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价彩礼”的根源在哪儿

2018-03-29

南方周末 2018-03-29
关键词:落后地区男女比例性别比

辛省志

最近大火的一段视频,让天价彩礼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视频中,一个甘肃小伙子一天相亲6次,都被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多,眼睛近视不行,抽烟不行,家里没有车不行,甚至家的地点也成为女方拒绝的理由。据熟悉当地婚姻情况的媒人说,现在农村男女比例失调,一个女孩有七八个男生排队相亲,所以女方提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就算是运气好遇到了愿意嫁的女孩,结婚彩礼等等也要二三十万,很多家庭往往要耗空积蓄再背上债务。

结婚彩礼一直是受到热议的话题,网上甚至有网友梳理的全国各地彩礼地图,依彩礼数额将全国分为“百万彩礼区”、“五十万彩礼区”、“十万彩礼区”等等。这些地图不一定准确,但是每次都会引起热传。

在中国传统的婚俗中,男方需要给女方一定的聘礼,称为纳币或者纳彩。这种习俗沿袭至今,有些地方,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还有些地方要“三斤三两”,已经成为男方不能承受的负担。甚至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彩礼负担相对于当地收入来说可能更重。

女儿出嫁收彩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其存在的理由。在不少乡村,仍然保留着女儿出嫁后就成为婆家人的传统,与父母家的联系变少,不再承担父母家家庭的责任,一般也不需要赡养女方父母。对养女儿的家庭来说,抚养女儿长大的十几二十年付出,在女儿出嫁后回报是很低的,彩礼是男方补偿女方家庭的一种形式。而在城市或富裕农村,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独生女婚后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这样的家庭中,女方要的彩礼一般较少,而且一般都会返还,甚至还给嫁妆,给小家庭提供启动资金,这与部分农村中彩礼很大比例都保留在女方父母家庭中有着很大不同。

天价彩礼的形成,自然有攀比的因素。正如视频中一位媒人所说,“别人家的女子‘卖了二三十万,凭啥我的女子就只能七八万?”而女方之所以能够攀比,很大原因是因为在当地的婚姻“市场”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每个女孩一天可以接受几场甚至十几场相亲,女孩和她的家庭自然可以多加对比,选择条件最好的,而男孩为了能够获得女方的青睐,不得不付出越来越多的代价。

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103-107),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普查为111.14,到2000年第五次普查,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到116.86,2010年六普的人口出生性别比进一步升高到117.94。这些数据是全国的情况,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出生性别比要更高,不少地方的出生性别比在120以上。

除了出生时男女比例失衡,还有人口的流动也造成落后地区男女比例更加失衡。随着逐渐的开放,落后地区年轻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而女性在打工地立足的可能性要远远高过男性,女性可以在打工地找个外地人成家。

天价彩礼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人口学等原因,仅靠政府“移风易俗、禁止天价彩礼”的红头文件,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天价彩礼的根子在于男女比例失衡。不过,人口比例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9岁以下人口的性别比开始超过正常范围,10岁以下年龄组中开始接近甚至超过120。而当时10-19岁的人口,现在基本开始进入婚嫁年龄,已经开始要面对男多女少的局面,而接下来的至少10年,男生们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男女比例性别比
男女比例
男生多?女生多?
男女比例对团队执行效率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嫁不出去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
为什么要维护男女性别比的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