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2018-03-30刘娜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带来崭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创业能力培养需要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政府建立健全服务指导体系,社会及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鼓励,同时发挥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四位一体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在高等教育扩大普及与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压力骤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不仅为现代经济的发展指明道路,更为现代教育指明方向,为大学生带来崭新的发展道路。为缓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压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网络信息优势,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当前,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对大学生创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许多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仍困难重重。[1]首先,地方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既缺乏相关的专业课程指导,也未能使大学生详细了解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其次,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弱,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不是很强。最后,部分家庭、社会甚至企业并不看好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创业氛围不浓。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1.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高校在不断更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整合内外资源,收集创业信息,优化创业教育环境,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遇和舞台。高校在加强校内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和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以获得更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帮助和支持。通过政府扶持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更多的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融资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座谈会、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等形式也可以作为创业教育平台进一步培养综合型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取决于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经验和实战能力。加强创业教育水平提升的首要前提就是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引进兼具丰富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的教师,切实建立起理论和实践全面武装的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给大学生以最先进和最实用的创业理念、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指导。

2.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支持大学生创业

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能否取得成功,或者退一步说能否具备创业的意识和动力,至关重要的是政府要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与指导体系,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实效性和时效性,体现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支持大学生创业。

从总体上来看,尽管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特别是在“双创”的大背景下,国家、各省市都给予高度重视,但仍存在重社会人士创业孵化、轻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重经济效应、轻人才培养,重制度完善、轻服务指导,重形式审查、轻过程培育等情况。

二是重视“落地执行”,支持大学生创业。

目前,尽管国家、各省市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相对较好,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大学生创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执行不够彻底的现象,这就需要国家、各省市要在优化大学生创业体系、各政策之间的关联度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政策落实的力度,尤其是不要出现相互推诿、甚至扯皮的现象。

三是提供“支撑条件”,支持大学生创业。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在建立“大学创业服务机制”方面狠下功夫;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服务模式的创新,最大限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比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场所和资金支持。

3.社会及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鼓励

地方企业以及周围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地方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拓展高校学生创业思路,激发其热情,并提供技术、管理上的实际指导。

4.大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强创业知识和相关政策的研读,积极参与创业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是就业的起始阶段,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创业,才能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进而能够对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需要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比如经常参加创业培训班,利用闲暇时间兼职打工,对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进行研究等等,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创业能力和掌握创业技巧,不断积累创业经验。

二是需要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将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创业项目,以创新促创业,使自身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能够有更大的提升。

三是大学生还应该加强对国家、省市关于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研读,了解和掌握创业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规,通过阅读研究文件提高自己对“双创”的认识水平,为日后谋求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升级,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机遇。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所以应该把握机遇,顺应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积极转变就业的理念,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曾斌.浅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

[2]信珍珍.“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3]董超云.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构建[J].才智,2017(21)9.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117

作者简介:刘娜(1984-),女,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