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操作材料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2018-03-30张利英

神州·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思维

张利英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也是逻辑思维萌发及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数学的学习关系到幼儿数理逻辑经验的最初获得和科学思维及方法的最初形成,而数学中的操作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期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指南》中指出,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形成对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操作活动中不难发现,不少孩子缺少耐心、做事情总是草草了事;还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害怕面对难题,不愿动脑筋思考,对学习没有兴趣,缺少主动性等等。针对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如何通过数学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的活动研究,旨在通过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终身的数学学习奠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还要求我们“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老师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反思和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具体、有趣,让幼儿愿意走进数学、喜欢数学,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数学经验,促进思维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在大班数学《倒计时》这一活动,教师为了让幼儿理解倒计时的含义,学习计算倒计时,制作了方便于每个幼儿操作的学具,便于幼儿观察、操作和检查。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节日,分组进行操作,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二、操作材料应支持幼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1.废物利用,操作材料取材于幼儿的生活。

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就地取材,利用身边常见又有趣的小材料,如:裁好的高粱杆小棒学习数数和等分;通过冰糕棒和硬纸片的拼摆学习图形;涂了各种颜色的桃核串成项链学习排序;用彩色石子按数取物、分类等。这些材料都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不仅简洁、牢固、易操作,而且能够支持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探究,最简易的材料给了孩子们最广阔的创造空间。

2.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服务于生活。

例如,在《二等分》的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的是分饼干,但现实中的饼干不可以折叠对折,幼儿无法实践操作,教师提供替代的材料就是为了让幼儿更有兴趣地去尝试探索等分的相关经验,所以在教学环节中必须有生活中的物品让幼儿运用经验在实践中去进行等分,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学习就是要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

三、有效的操作活动支持幼儿开放思维、趣味学习。

操作材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并决定着思维的发展,动作方式越多样,思维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提供给他们多变的操作材料,促使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多变的探索。四、注重實践,进行实验对比

在《学前儿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书籍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幼儿园采用实验法随机选取大班36名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普通组,每组各16人。在学习5的加减时,在实验组运用操作材料——玉米粒、豆粒让幼儿在反复进行操作,而普通组只是单纯运用图片集体讲解和操作,采取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得出如下数据:

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数学区角活动中运用操作材料对幼儿数概念的发展非常有利。自“如何通过数学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的活动研究开展以来,幼儿园99%的幼儿喜欢参与数学操作活动,选择的人数占90%以上,绝大多数由讨厌到喜欢数学活动,95%的幼儿思维发展很快,积极动手、主动探索等学习品质有较大地提高。

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数学操作材料,让幼儿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大效应的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实现了幼儿园科学施教、促进了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