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 讯

2018-03-30

西藏人文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籍西藏生态

特色藏香 点燃致富路

图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直孔热色藏药香加工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晾晒藏香。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村民洛桑于2012年建立了墨竹工卡县直孔热色藏药香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了7名当地牧民就业。

藏医药的大健康前景

去年9月,投资1.7亿元的香格里拉藏医药文化博览馆将在香格里拉建成。

藏族的医药和药物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2009年,迪庆州藏族医药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迪庆州藏医骨伤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快迪庆藏医药产业发展步伐,迪庆州制定出台了扶持和促进藏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以实施。

2012年12月17日,香格里拉蓝琉璃藏族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下属“蓝琉璃世界”藏医药文化产业园和“贝珠亚”藏医药文化康体休闲庄园建设正稳步推进。据介绍,藏医药文化康体休闲庄园以药材种植基地为基础,通过开展藏药药浴、食疗、特殊推拿、藏药外敷等藏医药保健项目,进一步推广藏医药文化。

山南市对阿尔谐进行抢救性保护

近日,山南市文化局非遗科与乃东区文化局相关工作人员前往敏竹林寺实地普查了阿尔谐,拍摄了阿尔谐视频,采访阿尔谐传唱者,收集整理了四首具有代表性的阿尔谐歌词。

阿尔谐广泛流传于西藏农牧区,过去主要在维修寺庙古建筑或修建贵族庄园时演唱。群众将粘性极强的阿嘎土细磨后撒在房屋地面和屋顶上,用特制工具“波多”反复击打,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并具有防雨、光洁的效果。劳动过程中人们一边唱阿尔谐一边打阿嘎土,产生一种劳动歌舞。山南市乃东区昌珠一带阿尔谐极具代表性,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山南市文化局局长多吉表示,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最为重要的载体。

我们不是无人区的“主人” 它们才是

中国有四大无人区:罗布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羌塘。其中,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羌塘野生动植物丰富,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需要严格的保护。近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是青藏高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和生态价值。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动植物“天堂”屡屡遭到人类的“入侵”。近日,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按照国家有关保护区的管理条例,对路虎车队非法穿越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事件进行最上限处罚。

为了保护这些动植物“天堂”,国家颁布出台了众多规章制度,同时加大对保护区的监察巡视工作。例如,2016年年底,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起72个管护站,西藏那曲和阿里地区近2000名居住在保护区周围的农牧民,组成一支有力的野生动物守护力量。

这里是地球的净土,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需要人类的爱护。在这片广袤而宁静的土地上,生活着很多美丽的生灵,它们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高原藏民族离不开的“久瓦”

在佛教典籍里,有将高原上的牦牛粪作为洁净之物涂室的记录。用牛粪涂过的屋子,没有污秽之气,可以做修行的坛场。没有高原牦牛粪的地方,则要掘地数尺来取新土筑坛。

藏族人有这样的说法:“子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意为燃料,并没有粪尿的意思。人们对它不仅没有不干净的感觉,而且还倍感亲切。

牛粪不仅仅是燃料,它还是木柴、煤炭、天然气等燃料代替不了的一种吉祥物,是雪域高原自然环境中所特有的民俗现象。它在特定的场合有着特别的用途,任何贵重的东西都无法代替,是举行婚礼、丧葬过年、乔迁、煨桑敬神、屋檐装饰乃至治疗某些疾病时不可或缺的物品。

西藏加大扶持助力628个边境村脱贫

西藏地处国家安全屏障的前沿,4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有628个边境村,通过小康示范村建设,西藏大力实施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边境村脱贫步伐。

党的十九大后,西藏加快了边境小康村建设,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预计到2020年,西藏边境村道路通达率100%;通过产业带动和政策帮扶,到2020年边境村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现有水平翻一番。

西藏古籍普查完成过半 6册古籍丛书出版发行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编著的《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西藏阿里地区古籍目录》等6册西藏古籍普查成果丛书近日出版发行,标志着西藏自治区9年古籍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介绍,西藏古籍收藏单位主要以寺院为主,数量达到千余家,覆盖自治区所有地市的74个县,目前,西藏古籍普查工作已完成65%。

这6册古籍普查成果书籍分别是《雪域宝典2——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雪域宝典3——西藏阿里地区珍贵古籍图录》《雪域宝典4——西藏那曲地区珍贵古籍图录》《西藏阿里地区古籍目录》《西藏那曲地区古籍目录》《藏族历代学者生卒年代谱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新拉萨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有了清晰的时间表、明确的路线图。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让人满怀期待。

下一步,拉萨环保部门将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怎样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为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拉萨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格桑巴珠表示,全市环保部门将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开放拉萨为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围绕水、气、土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实施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文化宣传、生态能力建设,推进《拉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拉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配合自治区生态红线划定并严格遵守,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将拉萨建成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市、示范市。

猜你喜欢

古籍西藏生态
都是西藏的“错”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