主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进行社交活动,能反映其思想行为动态的数据来源相当广泛[4]。如校园卡平台的建立在方便学生校内消费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消费偏好记录;校园教务系统在记录学生学籍情况的同时也包含学业需求等信息;图书借阅系统在借还书籍的同时记录学生读书的喜好;就业辅导中心包含学生就业求职的信息;此外,一些聊天软件如微信、微博、贴吧等众多平台上记录着学生的生活事迹、情绪、心得体会。大数据的中心功能在于探寻、归纳事物发展规律并预测其发展。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充分促进动态教学与大数据的结合,在社交平台上及时收集学生的心声,深入新时代学生的生活,从而探索其行为特点及情感思想变化,从大数据中敏锐感受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开展更加精准的教育工作。然而,现实中高校对大数据意识并不敏感,造成思政工作处于被动局面、进展缓慢。所以,尽快树立大数据意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
2.2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实现精准教育。
网络数据库中包含大量信息,其中部分反映了学生在兴趣偏好、个体发展、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5]。但是,尽管教育工作者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若不对它们进一步处理,这些数据就只能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而不能相互联系,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诉求。这就需要工作者们在处理大数据时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从烦冗的数据库中辨别出真正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问题。现实中,对大数据的敏感性不够会导致思政教育与学生现实状况脱节,不能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精准教育。然而,通常供给思政工作者直接利用的信息有限,如何从大数据网中深挖出有效性息便成了至关重要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思路在于运用合理地整合、筛选、分类、分析方法,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疑难杂症实现精准教育[6]。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的正是这种从庞大数据库中整合、分类、分析数据的方法。
如何实现精准教育,充分满足学生独特的发展需要一直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高校可以通过线下问卷调查、线上广泛收集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需求,专业课程诉求、心理健康服务、贫困资助、择业就业、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数据均有所涉及。在此基础上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充分分析学生的需求,再结合互联网领域广泛、呈现形式多样、便捷共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与其心理及需求较为符合的思想政治课程。总之,利用大数据精准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跃出线下课堂的条框创新线上教学方式,而且能充分反映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便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上现有的一些国内外公开课程、精品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总之,在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基础上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提升对数据的敏感度对提供课程个性化设置、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
2.3确保信息安全,依法建立共享平台。
大数据包含了大量的学生信息,虽说对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掌握大量学生状况与需求,但是在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优化时,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是首要问题。若高校在采集信息、建库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信息的合理保护与规范,则将对每个学生造成潜在不良影响[7]。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做好在信息采集、维护、利用等诸多环节的监管工作以避免信息泄露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后果是大数据视野下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优化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8]。
在大数据视野下对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进行优化,随着数据的蓬勃增长,对各种途径收集的数据在储存及运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保障十分重要。为确保学生信息安全,高等院校必须依法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校内各职能机构与校外可靠技术平台共同保证信息利用的一体化。首先,数据管理所用人员必须实施相关责任机制,参与数据分析、整理的人员具有不泄露信息不私自外传学生隐私的责任与义务。接着,在创建归纳数据库时应剔除一些虚假数据、无用数据,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处理效率,保證数据的时效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高校应该通过校内组织或联系校外平台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控制平台,为抵制黑客入侵、防止海量的数据泄露设置可靠屏障。同时,信息维护工作需要严加管控,严正拒绝任何外部企业为一己之利挪用校内数据库以造成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后果[9]。最后,高等院校在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应积极推动校内不同职能部门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预测学生的最新诉求与变化趋势,真正实现大数据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3.结语
步入大数据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各行各业一样发生了变化,如何趁势促进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开展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更是关乎学生三观的树立及国家未来、民族振兴的一门课程[10]。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实大数据的契机,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特性,通过对学生信息的采集、分析、评估、预测以总结出大教育方向,跃出限定充分利用多元化教育方式,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满足其全面发展需求[11]。然而,当今大数据视野下最严峻的问题仍然是数据安全的保障问题[12]。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及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大数据的同时更应注意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依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周涛.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J].汽车纵横,2013(12):136-136.
[2]周良发,潘红.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溯与前瞻——基于CNKI文献的统计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7(4).
[3]杨辉,白青利,张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基于文献大数据视角[J].石油教育,2016(5):74-78.
[4]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6):1125-1138.
[5]程学旗,靳小龙,王元卓.大数据系统和分析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14(9):1889-1908.
[6]李建中,刘显敏.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6):1147-1162.
[7]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37(1):246-258.
[8]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48-55.
[9]黄津成.警惕大数据教育的伦理风险[J].课程教学研究,2015(5):90-92.
[10]王莎,杨扬,杨航.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5(3):112-117.
[11]蒲清平,朱丽萍,赵楠.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9-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思政课题“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