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特点分析及借鉴

2018-03-30王晓磊刘海宁楚丹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北美布局实验室

王晓磊, 刘海宁, 楚丹琪

(1. 上海大学 经济数据实验中心, 上海 200444; 2. 上海大学 实验设备处, 上海 200444)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体方针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商业金融领域成为了我国新常态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同时也是联系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金融学科也是其中之一。

北美作为世界先进高等教育的主要发祥地,其在商业金融领域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流的商科金融专业是一所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鲜明的例子就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而一流商科金融专业的建设则离不开金融实验室。本文将全面梳理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情况并对其特点和借鉴价值进行分析,思考我国高校建设金融实验室的现实目标,为我国高校建成一流商科和一流商学院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基本情况及其与我国情况的比较

1.1 基本建设情况

截至2016年7月,北美共有1 722所大学拥有独立的商科金融专业,其中美国1 617所、加拿大105所。在这些拥有独立商科金融专业的高校中,建成金融实验室的高校有352所,占比20.44%。北美高校最早于1996年建成了第一个金融实验室,但是金融实验室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却是2008年以后。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5年,北美高校总共建立了242个金融实验室,占总数的70%,并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区域分布以及各年度建成数量情况见图1和图2[1-5]。

图1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区位分布图

图2 各年度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建成数(2000—2015年)

1.2 建设情况明细

在北美1 722所商学院中,共有517所是获得了AACSB国际认证的优质商学院,其中有258所建立了金融实验室,占比达49.91%,可见金融实验室是一所优质商学院必备的组成部分。

所有北美高校的金融实验室建筑面积总计约为35 000 m2,平均每1个金融实验室的建筑面积约为102 m2,其中最大的一个金融实验室占地面积为480 m2,最小的为20 m2。这些金融实验室共计提供近9 600个座位,平均每个实验室提供28个座位,其中最多的一个实验室提供100个座位,最少的为6个座位。

79%的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硬件配置中包括了模拟真实交易场景的LED显示大屏幕和证券报价滚动屏。所有金融实验室均配置专业的金融分析软件,其中超过60%的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软件配置中包括了世界顶尖的Bloomberg彭博资讯金融终端和Stock Trak金融模拟软件。

1.3 与我国情况的比较分析

与北美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建设金融实验室的起步也不很晚。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批准成立了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学科组,启动了我国建立专业金融实验室的步伐,最早的一批国家级实验室也在2006年获得了批准。

其次,从实验室的基础建筑、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看,我国许多高校金融实验室条件并不亚于北美高校,有的甚至还高于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基础建设水平。

但是,长期以来依然形成了我国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与国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2方面原因:第一,经济环境差异,我国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但是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积累度仍赶不上北美地区,金融专业又与市场息息相关,从而反映到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上,形成了一定差距;第二,人口基础差异,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总量是北美地区人口总量的5倍,教育人口基础也因此大相径庭,而金融专业又是一个需要针对性很强的精英化培养的专业,对于教育人口基础小的地区更为有利,我国由于教育人口基础大、生源教育背景差异大、教育资源不平衡等人口因素,很难在实验室中完成高效的金融专业精英化培养。

2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2.1 建设理念

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理念主要受经济市场环境和教育人口基础的影响。在北美地区,由于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以及适量的教育人口基础,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吸收了北美金融市场的运作理念,以实用性和目的性为根本,实验室的建设主要用以培养专业性极强的金融精英人才,从基础建筑、实验硬软件等各方面均突出极高的针对性和建设效率,并通过周期化的建设培养,与金融市场形成了很好的互动。这样的建设理念虽不能普遍用于我国高校,但可以有针对性地用在部分发达城市的高校中,因为发达城市的金融市场环境较为成熟,高校金融专业通识水平较高,比较容易在金融实验室中实现精英化专业培养。

2.2 区位分布

从图1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区位分布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区位分布特点,即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地区,包括东海岸宾州、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等地,同时美国中西部的高校金融实验室则主要围绕大型城市建设,比如中部地区的芝加哥和西海岸的洛杉矶。加拿大高校金融实验室的数量并不多,但也主要建设在大型城市,如多伦多、渥太华等。由此可见,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区位分布的特点就是在空间上紧密靠近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大型城市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这一特点也不难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和商业活动最根本的元素就是人才,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果脱离了真实交易市场和现实经济活动那也是空中楼阁。

2.3 建成时间

从图2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年度建立数量中,可以发现在2008年之后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建立出现了显著增长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是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有关,这一场环球金融海啸的发源地就是华尔街金融市场,直接导致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多家世界级金融机构倒闭,因此也引发了美国国务院和北美各高校对商科和金融专业教育的深度思考,随后众多仿真的金融实验室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北美大陆建立;二是和金融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据科学的发展有关,2008年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大数据和数据科学渗透了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特别是商业和金融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的跨越式发展,金融技术的进步也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量化计算、投资策略制定等都已经依靠计算机技术而达到了极其复杂的程度,因此对于商科和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相应需要得到提高,金融实验室就是这个领域目前最好的教学工具。

2.4 内部布局

图3列出了3种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最常用的内部布局[2],按照不同的特点和样式,将这3种实验室内部布局总结为长条型、松散型和马蹄型。

图3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内部布局图

长条型金融实验室内部布局在北美高校的使用率非常高,不仅是因为它还原了华尔街金融交易的真实办公环境,还因为这种布局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首先从3个方向的显示大屏均能够保证实验室内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教师当前演示的内容;其次教师有非常宽敞的活动空间,可以到达实验室任何一个角落,观察和掌握学生当下对教学内容的跟进情况,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节奏;最后每位学生的学习空间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能够保证教师在集中教学时间内学生的独立学习空间,同时也方便在讨论时间内学生的互动学习空间。

松散型金融实验室内部布局也是一种北美高校常见的布局方式。相比长条型布局,松散型布局侧重于更加独立的空间,在一些高难度金融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这种布局极具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一个独立空间内集中于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自主独立操作能力。除此以外,这种布局方式还可以自然形成分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一些分组对抗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松散型布局也保证了教师在实验室内宽敞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专注度和教学节奏的整体把握。

马蹄型金融实验室内部布局是最后一种北美高校常用的布局方式,它的优势主要在于功能和用途的多样性。相比于长条型和松散型布局,马蹄型布局牺牲了一定的教师活动空间,导致教师很难掌握位于实验室正中心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该布局所有学生的视野方向一致,因此放弃了3个方向显示屏的设计,损失了长条型和松散型布局无差别学习视野的优势。虽然如此,但是马蹄型金融实验室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它不仅可以用于日常的实验课程教学,它还是一间非常标准的视频会议室,可以用于除实验教学以外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和视频会议等,所以这种实验室布局的利用率要相对更高。

2.5 运作模式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在运作模式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学生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实验室募集一笔真实的投资基金,交由学生进行直接的投资管理,部分投资盈利用以激励学生、补贴该金融实验室的运行维护成本等。由于北美高校商科和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性相对较高,所以虽然这种运作模式看上去风险较大,但是北美各高校仍然乐此不疲地采用[4]。据统计,55%的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采用学生基金投资管理这种运作模式,这些金融实验室的投资基金总计约有2.75亿美元,其中投资基金总额最高的是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金融实验室,基金总额为5 000万美元;其次是明尼苏达大学金融实验室和戴顿大学金融实验室,基金总额分别为3 500万美元和2 100万美元[1]。

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学生基金投资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主要原因是:第一,严格的学生招募制度,参与投资基金管理的学生必须具有过硬的学识功底、实际市场操作经验和专业教师推荐;第二,每进行一次重大交易操作,需要制定严谨的决策报告并由学生基金投资实验课程的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后决定是否进行该重大交易操作;第三,进入基金投资管理小组的学生具有完全独立的投资操作决定权,责任意识和专业精神兼备;第四,每年年末向学校董事会提交当年基金运营管理年报,由董事会进行绩效考核。正是因为具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这样的实验室运作模式才能得以在北美高校中备受推崇,同时也借由残酷的金融市场切实锻炼了精英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借鉴。

3 我国高校建设金融实验室的现实目标

综上所述,虽然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但是真正的快速发展期也在近几年,与我国相差无几,但是其建设效果卓有成效。就北美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特点及其借鉴价值来看,我国高校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应当具有以下几点现实目标[6-12]:

3.1 给予学生真实的金融行业工作环境

建设金融实验室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将真实的金融行业工作环境带进校园,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所从事的事业,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该行业的认识。此外,真实的环境能够提升专业性,教学活动在仿真的空间内演示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教师与学生保持更高的专注度和教学效率。

3.2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分析工具

金融实验室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照本宣科,而是实实在在的着手操作,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真实的金融分析工具,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代入感。同时,熟练掌握金融分析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融入金融行业。

3.3 将教育教学与真实金融活动挂钩

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钩,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商科和金融专业,如何学以致用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所在。建立金融实验室可以将学校教学活动与真实金融活动挂钩,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需要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高的人才,这也是建设金融实验室的重要目标。

3.4 营造金融技术与高新科技氛围

高新科技对于商科和金融专业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从计算机技术到量化投资程序编写,从信息技术到数据科学在金融投资中的广泛应用。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仅仅停留在一个学科专业领域已经不够了,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所以,营造金融技术与高新科技氛围、建立学科交叉意识也是一所现代化金融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之一。

3.5 提高学校形象与专业性

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等,归根到底的目标还是在于提升学院和学校的形象、专业性以及知名度。高校教育的目光不能仅仅注视于一届或是几届学生的培养,而是一个长期的形象、口碑和专业性的积累过程。所以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也不能仅仅依靠短短几年的成效来进行判断,同样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References)

[1] Kevin Mak. Building an investment lab,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Z]. Stanford University, 2015.

[2] Norton K M, Kim J. Establishing Financial Leadership Lab/Trading Room with Limited Resources[EB/OL]. 2012. http://ssrn.com/abstract=2048506.

[3] Lawrence E C. Student Managed Fund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2008(18):67-83.

[4] Cooley P L, Hubbard C M. FAQs about Student Managed Funds[J].Advances in Financial Education, 2012:72-83.

[5] University Finance Lab Survey (2016)[EB/OL].http://universityfinancelab.com/finance-lab-stats/.

[6] 房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76-179.

[7] 黄振羽,丁云龙.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关系的演化研究:从一体化到混合的治理结构变迁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15(6):815-823.

[8] 杨菁.对金融学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421-424.

[9] 徐志玮,国国家实验室的科研评估和启示: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01-206.

[10] 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34(5):27-32.

[11] 范旭,张端端,林燕.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46-151.

[12] 肖小溪,代涛,李晓轩.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改革动向及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376-382.

猜你喜欢

北美布局实验室
北美灰熊被杀案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纪行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