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大餐中,一定要烹饪好原创传统“营养”

2018-03-30林宏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8年3期
关键词:童谣绘本孩子

林宏

经常在妈妈群为大家推荐绘本,虽然看上去不过是一本书,但对于我来说,却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每一本绘本都可能对一个孩子,或者很多孩子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充满正能量,直到有一件事情的發生,让我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虽然说在图画中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然而我们却无法指望国外的绘本能承载多少我们的民族文化含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去年圣诞节,妈妈群里都在晒着“圣诞老公公”给孩子们的礼物,正热闹的当口儿,一个妈妈“不合时宜”且不无失落地说:“孩子都被洋节抢走了,却忘记了我们的春节,年味儿真的越来越淡了!”瞬间,群里安静了。是不是有点扫兴?但我却觉得,值得思考。

这些年来,我们放开怀抱接收了太多的国外文化,就拿绘本阅读来说,无论是网上,还是书店,绘本推荐总是以国外绘本居多。诚然,从绘本历史、创意想象等方面,国外绘本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如果从文化、传统、礼仪和人情等角度来说,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原创绘本则为孩子们提供着更加容易吸收和消化的营养,毕竟,我们都一样,在同一片土地上孕育和成长。

每到过年前后,我都会为小读者们分享一本幸福中带着泪光的图画书——《团圆》,这是一本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原创图画书,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亲情味儿。也许外国人无法理解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恰恰如同我们对洋节内涵知之甚少一般。

如何让孩子在“悦”读大餐中,从原创绘本中汲取更丰富的养分呢?从回忆开始吧!

回忆历史,我们需要给孩子爱国的机会

女儿的科学作业上有一段介绍中国陶瓷历史的文字,读罢,她非常骄傲地感叹:“我们中国真的太厉害了,CHINA就是瓷器,也是中国,因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寥寥几十字,就会让孩子的爱国情绪瞬间点燃,更不用说是图文并茂的作品,再加上会讲故事的父母。

恰巧,保冬妮老师的《小青花》正是在深入景德镇感受瓷都前世今生中,升华出的一部作品,在真正的猫和青花小瓷猫的互动中,瓷器神奇的制作过程在绘画中展现出来,那是一种不管什么年代,我们都要努力追寻的匠人精神,这只有在中国自己的绘本作品中才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合上书本,带着孩子来一次做陶体验,学着绘本中的一招一式去感受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等待成品烧制的过程中,再次体会期待与耐心。不妨带孩子去瓷都瞧瞧,那满街陶瓷“拥抱”的电线竿都会让孩子“哇”个不停。

回忆童年,带孩子玩一次野游戏

无独有偶,熊亮老师的《泥将军》其实也是打了一个制陶的“擦边球”,与其说小瓷猫是个成功的精品,那么泥将军则是个“漏网之鱼”,自称很威武,却害怕被火烧,侥幸逃脱,又被粗心的工人上了色,成了孩子的玩具,谁知道正当吹嘘自己能耐的时候,却不小心碰到水,变成了一摊泥巴,再也威武不起来了。

原创绘本中不乏很多可以教育孩子的道理,比如不要骄傲、不要耍小聪明、不要害怕吃苦等等。但我们倒是可以另辟蹊径,带着孩子讲完故事,再一起“教育”一下这个不自量力的泥将军。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的“摔泥巴”的游戏吗?揉一团泥巴,用力往地上一甩,“啪”的一声,泥巴“爆炸”出一个洞,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就给我们的新游戏取名“泥将军”吧,再编个小童谣就更棒了:“泥将军胆子小,遇水变成大泥巴,想要变成真将军,一定不能再逃跑!”

回忆亲人,让孩子不要遗忘

2017年最让人感动的影片莫过于《寻梦环游记》,我到第二天眼睛还是肿的。我们不怕死亡,而怕遗忘。影片中的墨西哥亡灵节与我们中国的中元节无比相似,以往我们总担心孩子会接受不了死亡的主题,其实我们把孩子想得太弱了,当我们绕不开一个话题时,请带着孩子直面,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怀念亲人的。

《荷灯照夜人》就是这样一个作品,首先它是关于中元节的绘本,中元节是一个让死去的人安心走远,让活着的人踏实生活下去的节日,为死去的亲人祝福是活着的人的美好心愿。同时,这也是一本儿童心理疏导的图画书,告诉孩子,中国有思念和怀念的传统,中华民族对于死亡文化表达得更加充分和诗意。

学会和孩子探讨死亡和怀念的话题是很重要的,正如从影院走出来后,女儿对我说的那样:“爷爷已经走过彩虹桥了,因为我们永远都会想念他。”《荷灯照夜人》同样会让孩子铭记回忆亲人的方式,在他的内心不是恐惧,而是憧憬和希望。

回忆旧貌,带孩子穿越时光

不管如今的高楼大厦多壮观华丽,我心中最爱的依然是那窄窄的小胡同,还有那小时候可以四处捉迷藏的大杂院。如今那些回忆早已被现代化所取代,即使还有,也不再是从前的味道。如果孩子问起,你该如何还原彼时的旧貌呢?还好,我们有那古色古香,充满回忆的绘本。

第一次看到《花屋子》的时候,我就被那似乎经常出现在我梦中的场景吸引住了,熟悉的大邮筒、熟悉的院门,一切都是旧旧的感觉,又让人记忆犹新。孤独的老婆婆想把自己的旧房子变成花屋子,两个神奇的孩子和屋顶上的小猫帮她完成了梦想。而我们的梦想却是能再回到旧房子一趟,重温儿时的细微末节。

可以拿出很多旧照片,给孩子讲讲你以前住的地方、学习的地方、玩耍的地方,对于住惯高楼大厦的孩子来说,我们小时候的一点一滴都是他们羡慕的,带着照片,拉着孩子,来一次故地重游吧,对照着,看时光是如何穿越的。

回忆儿时牙语,体会原汁原味的童谣

不论是鹅妈妈童谣,还是苏斯博士,都在国外绘本童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管译者如何遣词造句,中文版的他们仍旧会让人有种违和的感觉。这很正常,如果把我们的“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译成英文,该如何押韵呢?童谣,就是带着浓浓的民族情感的和语言风格的,所以不管是英文童谣还是中文童谣,请忠于原文。

童谣图画书除了文字美之外,还借助图画语言,让美感加倍,内藏深厚的传统文化,朗朗上口中,饱含智慧。比如周翔老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改编自中国北方童谣,用中国画法诠释和展现了菜园里一众青菜大战的激烈而又滑稽的场面,不论是“小葱端起银杆枪”,还是“韭菜使出两刃锋”,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青菜的特点和“成精”的畅快。还记得给孩子们讲完之后,他们竟然自己开始分派角色,演了一出“成精”的戏码,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语言的魅力,无可替代。

回忆,重温那些专属于中国的节日

不管洋节多么花哨,在我們心中,中国节才是最敦实的。充满粽香的端午节、寄托哀思的中元节、月圆人圆的中秋节、阖家团圆的农历春节、赏灯祈福的元宵节……几千年的延续传承,每到农历节庆,不仅仅是法定假日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可以教给孩子的知识有很多。

比如阿咪虎童书馆制作的《七只鼹鼠包粽子》,孩子们可以跟着七只憨态可掬的鼹鼠一起,唱着朗朗上口的儿歌,体验一次完整而热闹的端午节——采粽叶、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还送粽子给划龙舟的健儿们,为他们摇旗呐喊。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通过一幅幅极富童趣的图画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各个方面了解端午节。

而父母,不仅仅是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回忆延展者。这个节日我们过了几十年,有着属于我们的深深记忆,稍加一些表演“佐料”,让孩子更加兴趣盎然吧!比如讲讲端午节的来历、讲讲我们小时候端午节有趣的事——系五彩绳保平安、用露水清洗眼睛更明亮、将艾草挂在门上防蚊虫,还有吃五黄保健康等等。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对你的“八卦”事迹格外上心,这当然也是亲子阅读一个重要的部分。

再比如,每个中国人都不能绕开的节日——传统新年,小时候只知道过年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但却不知道何为“年”,如果孩子问起来,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绘本《年》是个好帮手,其中将“年”描绘成一个充满孤独、嫉妒、愤怒感的怪物,每到年末就到处吓唬人。而战胜“年”的绝招就是打电话,只要打个电话给亲人、爱人或朋友,互道平安和祝福,“年”这个怪物就会从黑色怪物变成越来越红的“年”,这样一个故事会让孩子有什么举动呢?也许会想着去帮助孤独的“年”吧?

正如原创绘本执着者、著名作家保冬妮老师说的那样:“中国的孩子特别需要我们中国自己文化的滋养。”中国的历史悠久,但没有想象的那样高深,它给我们的是一种继承感、一种悠远的情怀,没有比一颗期待感受历史的心更可贵的东西了,中国原创绘本正在做这样的努力,朴实,但却有味儿!

猜你喜欢

童谣绘本孩子
童谣里的童年
绘本
绘本
快乐童谣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