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平和心里一定住着至爱
2018-03-30三秋树
文◎三秋树
人在旅途,不仅有风景,有时还会有飞机晚点,而且是那种事先没有预告,发生了也不知何时起飞的霸王式晚点。得动用多少修养,才能不急不躁不愤怒?遇见这事,要务在身的老林也很烦躁,他选择了发朋友圈“吐槽”。
其中一个朋友的评论挺降温。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女儿也在身边,你会怎么跟她解释这件事?”
老林回复:“飞机因贪玩迟到了,就像我们调皮所以上学会迟到一样。”
“所以,现在的心情是不是好多了?”
老林继续回复:“哈哈,你是高人。”
“我们都是俗人。”
是啊,你我皆凡人,当权利被侵犯,人格被冒犯,谁没有冲冠之怒,谁不想逞一时口舌之快,可是,想到家中那个小人儿,所有的理智瞬间各就各位了。
那个小人儿,就是我们的儿女。
他们,是父母们的底线。
那日坐出租车,因为躲让一个行人,司机踩了一脚急刹车,惹怒了后面一辆私家车。私家车主不依不饶地追了上来,别停出租车,将司机薅了出来,各种难听的话像爆裂的下水道一般袭来。
由始至终,出租车司机一直在诚恳地道歉,甚至,有几分窝囊。最后,路人怒了,警告那个私家车主“差不多就行了”。
车子重新启动,出租车司机先是因为耽误了我的时间而道歉,然后,感慨地对我说:“要是我还是二十郎当岁的时候,他起码得住半年的院。但现在,我儿子都二十岁了,跟刚才那司机差不多大,下不去手啦。再说,他也是有父母的……谁的孩子谁不疼。”
他右手臂那大片已然有几分模糊的纹身,似乎可以佐证他曾经睚眦必报的血性青春。而此刻,他是一个主动向生活缴械的父亲,赚干干净净的钱,说文明礼貌的话,面对挑衅谩骂,自成一派地云淡风轻。
他的心里,装着他的儿子,父亲这个身份于他,不仅代表着一种权力责任,更是一场修行。
老友 D前年辞职了。
四十岁再就业,在一家十分不景气的出版社一切从头再来,我都替她感到吃力。可是,她至今都没后悔。她原来所在的单位是家“工资高事少离家近”的老牌事业单位,她当初过五关斩六将地考了进去。
可是,凡事皆有代价,在她的职场里,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个月领工资时,D都觉得多一分收获,就是多一份良心上的割地赔款。而最终让她决定离开的,是十岁的女儿为了竞选班长而陷害竞争对手这件事。
她才十岁啊,就知道把垃圾放在同学的座位里,然后投诉同学;偷偷改了同学的卷子,让其考试不及格;体育课上,摇绳时故意把那个竞争对手绊倒,致其右臂骨折……
女儿说:“妈妈,是你说的呀,对对手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D知道,自己把职场里的杀伐带回了家,或者说是自己那满心满眼的戒备与筹谋给了女儿误导。
她果断辞职既是为了女儿,也是为了自己,她不想长成一个黑暗的女子,一个阴谋的妈妈,她更不希望未来,自己的女儿成为她的复制品——靠脑力活动挖坑,而不是靠智慧过好这一生。
那样的生活,再富足,也永远与体面无关。
如今的D工作得很辛苦,常常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她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用女儿的话说就是:“从前的妈妈像乌云一片,现在的妈妈,像向日葵一株。”
谁能改变我们的精神气象,让我们敢于修复自己的漏洞百出,主动向世间的一切美好靠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缘悟性。而孩子可以,他们全身心的依赖与信任,是责任的发源地,是温柔的孵化器,也是平和的流水线。
放眼周遭,不难归纳:每个平和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或几个至爱。
这至爱,多半是他们的子女。
恰如漫画家丰子恺所言:“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穿越浊世、历尽劫波的丰子恺,是顽强地将童心贯穿一生的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儿童崇拜者,一个有风骨,但绝对温柔的父亲。
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孩子,温柔以待。
那么,就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先温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