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优课教学艺术评价之标准
2018-03-30刘燕
刘燕
摘 要 如何上好一节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在课堂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仅仅符合既定的评价标准是不够的,需要在标准之外,探索出既适合本学科教育理念,又能展示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方式来,怎样起到让人听之犹如进入一堂丰美的精神盛宴当中来,回味无穷,欲罢不能的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述。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艺术;审美体验;生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195-01
教师成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或观摩优课大赛。各种形式、类型的优课比赛,通过一定的标准,评出名次等级,一来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来可以探索出更多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来。
优课的评价标准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必须有某一固定完整的流程,有的看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有的则着眼于课堂效果和资源生成等。评价标准的意义,一方面给参赛老师提供上课依据,让比赛结果更公平公正。其次,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笔者认为,无论有没有既定的评价标准,一节优质课,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颖
很多优课的设计,存在材料选取、环节流程雷同的现象,这当然也很正常,拿到课题,大家都会四处搜寻能够服务课堂教学的材料,你能轻易找到的,想到的,别人也肯定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或者另辟蹊径,打破常规,就能给人耳目一新,惊喜连连的感觉,也就容易在众多选手之中脱颖而出。
新颖可以体现在思路新,模式新,教学手段新等方面,也可以从旧有的材料、观点中挖掘出新意来,这就考验执教老师的创新能力和多元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滨州市2018年举行的优质课评选中,同样上《憧憬美好集体》,其中一位老师选取了一段视频《苔》,并跟学生声情并茂地齐唱,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活泼
《道德与法治》普遍不太受学生欢迎,因为它的道德教化功能和法治宣扬精神决定了它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同时也意味着它一定程度上的枯燥,抽象,艰涩,学生一方面理解、接受起来较为吃力,另一方面还要大量地记忆背诵以应对考试,并且《道德与法治》作为副课,一直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处在被忽视的边缘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在践行指导原则、落实目标追求的基础上,让它成为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笔者认为,把原本无趣死板的内容讲得活泼、生动、有趣就是突破口。
课堂充满笑声,才有吸引力。首先要求教师讲课要形象生动,最好能诙谐机智,妙语连珠,会用动人心弦的故事或者幽默风趣的材料把学生带入进课堂。在教师讲述或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名言警句,金句段子,以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暗语、信号、话术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变被动接受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从而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比如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漫画、笑话、生活剧场等,就能立刻聚集学生的注意力。
三、美妙
听一堂课,就像沐浴一场精神之旅,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教师的精讲点拨,层层剖析,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犹如开启一扇扇智慧之门,身心都不自觉地受到熏染和感染。
这种美,可以是语言之美,语言是传授知识,引导思想,师生沟通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简洁、冷静,智慧还是热烈,激情饱满活力四射,能够带来启发,触动心灵的语言,如同沉浸在美妙的交响乐中,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是价值之美,德育课堂的核心是以德树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课堂应该从测试学生行为表现转向积极适应社会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和听课老师看到“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四、求实
教学内容要充實,依据内容选取的资源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并体现拓展整合;教师引导要多方关注且调控有度,学生参与课堂要真正做到有态度:积极主动;有广度:调动多元思维模式;有深度:能够透过现象分析出问题的本质,学会举一反三。其次教学过程真实。教学需要设计,但绝不是作秀,那些只讲求形式,徒有花架子,不切实际,把优课当做表演,既不就讲学科特点又不顾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终将被淘汰。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深入了解,结合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设计的教学环节必须紧贴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以正确的理念指导教学,能够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五、生成
对于教学,预设是重要的,但预设并不是封闭的,如果每一环节每一问,都按预设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走下来,课堂就缺少了令人发散开去的遐想与深思,也就少了些许意蕴无穷的味道。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补充和提升,这就需要老师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捕捉这些资源。
课如钻石,面越多,也就越能闪烁出璀璨的光芒。一节优课的评选,从教学设计、外表形象、教学方式到教学风格,课堂氛围,学习状态,不仅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匠心独运的创新能力,也注重对教学环节的把握,要求教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刻认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学生在个体能力限度内,学、问,思,并快乐的发展收获。
参考文献:
[1]宋丽.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艺术[J].青年科学月刊,20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