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代表忆一届人大
2018-03-29
一届人大代表,覆盖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各阶段的领导及骨干。许多代表还是工农兵劳动模范,他们中有邮递员、纺织工、车工;也有战士、中医、画家;还有烈士亲属代表。
一届人大代表中的多数,文化水平有限,年纪较轻,跟共和国一起成长。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徐佳鸣
南方周末实习生 吴欣纯
2018年3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刚抵达山西团驻地,北京万寿庄宾馆,就被媒体包围了。
这位全国唯一从第一届到本届连任的老代表,89岁了。64年间,她已连任13届,被几代国家领导人称为“凤毛麟角”、“申大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参与者”。
两天前,山西平顺县委书记吴小华前往她家“欢送”赴京履职,希望她“给党中央、给习总书记带去老区人民的问候”,而女儿张李珍写给母亲申纪兰的一封家书,题为《妈妈,加油!》也在山西当地的媒体整版发表。
与申纪兰同批的1226位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多已不在世了。迄今还活着,最年轻的也已83岁。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制定国家第一部宪法,这是1949年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后,共和国政治生活制度化的重要一步。
当年的一届人大代表,覆盖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各阶段的领导及骨干。许多代表还是工农兵劳动模范,他们中有邮递员、纺织工、车工;也有战士、中医、画家;还有烈士亲属代表,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四川农妇邓纺芝就在发言时表示:要像儿子一样爱护这个国家。
14天的会期里,1226位代表主要听取了毛泽东所致的开幕词、刘少奇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第一部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们的得票率,都是100%。
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
2018年3月5日上午,北京市万寿路的家中,田富达正在观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电视直播。88岁的老人视力已经减退,语速也慢,却仍能非常明确地辩驳所谓“橡皮图章”的论调。
在他看来,这是从美国、从国民党传来攻击共产党、攻击中国人民的错误说法,“实际上为什么到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很快,我们是协商民主,大家共同发表意见,哪一个最好,选择哪一个,然后大家共同同意。他们是:我这个党派说了算,你那个党派我就反对,一概反对,好坏也都是反对”。
这是田代表多年学习、履职的心得。1954年,25岁的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此连任八届、横跨44年,并成为台盟中央副主席。
田富达是台湾泰雅人,本名是尤明·巴都(Yumi-Badu)。16岁,在窘迫生活的懵懂中,他被3000块旧台币薪水吸引,离开台湾新竹关西镇的马武督部落,成为国民党军一员;17岁,他随国民党整编第70师第140旅从基隆港来山东参加内战,一枪未打,就被刘伯承、邓小平辖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俘虏,编入第17旅51团,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刘邓的亲自指示下,他和其他160多位台湾籍战士一道被调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即后来的华北军政大学)学习,被称为“台湾队”。在颇不情愿离开前线的氛围中,田富达走进了后方,也走进了政治。
1949年,在经历语言、历史和政治补习后,20岁的田富达,以高山族代表身份,在“台湾队”16位少数民族同胞中被推举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旗方案的制定讨论;与陆定一、乔冠华、郭沫若等名人一道,成为大会宣言《中国人民大团结》53人起草委员会的一员。这个被毛泽东称为“小个子高山族青年”的委员,还做了关于民族政策的体会发言。
20岁受邀站在天安门城楼领袖们的身后见证共和国诞生,25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履行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后的职责,直至成为匹配副部级规格的高级干部。田富达亲历了中国政治发展历程,也跨越了民族、个人命运交融的坎坷路径。
类似这样慨当以慷的经历,在第一届人大代表中并不少见。农妇申纪兰在六十多年前的农村实践中落实“男女同工同酬”而被选为代表,这一做法被写入宪法,她也在漫长的履职生涯中为家乡老区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在田富达的履职经历中,他提出的关于改善民族同胞福利的倡议,也基本得到落实。孩童时期,高山族的地位很低,日占期间,侵略者惮于高山族的反抗,把他们赶到山里,用铁丝网隔离起来。
周恩来曾向他了解在大陆生活的高山族同胞状况,并提出要给予他们学习文化的机会,田富达起草报告,递交中央,得到邓小平的亲自批示。1957年,中央民族大学武汉中南分院政治系设立高山族研究班,向经挑选的52名学员发放工资,并准许他们携带家属,在当时,这是相当的照顾。
后来,针对下一代教育问题,田富达再向中央建议,“如果文化程度较低,还可以先上预科班补习,再进大学”,受惠子弟超过80人。
1980年,台湾赛德克族针对日本侵略者的“雾社起义”(即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的故事)发生50周年,在田富达的倡议下,得到时任台办主任邓颖超的批示支持,全国政协拨款在厦门大学举办纪念活动。
在大陆生活的台湾高山族同胞不过数千人,如此对待,令他感动。
积极参政是自觉选择
履职充分,严肃认真是代表们回忆当年的共同印象。
积极参政,在当时,是代表们的自觉选择。他们中不少人像田富达一样,提出了对应各自群体需求的有效想法,并很快得到落实。
曾在抗美援朝战场率领一个连孤军奋战一天,用手榴弹和石头击退敌人六次进攻,用手雷摧毁敌军一辆坦克的战斗英雄黄丑和,曾被写入战斗歌曲《智勇双全的黄连长》。战争结束后,他被选为人大代表,两项建议被采纳。
开完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后,他去辽宁丹东农村走访军烈属、伤残军人、复员军人,看到他们多数生活非常困难;在火车站,看到军人荷枪实弹与群众一起挤着候车,当时连队一般不设武器库,军械随身携带现象很常见。结合两种情况,他向人大提出建议:一、优抚军烈属,安置复员军人;二、火车站设军人候车室。
两项履职建议受到重视,解放军分组组长贺龙指示秘书组将意见记录整理汇总至大会。后来,全国多地落实专用候车室,彭德怀亲自打电话监督落实情况。国务院也组织了大规模的拥军活动。
1949年到1954年,是热心建设的黄金五年,许多人在成为代表前已经在岗位上积极履职,以对新中国的热情和忠诚投身其中。
主导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论证过三峡工程可行性,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生下一子。
她曾向媒体回忆:1954年9月8日,正在北京饭店参加预备会,但腹痛难耐,赶往北京医院后,她对医生说:“马上要开人大会议了,我是代表,现在我的预产期还没到,能不能先把胎给稳住,让我开完会再生”,虽然孩子已经进入骨盆,在她的坚持下,医院还是打了一针。当晚,孩子依旧出生,母子平安。邓颖超还曾托人带话,建议孩子可以叫“宪生”来纪念国家的第一部宪法。
参加一届会议的女代表不少也是老革命,她们讲党性、奉献,愿意将小我、小家置于身后。曾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性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一位女性彝族县长的李桂英,1954年当选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政工队队员,凉山工作队队长。
1957年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在盛夏开幕,她的小孩三个多月,尽管人大会务配备有托儿所,女代表开会时保育员会将孩子抱走,但这位打过游击的女战士觉得带着个孩子不像话。她请医生打回奶针,半个月不见效,于是一路带吸奶器,坐烧木炭的汽车、换火车、渡轮到达北京,开完人代会,又赴青岛开民族工作会议,“等我回来,孩子都半岁了”。
信赖的目光
已经100岁高龄的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安力夫身在医院,他的儿子安仰东向南方周末分享了由他主笔的老人传记,其中详细记录了老人参政议政的诸多内容。
抗战、解放战争中长期在山西及华北地区工作的全国搬运工会主席安力夫,1952年开始就在工作岗位上提出建议,例如,提出改善沥青包装方法,推动出台《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保证生产、装卸、搬运和使用沥青工人的安全。并推动解决搬运工群体流传多年的“生前不孝二爹娘,今生落在搬运行,吃了多少对时饭,睡了一辈子没脚床”现状,得到中央指示,要求各省、市根据具体情况,协助搬运工会逐渐加以解决。
一届人大代表中的多数,文化水平有限,年纪较轻,跟共和国一起成长,比如申纪兰,也包括当时22岁的贵州丰贞县妇联主任蒙素芬,17岁那年,这位布依族少女喝开呼吠的狗群,把陌生的解放军迎入村子,自此成为一名农民干部。
蒙素芬向媒体回忆:“那时财政收入、各项支出等我听不太明白。另一位红军老大姐代表危秀英就会给我讲,像建医院、修公路、建学校等用钱用得多,用于社会建设的支出多,说明我们国家是好的。”
安力夫回忆:当时,各界人士,把共产党作为自己的依靠,作为民族的中流砥柱。党员代表,特别是披着战火硝烟走进人民代表大会的党员代表,就成为了这种中流砥柱的化身。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安力夫与丁玲邻座。毛泽东曾亲自作词《临江仙》:“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赠予这位著名左派女作家。
安立夫记得,当时丁玲慷慨激昂,发言时几乎是对着安力夫讲的,那种信赖的目光,他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