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建设助力钟山区第九小学校园蜕变

2018-03-30王润

大众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徽校风校园文化

文|王润

2017年11月,冬季运动会少儿太极展演。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九小学,虽在市中心城区众多学校之中不是最耀眼的,师资也不是最多的,但当你走进校园时,你所见到的是灿烂如花的笑脸、朝气蓬勃的学生;听到的是整齐的读书声、爽朗的欢笑声……一个又一个的人才在这里起航,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在这里成长。这所“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学校自创办以来,就以自己的仁厚、慈爱哺育了一代代学子。如今,它不仅散发着历史赋予的辉煌,还继往开来书写着新篇章。

创新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钟山区第九小学原名教场小学,与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坝社区教场居委会毗邻。清末民初就有私塾教学传授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塾校延办到1954年改为民小。1965年改为公小,2010年8月再次更名为钟山区第九小学至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秉承着悠久的文化底蕴,熔铸了良好的校风。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校长蒋芳看来,不断丰富与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结合学校发展历程和教育本真的原则,提出了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目标,在“乐学乐行,身心两健,做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主导下,学校制定了“六年影响一生”的校训,形成“关注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的良好校风,培养“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学风,全校教职工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育人目标,践行着教育这一永恒的事业。

“六年影响一生”,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校长蒋芳看来:“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六年的时间,对学生来说,它开启了一个人的新起点;对老师来说,它造就了一个人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钟山区第九小学立足于学校实际,以“自强不息”为学校精神,浓缩了该校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办学历程。民国年间,学校因受时政影响而时兴时废,但水城数以百计的学子多启蒙于此。在此得一提的是,水城“文学泰斗”赵昱先生就出自这里,从塾校考取了秀才(文士)和岁贡。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基础设施怎样、学习环境如何……从古至今,这里的历代学子和教师始终都保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在变化的环境中践行使命,努力实现理想和目标,并将这样的精神代代相传。

积淀、凝炼、升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来,学校不仅丰富完善了校风、教风和学风,并做了完整释义,而且还创新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激扬动听、欢快活泼的校歌。校徽主体颜色为蓝色,代表宁静、智慧,在校徽中代表老师和学校,浅蓝则偏向童真、明亮、干净,代表聪明纯洁的孩子。圆的造型简洁大方,中间变形的阿拉伯数字9,采用深蓝与浅蓝色调,代表学校与学生、师生间的亲密和共同成长,共同走向未来。飘带式的浅蓝条,代表学生从九小起步,慢慢走向广阔未来。

红领巾广播站

六盘水市青少年法制教育暨犯罪预防示范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后,相关领导与我校部分师生合影。

装载学生心愿的“心愿箱”

浓厚的校园文化铸造育人的良好氛围

钟山区第九小学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校园文化建设颇有特色,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风格,走廊、楼道、教室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教学楼前,绿树迎风,环境幽雅,给人们感觉是干净。凝视墙壁文化、班级文化,一面面墙壁应运而生,异彩纷呈。一个名字、一句提示、一首诗歌、一幅图画……都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从而拥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除了注重养成教育和常规培养,该校还将艺术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艺术创新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艺术创新因素,寻找结合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如在体育课中,通过韵律操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意志,驱使他们内在美的动力,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同时,把艺术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开展阶段性的德育主题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每月确定一个主题,以活动为载体,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从硬文化的建设到软文化的培养,钟山区第九小学没有刻意作为、没有重金打造,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以学生为本,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部分都是取决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让校园文化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助力校园蜕变。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底蕴,小而精的学校形象,孕育着九小文化,这种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在学校的机体中,滋养着九小人,也让学校的个性日臻鲜明。

猜你喜欢

校徽校风校园文化
我的心爱之物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校风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浅析当前提高小学德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浅谈高职教育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火了高校校徽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为了我们自己,把校徽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