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基本范畴、空间格局谋划及实施策略

2018-03-30高丹桂王艺潜张志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重庆贸易

高丹桂, 王艺潜, 张志强

(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5; 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 400065;3. 重庆市政府研究室, 重庆 400015)

当前,以区域贸易协定(RTA)为主的区域贸易秩序的影响力正在上升,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TPP[1]和我国近几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区域化秩序兴起并强化的背景下[2-3],亚太经济圈[2]、欧亚大陆经济圈的联系日益紧密,“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很多区域和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上升[3],未来若干年很可能形成以一些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国际贸易圈。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被确定为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的运营中心,同时也获批为国家自贸试验区,正致力于打造内陆国际贸易辐射圈。根据重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2016年度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对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基本界定,我们从基本范畴、空间格局谋划及实施策略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丰富和完善。

一、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基本范畴

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本质,是重庆作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形成的经贸线路、利益版图、开放格局。

(一)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内涵

“圈”以重庆为营运中心。与一般国际贸易圈不同,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不仅体现了特定区域多边贸易活动圈层,更强调了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及其作用路径,体现了以重庆为营运中心这一特质。

“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作为重庆在世界经贸大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具体支点之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推进,其经贸活动范围可能出现动态调整,没有机械、固定的空间约定。

“圈”是立体化的空间形态。重庆既不沿海也不沿边,以其为中心构筑的国际贸易辐射圈,实质上就是一种格局,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圈,而是紧扣各种交通方式的具有多维、立体、丰富的国际贸易范围。其覆盖范围表现为以重庆为中心、不同辐射半径的经贸活动圈,目前的空间主体是“渝新欧+4小时航空经济圈”。

“圈”具有辐射和集聚的双重属性。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在国际贸易互联互通中相互集聚、双向辐射,达成各取所需、各展所长的目的,其功能发挥的过程,是集聚和辐射双向协同作用的过程。对国外的贸易辐射,是建立在国内货物、要素集聚基础上的辐射;对国内的贸易辐射,则通过集聚国际资源要素来实现。

(二)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特征

从层次来看,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是国家层面国际贸易圈的一个亚圈。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圈的组成部分,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是建立在“一带一路”节点和枢纽互联互通基础上的国际经贸活动圈,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影响圈。因此,必须在我国国际经贸发展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和把握新常态贸易利益调整的大势和潮流[4],思考贸易辐射圈的空间布局和路径设计。

从地域来看,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具有很强的内陆特征,可以说是内陆“地基”上“加盖”的开放型贸易圈。对比世界上其他知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重庆有一个显著的地域特点,既不靠海、也不沿边。这就决定了重庆打造国际贸易辐射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通道和方式,必须创新操作路径和运作模式。

从阶段来看,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正处于加速成长的关键节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已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陆开放不断向广度、高度、深度拓展,国际贸易辐射圈雏形初显,但其中心功能还仅局限在局部或区域性层面,相比纽约、新加坡、上海、香港、迪拜等世界级国际贸易辐射圈,无论是辐射能级还是外贸体量,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内容上看,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具有业务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经贸活动包含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但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贸易关系,还包括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合作、人员交流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格局。这有利于重庆创新内陆开放模式和路径,推进重庆打造一流内陆开放高地,建成国际大都市。

(三)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定位与功能

1.承载国家建设的具体载体

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以中新合作示范项目和重庆自贸区为核心依托,辐射内陆,联通欧亚,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新示范项目是国家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具有全新的发展内涵,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环节和实施载体,承载着开创国家发展新高度的新要求。随着这些载体的陆续发力,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建设。

2.集聚辐射内陆的重要极核

重庆凭借日益增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已有资源或传统优势所形成的某些专业产品的中心交易市场,以高度国际化、规范化的贸易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营运网络为依托,集聚交易量大、辐射面广、功能完善、管理先进的专业交易市场或交易机构,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贸易平台,构建国际贸易辐射圈,在全球贸易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集聚辐射作用。这将进一步丰富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促使生产要素在全国甚至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争取国际贸易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使要素集聚成为获取和增强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

3.联通欧亚的贸易活动平台

重庆区位优势突出,贸易地位重要,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建设支点,更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通过“渝新欧”联通中亚、西亚、欧洲的向西开放局面初步形成,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铁路贯通亚太地区的向东开放格局已经比较成熟,正努力打通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面向印度洋和非洲地区。重庆借助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及其构筑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构筑国际贸易辐射圈,东接亚太,南抵印度洋,西穿中亚直达欧洲各国,将东亚、东南亚与中亚、欧洲有机联系起来,促使各区域经贸活动更加频繁和活跃。

4.驱动投资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突出功能就是集聚商品、要素、服务等,推动内陆地区贸易方式的转变,服务贸易是其极其重要的贸易内容。这就需要围绕内外贸易一体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即金融、交通、通信等产业发达,海关、商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等政务商务服务完善,同时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商业环境、文化氛围、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推进国际商贸大流通体系的建设。目前,不管是重庆还是其他内陆城市,贸易内容多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而且与货物贸易有关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贸易平台等现代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口岸服务水平与国外口岸城市也还存在差距。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重构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格局[5],贸易方式已由以最终产品贸易为主的货物贸易向多元化贸易方式转变,包括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总部贸易等贸易形态。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将顺应内陆地区贸易方式转变大势,推动贸易格局由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作为有效补充的格局转化,不断拓展重庆国际贸易圈集聚辐射的深度与广度。

二、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空间格局谋划

(一)构筑“一心六轴三扇面”的空间格局

重庆构建国际贸易辐射圈,可以重点依托“渝新欧+4小时航空贸易圈”,水陆空立体化推进、全方位拓展,形成“一心六轴三扇面”的空间分布。

1.“一心”

“一心”是指以重庆尤其是肩负着主要集聚辐射功能的主城区为整个国际贸易辐射圈的中心。这样的架构选择,照应了中新合作示范项目以重庆为营运中心的国家建设设计,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把重庆建成国际物流和贸易枢纽的新要求,也与重庆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目标一脉相承。

2.“六轴”

“六轴”包括远西轴、近西轴、东轴、南轴、西南轴和航空轴。一是远西轴。陆路向西,主要是通过“渝新欧”铁路,从阿拉山口出境,连接中亚、欧洲大市场。二是近西轴。同样是陆路向西,近期主要依靠已有铁路从霍尔果斯出境,连接中亚、西亚;未来可依托在建的中巴铁路,连接巴基斯坦,并通过瓜达尔港形成铁海联运,联动海湾地区,甚至对接非洲大陆。三是东轴。由水陆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以及沪渝蓉铁路大动脉、公路,未来还可以依靠在建或规划建设的沿江货运铁路,在上海、宁波等节点链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四是南轴。主要是通过高速公路、渝深等铁路快线,在深圳、钦州等港口出海,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南亚、大洋洲。五是西南轴。它主要通过铁路、公路、管道大通道连接,经渝昆高速和渝昆铁路、泛亚铁路,对接东盟国家,并通过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延伸到南亚诸国。一旦泛亚铁路全面建成,该轴有望成为重庆通往非洲的主要通道。六是航空轴。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同时,通过航空货运,南向连接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甚至悉尼、奥克兰等重要节点城市,东向直达台北、首尔、东京等特大城市,再通过路面交通,形成有效的贸易覆盖。

3“三扇面”

“三扇面”包括了东、南、西三个扇面。一是东扇面,主要由东轴辐射带构成,面向亚太地区,形成以铁海、江海、铁空联运为主的国际贸易,覆盖面包括韩国、日本、朝鲜、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或地区。二是西南扇面,主要由南轴和西南轴两大地面辐射带和南向空中走廊构成,通过铁路、公路、航空或铁空联运,连接东南亚、南亚和澳洲等。三是西扇面,主要由远西轴和近西轴两大辐射带构成,通过铁路、公路以及铁海联运对接广大的亚非欧大陆。当然,从长远来看,如果北冰洋航线打通,那么向北的铁海联运可以季节性地直通欧美,形成由四个扇面构成的国际贸易辐射圈。

(二)贸易辐射带及其重要节点

1.远西轴贸易辐射带及其重要节点

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重庆最具特色的国际物流通道和贸易辐射带,也是重庆打造国际贸易辐射圈的重要支撑。这条辐射带的主要节点有五处。一是国内的阿拉山口。这是渝新欧物流和贸易的出境关节点。目前,该节点的物流吞吐能力几近饱和,亟待在站场、仓储、中转集散等硬件设施方面扩能、提升。二是哈萨克斯坦境内,主要节点是阿拉木图,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集散、分拨中心。三是俄罗斯境内,最重要的节点是莫斯科,目前已经成为重庆对俄贸易的关键节点。四是波兰境内,华沙是重要节点,是重庆对东欧物流和贸易的枢纽。五是在西欧,杜伊斯堡是最关键的节点,也是渝新欧的西端终点,直接面向西欧诸国。它承担着渝新欧国际贸易去程货最终分拨中转功能和回程货集散功能。

2.近西轴辐射带及其重要节点

受限于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这条贸易辐射带目前实际承载的内容非常有限,但考虑到它的发展远景,主要有两条具体线路可能得到发展。一是依托渝新欧铁路国内段从霍尔果斯出境,然后经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再到西亚,最后到达土耳其,进入地中海;二是从新疆出境后,通过中巴公路或规划建设的中巴铁路,到达巴基斯坦或者伊朗,再远可通过铁海联运到达海湾、非洲地区。近西轴的主要节点包括喀什、霍尔果斯、瓜达尔港、卡拉奇港、塔什干、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等。

3.西南轴贸易辐射带及其重要节点

西南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正在筹划建设中,近期主要依靠公路来实现。未来,随着泛亚铁路的建成,将形成联通东盟、南亚的铁路网,南轴和西南轴皆可依靠铁路运输支撑,连接东南亚诸国、孟加拉国甚至印度,或者形成新的铁海、铁空联运通道。西南轴的主要节点包括昆明、万象、胡志明市、曼谷、清迈、仰光、吉隆坡、新加坡、金边等。

4.东轴、南轴贸易辐射带及其主要节点

东轴主要依靠的是渝沪五定班列和五定班轮,其重要节点包括上海及其附近港口,同时还包括铁海联运、江海联运等连接的海外节点,近者如菲律宾,远者如日韩等重点物流和贸易中心。南轴主要依靠高速公路、铁路,是目前为止重庆最重要的出海大通道之一,但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发挥比较有限。其重要节点包括深圳、香港、马尼拉以及东盟各国的重要沿海贸易城市。东北暂时还未成为重庆国际贸易通道,但假以时日,重庆到连云港或青岛的出海大通道可能会为重庆打开东北亚国家贸易的新窗口。

三、打造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实施策略

(一)欧亚联动,圈带融合

从“海洋时代”开放的角度来看,重庆地处内陆,是开放的末梢;但从新兴的陆路开放来看,重庆处在中国内陆腹地的西部,又是开放的前沿。西欧、东亚同为世界上最具商业活力的两大经济板块,除了海上、空中的互联互通,陆地上的互联互通也具有很好的前景。重庆作为西欧、东亚两大经济圈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缘优势。“渝新欧”商业化运营以来,重庆与欧洲之间的陆上物流贸易总量不断增长。这也是重庆在欧亚贸易中新兴地位和重要作用的体现。重庆构建国际贸易辐射圈,贸易的主要增长点是欧亚贸易。因此,促进欧亚互联互通,开辟新的物流贸易通道,是重庆构建国际贸易辐射圈的重要着力点。

依托前述的东、西、南轴的多条线路,欧亚联通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但有西欧与中国内陆之间的国际贸易,还有东南亚经重庆中转形成的国际贸易,而且还有日韩经重庆与西欧、东欧、中亚的双向贸易。事实上,重庆作为中心,与多个重要一级节点连成一片,形成了多轴、多经济带(走廊);若干个经济带(走廊)有机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多板块的不规则国际贸易圈。

(二)中新示范,普惠多方

重庆依托中新合作项目推进国际贸易辐射圈建设,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建设的内容不仅仅面向中新两国企业、具体商业项目,同时也适用于第三国与重庆的一系列经贸合作,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普适性。这也符合“有形+无形”“增量+存量”“市内+市外”的示范项目的本质特征。

中新合作示范项目既是重庆打造国际贸易辐射圈的重要支撑,也是关键基础和核心优势。至少从目前开始,重庆的国际贸易辐射圈具有中新合作示范项目的基因。当然,仅靠新加坡自身的企业、商业项目难以支撑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因此,必须在中新合作示范项目的良好背景下,广泛吸引多方企业参与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建设,这些企业同样享受中新合作示范项目的优惠政策。

(三)双向多维,投贸一体

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并不仅仅是重庆与周边地区的互通有无、自娱自乐。相反,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要面向全球、带动周边,形成双向的开放,既要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同时也要带动周边地区扩大开放。要形成多维开放体系:在交通物流上,水、陆、空、讯、管五种贸易通道同步推进;在开放内容上,双向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协调并进。

打造国际贸易辐射圈不能孤立地拘泥于贸易领域,还应该注重投资与贸易的协调、融合,以贸易促进投资,以投资繁荣贸易。投资是贸易的先导,贸易是投资的结果;贸易得利刺激进一步投资,扩大投资带动贸易增量。很多时候,贸易与投资密不可分,比如服务贸易的跨境结算,本身就可能是投资行为。促进投贸一体,实则是为国际贸易辐射圈根植源源不断的资本利益动因。

(四)集聚流量,辐射周边

国际贸易辐射圈能否名副其实,关键是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流等诸多流量的集聚。能够充分集聚这些流量,国际贸易辐射圈就不仅是一张抽象图,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贸易版图和格局。因此,打造国际贸易辐射圈的重中之重,就是集聚各种流量。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民币跨境结算、离岸结算带来的资金流。

流量集聚能够突出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增强其辐射能力。辐射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带动、服务周边兄弟省市上。要打通辐射路径,消除辐射的行政区域障碍,加强区域合作,扩大辐射能效。

(五)实践先行,政策跟进

打造重庆国际贸易辐射圈,要摒弃“先政策、后实践”的传统思路,把政策创新融入实践创新之中,根据实际需求点对点出台政策,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避免出现政策出了一大批、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要以投资贸易实践反推政策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努力争取国家部委给予优惠政策;以项目合作倒推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倒逼制度创新;用足用活优惠政策,通过整合打破政策碎片化,形成优惠政策的集成效应。

政策创新要紧跟问题导向的实践探索,对投资

贸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有及时的政策研究;对解决问题的实践动作,要有及时的政策支撑和跟进服务。

(六)大小并举,主辅并重

重庆推进国际贸易辐射圈建设,要顺应产业生态培育的规律,既要抓大企业、大项目,也不忽视小企业、小项目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抓龙头性的大项目,以大带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凸显形象。另一方面,也要抓一系列比较零碎的项目,以小育大,或者逐渐形成集群,以此形成良好的贸易生态圈,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

重庆推进国际贸易辐射圈建设,业务领域必须全方位统筹。一方面,借中新项目合作的东风,立足于中新合作示范项目,突出金融、航空、物流运输、信息通信这四个重点,尽快塑造品牌,形成特色集群。这是重庆亟待加强的领域,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将有时效性的政策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品牌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局限于以上四大领域,必须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的角度,思考旅游、文化、教育、技术、劳务等贸易形态的拓展衍生。这类领域,项目相对细碎、受管制相对较少,循序渐进,不用下大力气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文学.TPP在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中的双重功能[J].财经问题研究,2012(12):81-89.

[2]陈淑梅,全毅.TPP、RECP谈判与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J].亚太经济,2013(2):3-9.

[3]张亚斌,范子杰.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3):30-46.

[4]冯雷.新常态:重新定位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利益[J].国际贸易,2016(2):4-7.

[5]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30-59.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重庆贸易
重庆客APP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贸易统计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