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2018-03-30,
,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方针.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人与自然、城乡一体、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存续城市文化记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新型城镇化将给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现代服务业,同时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表现为重内容轻资产、智力集约、绿色无污染.而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布局的要求是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文化产业正好契合了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的需求.文化产业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而新型城镇化也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而,实现对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度,可以为政府在制定二者发展的相关政策决议上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城市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研究成果仍十分缺乏,主要有:①认为文化是推动城市化乃至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巨大,强调文化产业的作用和角色.Scott[1]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Landry[2]则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推动文化创意城市的形成.花建[3]阐述了文化产业从四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做出贡献.赵莹[4]提出了文化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席啸[5]则以上海松江区为例,分析了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杨剑飞[6]强调了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担当.②阐述了城镇化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Bornstein[7]认为城市能够提供更多文化消费.Scott[8]分析出了创意人才在城市的集聚是文化消费的原动力.Florida[9]则认为小城镇能够吸引创意阶层.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协调发展理念,将两者分别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其相关关系,强调双向关联与作用.段莉[10]分析了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逻辑与价值.王艳秀[11]和吴红蕾[12]分别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策略.齐骥[13]则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思路.徐文明[14]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程度.李玉红[15]则采用肯德尔和斯皮尔曼分析方法,利用年度数据,发现城市化水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正向相关关系显著.姜照君[16]则借鉴耦合度模型,利用2005~2013年数据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化的耦合情况,发现二者协同关系脆弱.④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情景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花建[17]和王光文[18]分别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要突出的四个重点与五大重点.董芳[19]则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做出了积极探索,并且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轻视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二是比较缺乏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的关系研究.三是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逻辑演绎的描述性方法,很少有学者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仅有的实证研究也未涉及新型城镇化,并且2013年之前国家尚未统一文化产业测算口径,而新型城镇化也是2012年之后才被正式提出来.实证研究存在指标选择单一,数据不精确等问题.从内容上看,这些实证研究主要是从国家整体层面来比较不同时间内城市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情况,鲜有学者从宏观省际的角度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开展耦合研究.因此,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协调耦合关系,构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利用2015年省级截面数据,对全国28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2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最早是指两个及以上电子元器件的相关配合和影响,导致能量传输大小不同的现象.后来发展到由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即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两个及以上的复杂系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情况下的演化规律.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相互支撑且相互影响.因此,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各耦合要素的彼此作用与相互影响定义为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耦合.
(1)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耦合.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产业与市场培育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新型城镇化能够带来更多消费,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同时也能够产生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带来巨大的超额利润,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该领域,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2)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耦合.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为发展的供需方.文化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重塑了新的产业格局,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发展要素,使得新型城镇化更具特色,更加环保,更加宜居,吸引力更强.新型城镇化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空间,提供了更多资源支持,扩大了文化产业市场容量,推动了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
(3)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服务体系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使得政府在税收、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土地使用等方面向文化产业倾斜.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文化产业进一步细分,培育优势与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则会吸引和催生大量的服务型组织机构,如文化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机构等,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更多契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较全面的配套服务体系,吸引了更多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从而带动产业与城镇化共同升级.
由此可进一步将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定义为两个系统因为各自的发展需要,相互作用使得整个复合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其耦合协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2.1 新型城镇化对文化产业的支撑
(1)市场与人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成为现代市民.现代市民必然产生新的文化需求,而且现代市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都大大超过农村居民,这些都将推动形成巨大的、潜在的文化产业市场,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空间.新型城镇化能够吸引更多其他产业领域的企业家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而且由于教育环境的优化,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型劳动者进入该领域,为其带来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2)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形成.目前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等都集中在城市,而新型城镇化将打破城乡之间要素流通的壁垒,拓展文化资源的来源渠道,使得文化资源能够实现跨界、跨区域自由流动.各类文化要素在城镇空间上交织、集聚与融合,推动形成新的、高效的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模式,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保证,也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新型城镇化要利用招商引资、建立健全产业制度体系、加大产业培育的政府投入力度等手段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商业环境越好,往往越容易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事业等配套项目投入巨大,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将重塑文化空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种产业链被解构,形成分工与合作格局,由此形成了各类正式或者非正式、线性或非线性的网络关系,在这些网络中存在各类信息、资源的流动,加速了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提高了产业链各环节专业化水平和附加值,降低了文化产业运行成本,推动了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新型城镇化是各类知识及产业要素的传播和扩散平台.借助于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信息得以被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由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3)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要求生态环境友好,在产业布局上文化产业更受益,同时文化产业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也与这一要求匹配.新型城镇化解构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将获得更多话语权,最终实现各类文化的普遍化,均等化,实现文化民主环境生态友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文化要素的集聚、融合与作用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城镇市民对文化的欣赏水平、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都将提高到一种新的层次,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层级的跃迁.
2.2 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1)社会人文作用.文化产业可以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城镇特殊的、特色的文化资源,建立地区文化产业品牌,不仅能提高城镇的文化知名度,延续城镇文化精神内核,而且还能够给城镇带来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形成特色优势,避免了“千镇一面”的窘境.文化产业能够涵养并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人们对现代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够带来思维、观念的变化,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市民.文化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知识型劳动者进入该领域,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得更多知识在更广范围内溢出,从而带来了城镇知识的更新与创新.
(2)经济作用.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其产业链较长,能够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该产业一旦形成,各产业链环节就能够吸引更多创新要素,使其不断壮大,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能够拉动城镇人口就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由于该产业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与可拓展性,能够带动更多人就业.此外,该产业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关联辐射能力强,可以与制造业、旅游业等诸多产业进行融合,不仅能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而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解放城镇剩余劳动力.文化产业能够改变城镇产业格局,进一步促进城镇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城镇产业创新水平.此外,文化产业的集约性主要体现为文化产业园,园区的建立能够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流通和信息传播与组织协调成本.
(3)生态作用.文化产业是绿色、无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而且具有知识性、技术性与创新性,重内容轻资产,必然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以创意为中心,通过科技融合,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大大减轻了地区环境压力.文化产业能够改造城镇空间生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类文化遗产,以及遗留下各种老城区、老厂房和老仓库.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通过对其重新改造开发,如建设创意或工业设计中心,不仅能获得产业经济效益,更关键的是破解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产城融合的难题.文化产业能够改变城镇有限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增加值.文化产业能够推动城镇规模扩张.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资本投入与要素集聚,并且溢出和扩散效果明显,由此带来城镇化的圈式扩张.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关系
3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同学理论,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与效果决定了系统在到达临界区域时的走向,即系统的序与结构.在这个临界的相变点上,系统内部变量有慢变量和快变量两种.其中,慢变量即系统的序参量决定了系统的相变进程.系统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相变进程,左右着系统相变特征与规律.耦合度就是对系统序变量之间协同作用的度量.因此,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作用程度定义为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3.1 新型城镇系统-文化产业系统有序度
构建功效函数.定义e(e1,e2)为“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系统.其中e1,e2分别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和文化产业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定义eij(其中,i=1,2;j=1,2,…,n)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指标,对应的数值为Xij(其中,i=1,2;j=1,2,…,n).若eij取值为正,值越大表示该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若eij取值为负,取值越小表示该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为了消除由于单位不同和量级情况造成的分析误差,将对eij取值即对应的Xij进行标准化处理:
(1)
其中,φij,ρij分别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和文化产业子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将式(1)定义为“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系统的功效函数.并且由式(1)可知,eij∈[0,1],eij值越大,意味着对第i个子系统的贡献越大,反之越小.
由于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而又关联的子系统.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总体贡献大小可以用eij的集成综合来求得,一般采用几何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方法,研究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求得:
eij=∑ωijeij,
(2)
其中i=1,2;j=1,2,…,n,也把ei(i=1,2)称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和文化产业子系统的综合水平评价函数,ωij(其中i=1,2;j=1,2,…,n)为系统序参量指标对应的权重大小.
3.2 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根据物理学中关于n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即
(3)
由此推广到“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耦合系统,可得到这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即
(4)
由式(4)可知,“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系统的耦合度R2∈[0,1].当R2=1时,该系统的耦合度最大,两个系统实现了良性共振耦合,呈现新的有序结构.当R2=0时,该系统的耦合度最小,两个系统呈现无序发展的无关状态,即完全的不耦合.只要两个系统的有序度不能够达到同步的提升或者减少,由这两个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就处在不良耦合状态.设e1为新型城镇化系统综合序参量,e2为文化产业系统综合序参量,由此可以得到:当e1>e2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未能被文化产业很好的利用,产业竞争力较低,需要积极挖掘城镇文化资源,培育文化消费者,不断拓展文化市场空间.当e1 (5) 其中, T2=αe1+βe2, (6) 式中,D2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R2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T2表示为两个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α表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对复合系统的贡献程度;β表示文化产业子系统对复合系统的贡献程度,即αe1表示新型城镇化水平,βe2表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根据新型城镇化特征以及它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专家的意见,赋值α=0.6,β=0.4. 结合郭江江[22]、徐玉莲[23]对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根据D2值的大小,将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与文化产业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5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0 0.2 0.4 0.6 0.8 (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考虑到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耦合的复杂性,为了能够有效刻画二者耦合的规律与特征,在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全面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在指标筛选上,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评价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并筛选出其中的高频指标,由此形成一组指标池.其次,尽量从多维角度来反映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对相似性指标尽量选择方差较大的,以体现其代表性.再次,通过菲尔德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后建立起了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如表2、表3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的统计标准,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包括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企业、限额以上文化批发和零售企业以及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 (2)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其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来自指标观测值本身的大小,因而避免了人为的干预,在耦合系统指标权重确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熵权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与文化产业子系统的序参量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假设Xij(i=1,2,…,m;j=1,2,…,n)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项序参量指标的观测值;计算其比重,即 计算熵值: θijlnθij), 熵值标准: 得到序参量指标权重: 表2 新型城镇化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表3 文化产业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研究选取全国31个省市作为研究比较对象,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公布的统计公报.在确定新型城镇化系统和文化产业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时,取指标的最大值上浮10%和最小值下浮10%.即φij=maxXij*(1+10%);ρij=minXij*(1-10%);(i=1,2,…,m;j=1,2,…,n). (1)权重计算.根据熵权法计算出2015年各指标权重如表2、表3所示.(2)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计算.根据式(1)和式(2)可以得到各省市2015年新型城镇化子系统与文化产业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两系统综合水平以及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综合序参量数值如表4所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排序如图2所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综合序参量平均值趋势图如图3所示.我国各区域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度如图4所示.我国八大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协调度比较如表5所示. 表4 综合序参量数值 图2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排序 图3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综合序参量平均值趋势图 图4 我国各区域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度 地区e1e2e3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东北地区0.34040.04530.23740.05670.38170.0340北部沿海地区0.50390.16390.36330.15120.46260.0800东部沿海地区0.52510.03180.40780.06130.48560.0110南部沿海地区0.41870.01190.28820.08210.42070.0280黄河中游地区0.33330.02830.22670.03150.37670.0138长江中游地区0.31770.02420.23720.06050.37380.0252大西南地区0.29720.06100.22620.06880.36080.0347大西北地区0.30740.05300.22630.14190.34600.0809 从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序参量以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来看,有如下发现: (1)地区差异性分析.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我国“四大块、八大区”的区域分析框架[17].从均值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为最高,表明东部沿海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相比而言,大西南地区和大西北的有关值都是最低的,该区域总体上经济落后,新型城镇化能力差,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还不具备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基础.无论是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沿海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从标准差来看,除北部沿海地区(京津冀地区)外的其他7大区域内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相近,北部沿海地区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较其他地区的差异大.除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地区以外的其他6大区域内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近,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区域内省市的协同发展. (2)省市差异性.2015年,除贵州和新疆外,全国29个省市均表现为e1>e2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这说明,我国绝大多数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不同步,新型城镇化未能发挥其支撑作用,二者在协调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北京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综合序参量数值均位列全国第一,并且二者耦合协调度也位列全国第一.作为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并已向城镇化的高级层次迈进.2015年,北京的城镇化率为86.5%,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由于首都功能区的存在,自建国以来北京就步入快速城镇化进程,大量的外来人口尤其是知识型人力资源进入北京,使得北京在推进人的城镇化方面具有先期优势,而且北京拥有强大的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密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化方面都遥遥领先其他省市.此外,北京还是我国的金融集聚区,给北京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从全国来看,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总体普遍偏低,目前还没有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的省市.2015年全国31个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395 2.其中耦合协调度均值最高的是北京,其次是浙江和江苏.耦合协调度最低的是青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地是沿海省市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镇基础好,人才科技资源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人的城镇化与文化产品消费相匹配,文化市场不断壮大,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些地区在推动文化产品创新方面投入较多,成果显著,且强大的文化市场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也为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开辟了新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调结构的关键期,新型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在资金、土地及相关要素方面提供优惠,并结合本地区城镇特点,深化互动融合,不断推动二者协调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为了提高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结合上述结论,提出如下针对性建议: 第一,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城镇的文化市场,增强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的支撑能力.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显现.各地区要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加大公共文化事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文化消费基础.此外,要以财政资金为基础,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文化产业领域,提高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 第二,明确自身特点,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特色比较优势.我国很多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或者是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但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二者耦合协调度低.因此,各地区一定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文化市场优势,集中力量,形成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明确二者耦合发展的技术路线图,走差异化优势发展路径. 第三,构建有效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创新机制.要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政策,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要素耦合协调.以产业融合为基础,产学研政用协同为抓手,推动文化城镇化平台建设.不断健全产学研用协作机制,确定不同协作主体的权责,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信息共享和利益分享机制. 第四,致力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同省市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显著,对地区的发展影响作用程度也不同.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各省市的城镇化基础不同,而且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因此不能简单的以耦合协调度高的省市为追赶目标,而是要在向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路径,找出影响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做好资源的获取、利用与有效配置,在提高本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程度的同时,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1] A J SCOTT.Creative cities:conceptual issues and policy questions[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6,28(1):1-17. [2] C LANDRY.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ion[M].London:Comedia Earthscan Publication.2000. [3] 花建.发挥文化产业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力[J].学习与探索,2014(9):113-119. [4] 赵莹.文化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5(1):24-26 [5] 席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影响研究[J].企业导报,2015(10):157-160. [6] 杨剑飞.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担当[J].国际学术动态,2014(6):47-48. [7] L BORNSTEIN.Mega-projects,City-building and Community Benefits[J].City,Culture and Society,2010,1(4):199-206. [8] A J SCOTT.Cultural economy and the creative field of the city[J].Human Geography,2010,92(2):115-130. [9] R FLORIDA.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M].London:Psychology Press,2005. [10] 段莉.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逻辑与价值[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78-79. [11] 王艳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37-38. [12] 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26-28. [13] 齐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维度与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4(3):16-19. [14] 徐文明,闫颖.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9-72. [15] 李玉红.城市化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J].开放导报,2012(1):41-42. [16] 姜照君,吴志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耦合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16(2):129-133. [17] 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岳论丛,2013,34(1):124-130. [18] 王光文,王敬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新常态研究[J].开发研究,2015(2):86-88. [19] 董芳,赵青.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5(34):121-122. [20] 焦高乐,严明义.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碳生产率耦合度测度[J].城市问题,2016(8):32-38. [21] 袁晓玲,张跃胜.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耦合度分析[J].城市问题,2015(3):18-24. [22] 郭江江,戚巍,缪亚军.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测度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5):123-129. [23]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116-122.3.3 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4 结果测算
4.1 数据来源
4.2 数值计算
5 结果分析
6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