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鸭山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3-29于红丽

商情 2018年9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区旅游

于红丽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品牌培育为重点,以品质提升为抓手,在“中国·黑土湿地之都湿地旅游带”和“乌苏里江·界江风情旅游带”内容上融入红色旅游概念,丰富黑土湿地旅游核心区建设内容,推动优势旅游资源不断整合,推进红色旅游一体化、全域化发展,真正把红色旅游培育成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积极助力活力幸福秀美文明双鸭山建设。

[关键词]双鸭山 红色旅游

一、双鸭山市红色旅游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但双鸭山市红色旅游仅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景点处于散落分布状态,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也缺乏与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具体表现为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多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方式呈现;景区开发层次不高,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配套服务体系和旅游产业要素尚不健全,水、电、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旅游管理人才急缺,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且从业人员来源流动性大。

二、双鸭山市红色旅游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的重大决策是双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要求与旅游业自身特点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发展红色旅游优势显著: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富集、革命历史文化悠久。七星峰抗日联军根据地,是我国保存完整、具代表性的抗联遗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纪念地。友谊县友谊农场作为“北大荒开发纪念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二是交通基础社会日渐完备。东北东部铁路和鹤大高速公路,不仅能够拓展双鸭山市周边客源市场和增加游客进入双鸭山的旅游通道数量,也拉开了东北东部包括双鸭山在内的12个城市(州)全面合作的序幕。新建的铁路客运专线可将“长途游”变成“短线游”,短线游因高铁相当“同城游”。三是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正在全面铺开。旅游线路多、可看景点多。双鸭山目前已经拥有了1日游到7日游的共13条产品线路,有近30个旅游项目正在或者等待开发建设,而且在全市各县区都有一定分布,为双鸭山旅游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一是红色旅游资源富集、革命历史文化悠久。七星峰抗日联军根据地,是我国保存完整、具代表性的抗联遗址,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纪念地。友谊县友谊农场作为“北大荒开发纪念地”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二是交通基础社会日渐完备。东北东部铁路和鹤大高速公路,不仅能够拓展双鸭山市周边客源市场和增加游客进入双鸭山的旅游通道数量,也拉开了东北东部包括双鸭山在内的12个城市(州)全面合作的序幕。新建的铁路客运专线可将“长途游”变成“短线游”,短线游因高铁相当“同城游”。

三是旅游线路多、可看景点多。目前,双鸭山已经拥有了1日游到7日游产品路线13条,有近30个旅游项目正在或者等待开发建设,而且在全市各县区都有一定分布,为双鸭山旅游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双鸭山市红色旅游对策思考

习总书记指出:“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指导思想要正确,旅游设施建设要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要接红色纪念的地气,改善人民生活。”在推进双鸭山市红色旅游发展进程中,要梳理全局观念和超前意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与脱贫攻坚、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相衔接,促进融合发展。

一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自觉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双鸭山市要在打造“中国·黑土湿地之都”和“乌苏里江·界江风情”品牌基础上,突出红色旅游位置,确立“红色领跑”地位,真正打好“红色牌”、唱好“山水经”、用好“冷资源”。

二要开展调研、摸清底数,科学制定红色旅游规划。对双鸭山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彻底摸排,打开思路与眼界,扩展红色旅游上下限时间。大力实施红色旅游景区整改提升工程,为游客提供现代化、便利化的旅游公共服务。虽然很多红色旧址、红色资源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除少数得到较好保护外,大部分已经损坏。通过走访历史亲历者、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还原红色旅游资源本来面目和革命历史真相。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将开发予于保护之中、将保护融入开展之中,充分释放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筹措发展红色旅游资金。红色旅游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在筹措资金中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产品建设,应根据国家有关旅游区标准规定,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建设好红色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网络配套的干线公路,改造旅游景区公路和游道,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红色旅游建设开发投入,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到景区合资独资兴建设施和经营红色旅游服务。

四要坚持融合、加强协作,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红色旅游不是单一的,它必須与生态游、文化游、界江游搭配联合起来,通过整合、提升和创新,重点开展自然生态、红色旅游、挹娄文化、边境异域产品、垦荒文化、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八大类旅游产品进行推介,培育“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的城市名片。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都市旅游等融合发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五要坚持引导、注重培训,提供红色旅游人才支撑。实施本土化培养战略,加快培育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培养我们“用得上、留得住”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依托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县职教中心,重点培养旅游行业人才。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密切合作,政府给予宏观指导、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待遇保障;学校做好人才培养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我市旅游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

六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创新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坚持线上、线下并行,积极与途牛网、美团网加强合作,实现安邦河湿地公园、东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与美团网、微信城市服务入口等平台合作门票销售;开展大型推展活动,利用第四届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第33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26届哈洽会等大型展会上成功推介了我市旅游产业,精心筹备实施了双鸭山经贸合作企业家恳谈会考察活动。深化对深合作,借助双一深合作交流、考察学习等机会,全力宣传双鸭山市“中国黑土湿地之都”旅游产品,推介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等五大基地,极大地提升城市知名度,宣传推进双鸭山市红色旅游。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景区旅游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旅游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