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护理应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观察
2018-03-29冉永姬
冉永姬
【摘要】目的 就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予以排痰护理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添加排痰护理。结果 护理6个月后,观察組患者ACT评分(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指标PEF(呼气流速峰值)和FEV1(1s用力呼气量)以及M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痰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之中的应用,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哮喘程度,还促进了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排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8..01
支气管哮喘是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患者病情发作时,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对患者病情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排痰护理是呼吸道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就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予以排痰护理展开研究,效果显著,现将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4例,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61到75岁,平均年龄(66.39±3.64)岁;病程1到3年,平均病程(1.54±0.34)年。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7),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药物指导、抗感染、维持患者酸碱度平衡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以排痰护理:①雾化吸入护理。定时向氧气湿化瓶内主图温度适宜的蒸馏水,确保患者每日使用的是新鲜的湿化水,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湿润。同时予以配合药物雾化吸入,控制患者病情。②体位引流护理。定时协助患者就体位进行更换,促进痰液排出,借助有效体位引流方法并加以翻身拍背等,引流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每日体位引流2~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5~20 min。③引导患者主动咳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的顺利咳出。引导患者保持站位或作为,上身稍向前倾,引导患者进行5~6次的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后,引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将双手按压在腹部,屏气3~5 s之后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然后休息3 s,再继续咳痰直至痰液的顺利咳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呼吸不畅现象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1)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程度采用ACT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进行评估,总分25分,患者得分≥20分表示患者哮喘基本得到控制,患者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改善更加明显[1]。(2)肺功能指标:PEF(呼气流速峰值)、FEV1(1s用力呼气量)、MM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CT评分情况相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且该组患者肺功能指标(PEF、FEV1、MMEF)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排痰护理,氧气雾化吸入痛将药液加工为药雾促进患者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的沉降,缓解患者支气管痉挛,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湿润改善肺通气。对于痰多且粘稠不易咳患者加以翻身拍背护理,必要情况可针对患者予以机械吸痰。在就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时,应注意在变换体位之前应吸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避免患者出现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后果。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咳嗽,期间并就患者进行有节奏的拍背,针对患者的耐受力以及痰液的排除程度来调整拍背的力度与频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CT评分情况相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且该组患者肺功能指标(PEF、FEV1、MMEF)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取得这样的结果与有效的排痰护理是分不开的。可见,通过对老年支气管急性发作期患者予以排痰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其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红丽.综合排痰护理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5):255-256.
[2] 庄 岚,陆 沛,赵 澐.排痰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辅助疗效的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06):526-528.
本文编辑:吴宏艳