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研究
2018-03-30沈爱婷
沈爱婷
(安徽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被国内高等院校的数学、统计、经济与管理等院系设置为基础课,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概率统计涉及的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早在十七世纪概率统计就已经在金融保险业等方面有所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在医学、交通、人口统计、金融、微商等方面被频繁应用,并且这些方面有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进一步促进了概率统计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学者投入到新工具新理论的研究中,让统计学体系更加完善.这门课程虽然比较抽象,但作为老师要做到让这门课具体化、生活化并且与实际相结合.目前,大多院校都比较重视理论的讲授而轻视实际的应用,老师应当做到在让学生对学习概率统计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又能从实际问题出发借助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的出现,数据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大数据所涉及的各行各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价值,因此大数据的研究受到了政府、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当前,大数据所涉及的内容和方面过于广泛,具有规模性、多类型性、处理快速性、预测性和潜在性等几个特征,所以必然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其中统计软件的操作是必备的处理数据的技能.因此种种这些现实必将促使概率统计课程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一些改变.
在大数据时代,灵活学会概率统计课程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发现数据内部的规律,可以在大而杂的数据中寻找到需要研究的方向,从而加快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进而更快地进入主题[1].在分析大数据时我们总想着找到数据之间的联系,那么如果我们用概率统计中对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演绎和归纳思想来处理数据,推演数据的演变趋势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在大数据中运用概率统计模型会让理论更结合实际,便于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这门课程.在本文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大数据的认识,基于时代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促使这门课需要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出新的建议.
2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进行调整
2.1 把趣味和生活引进课堂教学
概率统计是对随机现象中隐藏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相比较其他的数学学科,会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对其学习会失去兴趣,这将不利于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因此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每一个新知识点讲解的第一节课往往都是学生印象最深的,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是否能熟练掌握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将本节内容的发展史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历史化.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让学生全面了解概率统计的发展史,简要介绍概率统计大家的生平,通过一些趣味故事介绍他们对本节内容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通晓古今,对概率统计发展史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的认识,开阔学生眼界,对以后的学习有着引导意义[2].比如在讲解概率的定义时,可以告诉学生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过概率的古典定义、几何定义、频率定义以及主观定义等.借助具体实例展示这些定义各适用于对应的随机现象中的概率,进而引出如何给出适用于一切随机现象的概率的一般性定义的探索性问题.1900年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要建立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解决这个问题,1933年苏联科学家柯尔莫哥洛夫首次提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这个定义概括了上述几种具体概率定义的共同特性,提炼出概率的基本性质,是概率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3].学生了解这个发展历史就会对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容易理解,不会觉得怪异抽象.
在大数据时代下学习概率统计应该让课堂更接近实际生活,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概率统计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无处不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论应用意识,增强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酒吧街头打赌,运动员射击比赛,彩票销售中心等都可以拿来作为课堂案例.比如随机相遇的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知道两个人生日的所有的可能性搭配有365×365种,其中生日相同有365种可能性,那么这两个人的生日相同的可能性约为0.0027,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假如在人数超过50的一次聚会或者一个班级里,存在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又是多少呢?这里可以跟学生讲一个美国数学家伯格米尼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在台上随意挑选了22位观众,结果有两位观众的生日相同,通过计算当人数达到64人时,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已经达到99.7%,这几乎已经是必然事件了,教师可以在班里现场做一个验证,进一步向学生解释小概率累积效应,带动课堂气氛.
2.2 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
2.2.1 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固化,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门课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课堂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形.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已迫在眉睫.首先不再让多媒体和计算机只是用来播放视频和课件,要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大数据时代下讲授概率统计内容更多的是理论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所以当讲授完理论的证明后要跳脱出来,向学生解释定理揭示了哪些问题,定理在实际中有什么用.数理统计那一部分因为涉及大量数据的计算问题,计算量过于庞大所以无法进行具体计算,所以这一部分的难度在于学生如何通过统计软件得到结果,因此老师应该更多一些的投入时间向学生介绍统计软件的使用.在概率论部分要求学生可以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一些概率实验,例如用计算机重复实验蒲丰投针问题,去验证π的值,这是个很有趣的实验,相信学生都会在自己动手实验后对事件的概率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所以计算机,多媒体带来的图像、模型展示,对实际问题处理的过程会更加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高校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主要由概率论基础知识和统计知识两部分组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只对理论及其证明进行介绍,并未更多的解释理论的实用性,其间虽有部分习题,但也都是把实例简化后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的问题.整个课时的安排也是概率论所花时间多,而数理统计只用很少的时间来介绍部分统计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对概率统计这门课产生误解,认为这门课就是在学习公式、定理和证明,从而忽略了概率统计本身的实用性和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这是很不合理的,在大数据一年强过一年的趋势下应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数据的能力.为此应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带着学生先浏览涉及概率统计的实际问题的风景,而后再进入概率统计的天堂,就使得各种概念和理论有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强化概率统计思想与方法的认识,增加统计软件的操作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在不影响课程完整性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降低理论的难度,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
②为加强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处理数据的能力,增加描述性统计部分内容,能够进行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4].
③融入统计建模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根据实际问题建模的动手能力,建立概率统计案例库,以案例引入知识点,将统计和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概率统计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的运用受到实训和培养.近几年来,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试题中频繁出现涉及概率统计知识的题目,统计建模大赛选题形式实行开放性的数据分析模式.例如:2015年的B题“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2013年D题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1年A题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2018“东证期货杯”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初赛通过直接在线发放选题数据撰写初赛论文.这些试题都需要参赛者对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参赛者懂得概率统计的知识,所以将统计和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概率统计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5].
④开设实验课,将SPSS、SAS、R等统计软件引入到教学中.
2.3 改变考核内容
除了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需要改变外,学生的考核标准是否合理也是需要深思的.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课后作业情况和最终的考试成绩来判断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现在学生作业的抄袭情况严重,老师如果仅通过学生上交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准确的,因此改变考核机制是有必要的.教师应采取更灵活的考核方式,由考试成绩、论文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这四部分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增加课程论文这一项的好处有很多,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应用分析问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实践成绩包括实验课的表现,参加建模比赛等活动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听课效果、作业的完成、课堂的随机性提问、随机小测验等.通过这写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得到最终的成绩就比较全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成果,也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最终达到了统计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有着一年强过一年的趋势,深入到各个领域,其分析应用服务于社会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此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灵活运用将会给大数据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和有效的利用.上述是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与实践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总之,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课程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也必将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考核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